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说好的撕文女主,怎么修了仙 » 第三十四章 上香

第三十四章 上香

    甄月竹不再问,用手掩着嘴,做了个打哈欠的动作。

    相看的结果不言而喻。

    张氏也明白了甄月竹的意思,端起了诰命夫人的架子,端了端茶碗又放下,对韩老太太道:“老夫人,一路舟车劳顿,有些乏了,这些日子就叨扰了!”

    说罢,站起身,带着甄月竹走了。

    邹氏给韩老太太行了个礼也带着韩倩儿跟了上来。

    直走到给邹岐一行准备的院子,邹氏才道:“竹儿,今天多亏你了!”

    甄月竹笑嘻嘻的道:“竹儿的意思,舅母定是明白的!”

    张氏点了点头对邹氏说道:“我们随和亲近,那是我们给的面子,但韩家人要是蹬鼻子上脸不识抬举,那也就别怪我们拿架子!说句不中听的,他韩家的一切都是妹妹你给的,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别打量着我们书香门第涵养好,就好欺负!今天也算给你那没见识的婆母一个教训,要欺负我邹家的女儿,也打量打量自己有几斤几两!”

    邹氏眼含泪水,这十几年,一直都是她一个人在战斗,虽然韩岭对她没二话,但内宅的关系却得她自己处理。她是嫁过来的媳妇,不好在婆母面前端架子,以至于这一家子早就忘了她们指着谁过活!

    今天,终于有人给她撑腰了。

    原本,邹氏只让人打扫了一个院子,正房给邹岐夫妇住,东西两厢分别给邹禀正和甄文书,让甄月竹跟韩倩儿一起住在秀楼里。但如今甄月竹国公府嫡小姐的架子已经拿起来了,再这么安排就不合适了。于是,让韩玉暂时搬回主院厢房,把他的小抱厦腾出来,给甄月竹居住。

    甄月竹见抱厦的结构是中间穿堂,左右各一间,便邀了韩倩儿同住,就是要告诉韩家的其他人,她甄大小姐,就只给邹氏一家面子!

    邹岐的到来,给益州官场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一下午,便收到二三十张拜帖。

    以邹岐的身份都可以不理,但考虑到韩岭还要在益州任职,便告诉韩岭次日清晨一道见了,之后便闭门谢客。

    晚上的接风宴自然是不可少的,甄月竹和张氏都特意换上了华贵的服饰,把嫡小姐和诰命夫人的架子拿了个十足。

    这些衣服的料子都是刘氏皇商送的贡品,韩家人连见都没见过,且有了下午的教训,都老实了起来。

    跟韩老太太请安的时候,她也不敢受,站起身来。花氏等人,“张大娘子”的没有了都称“邹夫人”,“月竹姑娘”的没有了,都称“甄小姐”。

    益州,其实是东楚中西部一个很大的州城,物产丰富、商贸繁荣,又加之周围有盐井和茶山,有不少大商贾都定居益州,刘氏皇商在益州也有分部,主要负责采购益州的锦缎、刺绣、茗茶以及与西边群山之巅的古格部土司交易药材。

    在韩家住了两日,那些要见邹岐的官员儒生也见得差不多了。张氏这两日也没闲着,不少官员和儒生的女眷,也要拜见张氏。

    甄月竹年后就要及笄,交际与应酬也应该学起来了,是以,这两日张氏见客都把她带在身,令她很无聊。

    反观被邹氏带在身边的韩倩儿,则比甄月竹自如得多。

    倒不是说甄月竹不如韩倩儿。而是前世就厌恶这种虚情假意交际的甄月竹,再看看那些官太太作做的打着哈哈,更觉得无聊透顶。但别人也没有恶意,只好扯着笑脸陪着。

    邹氏看人也见得差不多了,便提议去妙德寺上香。立即得到了甄月竹和韩倩儿的积极响应,连张氏都直说,这两日会客坐得她腰疼,正好出去走走。

    次日清晨,两位夫人坐了一车,两个女孩坐了一车,两辆马车从韩府驶出,韩玉陪着邹禀正、甄文书骑着马同去。

    邹岐是秉承“怪力乱神,子所不语”的,自己从来不去庵覌寺院,不过却主张年轻学子要对其他宗教有所了解,尤其是准备入仕的年轻人。老百姓的信仰可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手段,如果完全不了解,又如何教化于民呢?

    是以,韩岭留在家里陪邹岐下棋,派人去驿馆租回马来,让韩玉陪着两位兄长一起去。

    妙德寺就在城北,离韩家并不远,已经都看见红墙了,韩玉却领着邹禀正、甄文书转了个弯,与甄月竹等女眷分开了。

    甄月竹奇道:“二哥他们是要去哪儿?”

    韩倩儿道:“快到了,他们男子要从正门进去,我们要走侧门的客堂!”

    这甄月竹还真不了解,问道:“益州还有这样的规矩吗?”

    韩倩儿想起甄月竹以前被困在国公府,恐怕并没有机会去上香,便耐心的解释道:“一般的寺院当然是不需要分开走的。但像这样香火旺盛的寺院,善男信女太多,怕冲撞了贵女。是以,寺院便在客堂开辟了一道侧门,供官眷们出入。而男子和普通百姓则都走正门进出。”

    甄月竹本来对宗教就没什么敬仰,便问道:“不是说众生平等吗?官眷又如何不同些?”

    韩倩儿“噗嗤”一笑:“你还真是不出门,你当平民百姓捐的那些香油钱能有多少?这要养活寺院的僧侣,大多还是要靠官眷富户。要是官眷们觉得寺院人太多太杂,往后不来了,他们损失可就大了!”

    甄月竹明白过来,马车已经停在了一处长长的红墙外。一道不算大的双扇木门打开,有小沙弥拿了脚凳摆在车前,垂首合十,等候贵人们下车。那恭敬的态度,比驿馆更要好些。。

    一行人被知客僧引入客堂,寺院的方丈早已等候在此了。

    与甄月竹想象的白胡子老僧不同,这方丈看着也就三十来岁的年纪,长得眉清目秀,气质儒雅,穿着一件灰布僧衣,要不是那秃脑壳和合十的双掌,甄月竹都要以为他个文生公子。

    一行人见礼,寒暄了几句。那方丈便让知客僧引着众女去上香。

    甄月竹本以为会去大雄宝殿,谁知道,却去了一座偏院,匾额上写着妙德殿三个苍劲的大字。

    殿内并不大,比甄月竹住的抱厦也就大点有限。

    正中央的佛龛上供着一尊半人高,水晶雕琢的菩萨坐像,正坐在一头汉白玉雕成的白象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