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都市往事风云 » 第七章:幸福,就是一点一滴的。

第七章:幸福,就是一点一滴的。

    2022.09.05周一,晴“撸起袖子加油干”

    千哥儿周末没有复盘,就在宿舍煮点南瓜鸡蛋做早餐,配一杯牛奶。中午就是一碗米饭就着剁椒酱,一碗蔬菜汤。简单,也挺好。这么多年,千哥儿慢慢接近极简主义,物质上的需求并不特别注重,当然,也是因为股票行情的剧烈波动,使得千哥儿大部分心思都在放在股票的思考上了,所以生活方式就显得简单化。

    周末去逛了逛据说宜城的几条美食街,都在南城老城区。过了铜锣大桥,就是汉墓竹简博物馆,再往前开一点,就是宜城的人民广场。宽阔的人民广场下午人流稀少,周围一圈都是商厦和写字楼,看着还挺气派。人民广场往南走,就是新建的齐杨路美食街,两边的商家感觉蔫蔫的没人气,可能是下午三点多不到饭点的原因;往北走三百米,就是百味胡同,一条百来米长的小胡同,跟很多城市的老胡同差不多,里面有各种推车小摊贩一样的小吃,比如臭豆腐、鱿鱼串、南京鸭血粉丝汤等等。千哥儿看了看,没有特别适合的口味,就走出了胡同巷子,街对面有一家“瑶乡米粉”,千哥儿走了进去。

    店里只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大学生模样。

    “16元招牌米粉来一碗?”女孩子推荐道。

    “行。”

    一碗滚烫的中辣米粉端上来。

    “这是你开的店吗?”

    “嗯,我家开了两个店,还有加盟的。”

    “感觉你不像瑶乡人啊?”

    “口味改良过的。”

    “那姑娘你是哪里人?”

    “东北的”

    “还有一家店在哪里,看看是不是离我住的地方近一点。”

    “在费城。我爸妈是费城人。”女孩子哈哈笑了。费城是宜城下面的一个县城,境内有著名的宜山,优美的“宜山小调”就诞生于此。

    千哥儿没有细想。吃完砂锅米粉,肚子撑得有点胀,但是,没有一碗米饭下肚,总感觉还没有吃饱。可是在这样的一个煎饼城市里,你要是能发现一碗米饭,那简直就是发现了奇珍异宝。

    周一千哥儿早早来到公司,一边开电脑,一边想着,怎么在宜城开展工作,从哪里打开突破口。

    千哥儿看向窗外,对面的高楼,名字就叫“宜商大厦”。

    对呀,商会,都是企业家和优质企业的聚集之处。

    千哥儿初步定了商会、银行、券商三个开展工作的方向。

    接下来,千哥儿得好好思考一下,接触和商谈的方式和技巧。

    风天证券伍总的群里,中午休息时,接连发了好多信息,点开一看,是四川泸定发生了地震。午后一开盘,水泥板块迅速拉升。四川双麻和红路钢构领头封涨停,灾后重建就得这些建材嘛,股市的想象力是极其迅速和果断的。

    这时,田工走了进来。

    “千经理,名片应该快印好了。”

    “好的,我们正好需要用。老田,周五就是中秋节了,你怎么打算?回去么?”

    “我咋回去嘛,又不能说回去就回去,临夏这么远。”

    “上午花总问到我停车位的问题,还有中秋节的安排。花总说我们两个这周可以早点回去,和家里团圆。”

    “千经理,你怎么打算嘛?”

    “我跟花总说,要么田工你先回去,我继续坚守在宜城,等产品合同弄好,产品成立后,我再回去休息一段时间,估计时间在国庆节左右。花总后来回复,说是下午收盘后再说。”

    “哎,千经理,我跟你说,我担心着呢,就怕产品国庆成立不了,要拖到11月份呢。”

    千哥儿的表情有点疑惑。

    “我不跟你说了嘛!这次德圆微米回调了20%,花总的压力是很大的,加了杠杆嘛!这个波动对资产净值是非常非常大的。一般加满杠杆的账户,要是股价下跌50%,那本金几乎就亏光啦。你说下跌的时候压力大不大?”

    千哥儿对融资融券还是熟悉的。融资的账户,在下跌时,的确很难熬,除非尽早去掉融资,或者从来都不融资,那真的是无债一身轻。股市,轻易不要使用杠杆。千哥儿不仅自己深有体会,而且在原公司的那段时间,在2015年和2018年大熊市里,也目睹了很多的客户和朋友,满仓融资做多,导致本金亏光爆仓的事情。

    这其中,又有多少幕后的伤心血泪?

    股市就如江水,静静地流。看起来每天都是波澜不惊的在波动,但是谁能摸透里面的礁石和暗流?或者在哪一个水坝下的漩涡里,吞没了几条鲜活的生命;又或在哪一个看似平静的水湾,潜伏着伤人的鳄鱼?

    股市,不相信眼泪。股市,竖立着成功者的楷模。那些在股市里溺水的生命,都无声无息地消失,没有浪花和传说。

    期待早点反弹吧。风天证券的伍总,不是说了嘛,指数缩量已经到了很极限的位置,反弹一触即发。

    但是今天,白酒和医药半死不活,弄得大盘也有气无力。

    只有煤炭,一路高歌猛进。陕南煤业,从2020年6月底,到现在,刚好两年,股价从6元涨到现在25元,翻了四倍。

    当时6元的时候,陕南煤业账上钱多,拿了很多亿,投资了光伏行业的龙头老大,龙鸡股份的定增项目。

    当时龙鸡股份,已经从13元涨到31元。千哥儿想了想,陕南煤业这不是高位接盘么?又一个接盘侠!

    当你对别人轻蔑一笑的时候,同样的轻蔑也落在自己身上。

    龙鸡股份,从那时起,31元一路涨到123元,同样,陕南煤业,也暴涨了四倍。

    当时,这两个随便买那个,也都是妥妥地爆赚啊!千哥儿看到走势,有些遗憾,有些后悔,有些无可奈何。

    千哥儿小时候,是个放牛娃,现在,在股市使劲地想抓牛,却放了一个又一个的“牛”。放牛和抓牛,还真不是一回事。“以后得好好抓牛,别放了牛。”千哥儿提醒自己。

    股市没有后悔药,如果有,多数人一次吃一把,每天吃一瓶,恐怕都不够。

    千哥儿没有再继续细想。

    但也仅仅是,中国的美好时代。国门之外,有战争,有压制和胁迫,有衰退,能像中国一样,四十年迅猛发展又和平稳定的,并不多。

    今天收盘后,央行发了一个公告,从2022年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8%下调至6%。看来也要保汇率了,不然都快破7了。汇率的快速贬值,对出口企业虽然是利好,但是对股市整体来说,却不见得是好事。很多时候,汇率一路贬的时候,指数都走得比较艰难。

    千哥儿早上出门的时候,啃了一个金帅苹果,下午回来,烧好了香喷喷的米饭,又啃了一个金帅。北山省是水果之乡。尤其是苹果,真是香甜脆。

    千哥儿8月27日周六,送走娄一轲之后,直接导航去了宜山。宜山是“一山占三县,三县围一山”。三个县各自都围绕着宜山,或开发自然风景,或开发红色旅游,或开发网红景点,弄得有声有色,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认可。

    千哥儿的最终导航地址,是宜山的一个采摘园。千哥儿喜欢自然种植的一些蔬果,喜欢自己去采摘。在上海的时候,还曾到很远的一个乡下,开辟了巴掌大的一个小庄园,在那里,他收获了很多宁静,以及和关关在一起静静的幸福。那些卷曲的辣椒,没长熟的短黄瓜,皮很厚有点涩的小番茄,一串串嫩嫩的豇豆,还有冬季拔出来红红的小萝卜。。。千哥儿还扛来了一堆竹竿,利用地里的一棵构树,搭起一个凉棚,顶上覆盖隔壁田地里打过菜籽的白花花油菜杆,就是一个有点别致又田园味十足的凉棚。千哥儿挥动锄头开荒斩草的时候,关关就在凉棚底下静静的看书;千哥儿起好垄种下菜苗的时候,关关就提着一小桶水,一棵一棵的浇过去。

    幸福,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

    千哥儿一直想种点果树,但是,场地不是永久的,也就作罢。

    千哥儿导航去宜山的一个采摘园,就是为了摘一些最新鲜的水果,最好是桃子,因为关关爱吃。从京沪高速下来,一看都已开了六七十公里,接下来就是省道。弯弯绕绕窄窄的省道,从各个小村庄穿过。路两边都是矮矮的小山坡,种满了各种果树,还有一些农作物。

    这个时节,宜山的桃子和苹果,分别处在一个即将下市一个即将上市的当口。

    千哥儿拐过一个弯,前面的路边,一个老太太站着,身边是几个小竹篮,里面堆着一些果物。千哥儿开到不远处的一个农家乐门口,停车,然后往回走。

    “老人家,你这个桃子怎么卖啊?”

    “这个一块,这个两块”

    “有什么区别吗?”

    “这个大的比较软,马上吃最好,不好再摆了,卖一块。那个小点的硬一些,还能摆几天,卖两块。都是一棵树上长的。”老太太带着浓重的北山口音,边说边比划,千哥儿边听边猜,知道个大概。

    “这么便宜吗?”千哥儿有点吃惊甚至不相信。这和上海超市相比,虽然这里卖相差点儿,但价格那是天壤之别。

    “是啊是啊,都是自己种的嘛,不值钱。”

    千哥儿把两种桃子都称了一些,又挑了三个南瓜,六根玉米。南瓜和玉米,蒸蒸煮煮做早餐,还是很好的。

    老太太希望千哥儿把桃子都买了去,千哥儿看了看,有个二三十斤,但是没地方快递,自己又吃不完。

    “小弟弟,你全买了吧,桃子已经下市了,这是最后一批的几个了。其他地方都没桃子喽。”老太太说得很恳切。

    对于这样的一些农民,千哥儿无论在哪个省份遇到,都会尽量照顾他们多买一些。但是这次千哥儿没有多买,篮子里的桃子品相的确不够好,大概真是树上最后几个桃子了吧。千哥儿拎着几袋走向农家乐门口。

    “前面没有桃子喽。”老太太还在后面一边招手一边喊。

    农家乐的夫妇俩,在房子东边的一块水泥空地上,坐着木凳,隔着几米远,相互没说话。

    “老哥你好呀。”

    “你好你好。”夫妻俩都热情的回应。

    “你们这里水果还真多。”

    “是啊,我们这里是水果之乡嘛。苹果不用说了,全国都知名。桃子这里有甜桃,蟠桃和黄桃,好多种呢,不过快要下市了。”

    “那你们也种了桃子苹果吗?”

    “我们没种,我们就搞农家乐。”

    “你们生意怎么样?”千哥儿看到农家乐里没烟没火,后悔有点不该问。

    “不咋样。****多,生意少了很多。”农家乐老哥低头去踩一截烟头。

    “好,谢谢你们啊,回头要是中午的话,我就来你们这吃饭。”

    “好嘞好嘞。”农家乐老哥笑了笑。

    千哥儿上车一路继续往前,路过几个村庄的时候,千哥儿特意留心了一下路边的各种小饭店。这里的饭店大都冠以“**宜山炒鸡店”之类的招牌,但是基本都没什么人气。

    虽然这些乡村,几乎都没有疫情,人们仍然自由的生活着,没受什么影响,但是前来宜山旅游的人,几乎完全消失了。

    人不来了,生意,自然就淡了。

    千哥儿在穿过一个小镇之后,突然发现,省道的两边,好多好多路边卖桃的。金黄金黄的黄桃,漂亮诱人,一堆又一堆。

    “小弟弟,前面没有桃子喽。”千哥儿想起老太太恳切的模样。

    千哥儿突然就笑了起来。

    千哥儿开车到处逛,直到傍晚导航回市里的时候,也没到农家乐老哥那里去吃饭。

    中午前,导航提示快要到终点了。千哥儿左看右看,没看到采摘园的任何迹象,没有招牌,没有园子。倒是看到一个大大的空荡荡的停车场,千哥儿先停进去再说。停车场内,千哥儿扭头一看,是一面巨大的花岗石牌坊。上刻“宜山胜境”四个金色大字。

    千哥儿有点疑惑。这感觉明明是景点大门呀。

    找到一个停车场的保安。

    “师傅你好,请问这里一个采摘园,怎么走?”

    “采摘园?没啊。”

    “喏,你看,导航上就显示在这里。”

    “喔!那都好几年前了,现在早就改成景区了。”

    导航都不可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