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说好的撕文女主,怎么修了仙 » 第十六章 我也是有哥哥的人

第十六章 我也是有哥哥的人

    这一晚对于九皇子来说,真是世事无常,大肠包小肠。

    因为次日就要回京面圣,九皇子命人备宴,希望和甄月竹有更多相处的时间。

    然而,到了晚宴的时候,九皇子见到了邹岐、邹禀正、邹禀廉、甄文书、甄文涛,以及石室书院的几位学士。

    当然不可能有甄月竹,她早就知道今晚邹岐等一定会给九皇子送行,男女七岁不同席,她只会开开心心的与舅母一起享受晚餐。

    而九皇子则一脸无奈的接受着邹岐人等叩谢赐宴,身上恢复了惯有的冷冽。

    这是甄月竹想要的结果,完成任务,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晚间,到了要安置的时候,雪青捧着两套新做的寝衣进来,言道:“小姐的寝衣都旧了,奴婢怕针线上的人手脚不细致,就跟藕荷一起赶做了两件新的来。奴婢手脚慢,幸亏有藕荷,这才做出来。”

    甄月竹看那寝衣,针脚细密,特地将接缝都缝在了外面,又留下宽些的边,使接缝看起来像是装饰,穿着睡觉应该很舒服,心中有些感动,也开始思考:这个世界确实有很多的不同,别说王公贵胄,就算普通的大户人家,一应下人也是必须要有的,田产、铺子也需要女人打理。

    自己迟早是要嫁人的,以国公府嫡女的身份,就算那个二婶再不待见自己,也必然是嫁入高门大户做正妻。要是不会管家,那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本。

    于是,甄月竹决定,跟舅母提一提,跟着她学习管家。之前张氏给丫鬟们训话的场景,可是给了她深刻印象的。

    另外,现学女红是来不及了,不过,类似焚香、点茶、插花这类贵族女子的风雅玩意儿也要学一学,以免被人嘲笑粗俗,给自己惹麻烦。好在甄月竹前世就对这些传统文化很是推崇,对于学习这些并不排斥。

    次日,甄文书、甄文涛兄弟来看望甄月竹,说起未来的打算。

    甄文书明年春闱就要进贡院了,根据邹岐的判断,以他的学识,应能在一甲中榜。

    甄文书自小就知道,必须靠科举入仕才能摆脱家族的控制,改变自己和弟弟的命运。因此,除了学习时政之外,大把的时间都花在了对付科举考试上。

    同时要参加考试的还有甄月竹的两个表哥,邹禀正和邹禀廉。邹禀正学识不错,但对刑名诉讼十分痴迷,因此与甄文书相比,在经义策论上要略逊一筹。邹禀廉性格内向,学识也还可以,应该也能中榜。

    甄文涛才十五,如今还只有个秀才的功名,他却不太愿意再考了。

    念书这种事,讲天分的!他对着经史子集,不消半刻就要瞌睡,就这样还支撑着拿到了功名,也实属不易。

    “哥,我想过了,如今我们兄弟在书院念书,每年的束脩和花销都是刘家舅舅在开支。可哥哥快要弱冠了,如无意外,春闱之后就要入仕,总不能再花外家的钱。就算刘家是大皇商,不差钱,可我们自己总不能不自立吧!”

    甄文书很是赞赏,点了点头:“你有志气,这是好事,你放心,为兄此次一定中榜,有了朝廷的俸禄,便不愁吃喝了。”

    甄文涛却摇了摇头:“以哥哥的才学,中榜是当然的。不过,新科进士要在朝廷立稳脚跟,除了学识,财力也是必要的。不贪不偷,就凭那点俸禄,恐怕连一府的师爷、奴仆都养不起。以我们的身份,买官巴结当然是不需要,但日常的应酬交际总是要的。要保持立身中正,家里银钱不能断。”

    这些道理甄文书何尝不知,但自己却哪有生财的道?

    甄文涛言道:“我想过了,我没有那么高的读书天分,却自小对账目、经商颇为敏感,我想跟着刘家舅舅学做生意。日后,兄长在朝为官,我便从旁辅助,定能让哥哥没有后顾之忧。”

    听说甄文涛要放弃仕途,甄文书心下有些难过,要知道,这个世界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甄文涛一旦经商,那么从此就再没有高贵的社会地位了。

    “要不节衣缩食,大不了一辈子做清流言官,无非清贫些罢了?”甄文书想着。

    还没等甄文书纠结完,甄文涛又道:“还有三妹,二婶什么样的人,哥哥与三妹都知道。三妹日后出嫁,婆家必不是善茬,国公府也给不了三妹娘家人的庇护。若哥哥仕途顺利,弟弟能供些银钱,那三妹在婆家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亲情!这就是亲情!无论前世还是今生,对甄月竹来说都弥足珍贵的亲情!这种哥哥对妹妹的呵护之情,甄月竹从没体会过。

    甄月竹的眼中噙满泪水:我甄月竹也是有哥哥的人了!

    心中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只哽咽着喊了声:“三哥!”

    甄文书看了看甄月竹,再无纠结,拍了拍甄文涛的肩膀道:“委屈你了!”

    甄文涛却嘿嘿笑了:“不委屈,在我看来,只怕再让我背那些经义策论才更委屈些!”

    甄文书忍不住给了甄文涛一个脑瓜崩:“你呀!”

    既然决定了,也就没什么可拖延的,甄文涛定了过完中秋节便出发去刘家。兄弟俩自去找邹岐言说不提。

    甄月竹叫来雪青吩咐,让她带着这四个新来的丫头,这几日什么事都不要管,在舅妈给她的料子里选出最软的缎子来,先给甄文涛赶制几套贴身小衣和两套寝衣出来。

    甄文书、甄文涛兄弟,自小离家到石室书院进学,身边只有小厮,没有丫鬟。两兄弟的衣衫自有刘家人送来,但贴身衣物不是外面铺子买的,就是下面针线的人做的,不够贴心。

    甄月竹第一次为这个世界的亲人做了一些这个世界女孩子该做的事。

    有了这两位哥哥的呵护,甄月竹觉得自己的心慢慢的与这个世界亲近了起来。

    藕荷也是了得,只甄文涛之前来的时候,在院中偷瞄过一眼,便将他的身量看了个八九不离十,剪出纸样子,开始赶制小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