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来自天际省的穿越者 » 第三十二章 再上梁山

第三十二章 再上梁山

    张伟能和宋江有什么恩怨呢?这就要从张伟救卢俊义说起了。

    作为威海镖局的镖头,而且自身体貌特征十分明显的情况下,张伟是没办法直接去大名府救人的,只能通过梁山的兵马前去营救,而且自己最好不要露面。

    如果张伟是当前世界的人,肯定没办法做到,会被人以为贪生怕死,损失名望,但是张伟有后世的见识,不说当个军师,当个普通谋士也是绰绰有余的。

    张伟上了梁山,首先找的是朱贵,朱贵见他大喜,很早之前朱贵就想邀请张伟入伙梁山了,可惜那时是王伦主事,那厮没有容人之量,再加上张伟当时也拒绝了,便作罢了,现在梁山主事之人是江湖上响当当的及时雨宋江宋公明,把张伟邀上山,一起喝酒吃肉,替天行道,岂不快哉。

    于是朱贵在询问了张伟来意后,赶忙带着他找到了宋江,此时宋江正和吴用在聚义厅,商讨如何营救卢俊义的事情,还不等朱贵进来,就感觉门外一个身影挡住了大门的光线,整个聚义厅当时就暗了三度。

    别人的看到张伟的第一眼印象就是:豁,这是哪里来的妖怪,然后才是再一想,听谁谁谁说过,有这么一个巨人,和林冲战成平手,然后该结识的结识,要比试的比试。

    但宋江见到张伟的第一反应,却是舍了吴用直奔张伟走来,双手作揖,恭敬的说道:“可是张伟张兄弟当面?”

    宋江是谁,水泊梁山实际的大当家,手下战将八十多员,兵卒无数,在附近地界连官兵都不敢轻易招惹,已成一方势力。

    以宋江现在的身份,不说让张伟大礼参拜,就是在座位上等候朱贵引荐后,再和张伟搭话也不为过。但是宋江却率先作揖,也就是张伟作为现代人,对于上下尊卑这些事儿并不在意,换做另外一个人,早就大礼参拜,口称哥哥在上了。

    张伟只是简单的回了一个揖,说道:“宋江哥哥。”

    吴用见状眉头一挑,看向张伟的表情耐人寻味。

    宋江没有在意繁文缛节,依旧乐呵呵的说道:“久闻张兄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啊。宋某早想结识张兄弟,奈何一直不得机会,来来来,张兄弟快请上座。”

    说着宋江就要请张伟坐上座,这个上座并不是我们理解的最上面的座位,那个位置是有正事人多的时候,宋江坐的位置。平时有客人来访,或者有事相商,都是坐在下方的两排座位上,在古代礼仪是以左为尊,这个上座便是左边第一个位置,等客人坐下后,主人再坐右边第一个位置陪客。

    张伟也不懂这些,宋江说坐,那他就大大咧咧的坐下了。

    几人分宾主落座后,宋江问了问张伟的来意,张伟说道:“宋江哥哥,我最近在山下听闻,大名府的卢俊义卢员外入了梁山,致使卢家遭祸,卢员外身受囫囵,可有此事?”

    关于这件事儿,宋江和吴用其实早就想好了说辞:“卢员外曾途径我们梁山,起了些许冲突,上得山来化解了误会,也曾邀请卢员外在山上坐一把交椅,可卢员外有家有室,推脱不肯,又因和众兄弟意气相投便多留了两日,我等担心卢员外久留不归,便让他的管家回府报信,哪成想那泼皮居然回到大名府宣称卢员外入了我梁山,且和贪官污吏沆瀣一气,设计霸占卢家家产,致使卢员外蒙冤入狱,听闻那梁中书下令,要斩杀卢员外,我等正商讨如何营救。”

    这事儿不能直接说就是他们设计的,梁山的大旗打的是替天行道,不是打家劫舍,自从宋江主事梁山后,每每发兵必定师出有名,所以把所有的事都推给了都管李固。

    张伟也是知道这事儿的前因后果的,本想着提醒一下卢俊义,可一直没有机会,总不能告诉卢俊义自己未卜先知吧,而且张伟也不知道梁山具体的行动时间,又如何能提醒,不过宋江说正在商讨营救计划,自己正好在这里出一把力,问道:“既如此,不知宋江哥哥和吴军师有何良策?”

    宋江犯难道:“其实我等已派出石秀和杨雄二位兄弟前去大名府打探情报,路途中正遇卢员外家将燕青燕小乙,杨兄弟带他上山回事,石兄弟便独自前往大名府,至今已有三日,却不见回信,心中着实焦急。”

    石秀绰号拼命三郎,原本在蓟州靠打柴为生。杨雄绰号病关索,原是蓟州两院押狱兼充市曹行刑刽子,二人上山前便是拜把子兄弟,武艺在江湖上都是叫得上名号的。尤其是石秀,打起架来更是不要命,这才得了拼命三郎的名号。

    现如今石秀连一点消息都没传来实在令人担忧,不过张伟却想起一人,问道:“说道情报,我想起一人,不知鼓上蚤时迁现在可在山上?”

    宋江说道:“当时和石秀杨雄一同上山的,此时应该还在山上。”

    时迁,以偷盗为业,甚至偷坟盗墓,善能飞檐走壁,人称鼓上蚤,杨雄、石秀在翠屏山杀死淫妇潘巧云,欲投奔梁山入伙。时迁当时正在山中盗墓,恰好目击了全部过程,便趁机现身,要求同上梁山。

    时迁虽然入伙了梁山,也算自家兄弟,但是做山大王的自古以来都看不起做偷儿的,虽不曾对时迁有什么不好言语举动,但也时常忽视他,所以宋江也不太清楚时迁现在是否还在山上,或者下山自行其事去了,毕竟梁山势力再大,也不过是一群山贼土匪,对于纪律的约束性几乎是没有。

    在任何时代情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么一个能随时潜行到任何地方的偷儿,对战争的影响那是巨大的,甚至张伟还想着有机会就和时迁学学,把自己已经顶级的潜行天赋再往上提提。

    张伟出了一个主意:“宋江哥哥,既然现在如此担心,何不让时迁出马,以他的本事,无论是刺探大名府消息,还是以后梁山攻打大名府,也能平添几分把握,若是卢员外和石秀兄弟有什么意外,时迁也可以潜入梁中书府中,警告一番,也好暂时保全两人性命。”

    宋江和吴用相视一眼,都感觉到张伟对柴家王朝的不在乎,一直以来宋江和吴用都还没想过要攻打大名府,只想着派人潜入大名府,寻机把人给救出来就行了,毕竟宋江一直打着被招安的主意,如果和朝廷闹的太过,恐怕不利他的招安大计。

    吴用倒是点了点头,对着宋江耳语一番:“哥哥,无论是营救卢员外,还是为了以后招安大计,这大名府都可以打,只有打出了威名,才能……”

    吴用话说到一半,让宋江自行想象,话不说完,留一半给领导,才能体现出领导的智慧,如果在现代,吴用必定是办公室正治的一把好手,后人认为这也可能是吴用背叛晁盖,转投宋江的原因。

    晁盖凭借自己的威名和手腕,便能令梁山众位好汉听令,他更需要的是像神机军师朱武那样的战场谋士,而不是吴用这样正治上的好手;而宋江则恰恰相反,他更需要吴用,也正如吴用下注成功,从此坐上梁山第三把交椅,而朱武只能排第三十七。

    同时,文人更渴望在柴家王朝获得功名和成就,毕竟如今是文官当政,谁都有当一当丞相的机会,所以吴用更倾向宋江的招安计划。

    宋江刚琢磨完吴用的话,还不等回答,就听到门外有人来报:“报头领,戴宗戴头领回来了,说有大名府紧急事务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