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举人打天下 » 第十章 赶集市

第十章 赶集市

    清晨陆夏睁开眼,宴淼已经在屋子里等候多时了,来到这个世界十天了,陆夏早已经习惯了这种衣来伸手的腐朽生活。

    他一边打着呵欠一边让宴淼服侍穿衣起床。宴淼又拿过热毛巾,给他擦脸,他眼睛也不睁就这样安静的享受宴淼的服侍。

    开始他很不适应,要求宴淼不要再服侍他起床,他表示这些自己可以做,可小丫头泪眼朦胧说少爷讨厌她了,让陆夏只好安静的接受。

    他拿过宴淼准备好的牙刷,他除了一品鲜和新式鞋子终于又开启了发明之路。

    将明朝人现用的马尾牙刷,变成了猪鬃牙刷。猪鬃制作的牙刷价格低廉,虽不如马尾柔软,但可以让普通百姓消费的起。

    把枕头换成软一些,用棉花代替了硬梆梆的瓷枕,另外还做了个淋浴用的喷头,悬在屋子后面小院里。

    这几个创新,提高了自己生活的品质,这让他对自己的智商很满意。洗漱之后他走到院子里,看见陆秋蹲在地上,小爪子握着马尾牙刷,板着脸,很严肃的给自己刷牙。

    陆秋看见他,牙也不刷了,迈着小短腿跑到他面前紧急刹车,仰起小脸问道:“二哥,今天能不能带我去吃好吃的。”

    他逗着妹妹说道:“哪里有好吃的?”

    陆秋匆忙说道:“听邱伯说今天有集市,那里就有!”

    华夏历史上农村集市起源很早,“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种小生产者之间的贸易至少可上溯到秦汉时代。

    农村集市的大规模发展是在明中叶以后,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几乎每个县都会有自己特色的集市。

    昌乐县的集市不是每天都有的,是每月逢十才会有。这天县里各大商家都出推出降价销售的商品。

    周围的百姓也都会拿着自己不用的商品来集市换银子,还有那些江湖郎中,卖艺人,唱曲的,说书的等等。

    既然有集市不妨出去走走,现在训练交给了父亲和大哥,自己也没有什么事情,宴淼这几天也累了,就带她们两个出去走走。

    三人就出发走向集市,到了集市里真热闹,有的人在挑选自己满意的东西,有的小贩使劲儿喊着,叫卖声此起彼伏,还有的小贩把自己的东西夸得像花儿一样,好像全世界就他的东西好。

    来到菜市场,仿佛置身在欢闹的海洋里。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被人群拥着向前走。

    集市上百姓们把自己种的菜,水果拿出来叫卖,数十个担货郎卖着土特产,手工艺品。卖东西的小贩,淳朴的脸上带着微笑,热情地向走近的人介着自己货物。

    来往人群里不时出现衣着鲜艳的男子,明朝崇尚火德,大红的基本常见颜色。那些书生的衣服,普遍穿红戴绿,描荷绣菊,都以艳为荣。

    路边有一人正在换假须,陆夏注意到他每走百步就换种颜色,前面其胡须还是黑色,再看已为绿色,时人称“五色须”。

    宴淼注视一位少妇的鞋子有些发呆,陆夏定睛一看,只见那少妇鞋子,鞋面乃绸缎所做,配以金丝织绣,十分华丽。

    底高三寸有余,鞋底窄小,女子穿上脚后,增高许多,然走起路来却如踩了高跷,摇摇晃晃。

    少妇上衣粉红玫瑰香紧身袍,下罩翠绿烟纱散花裙,她走上一段路,站住娇喘微微,越发惹人怜爱。这是高跟鞋的鼻祖了,陆夏没有想到明朝百姓竟然如此前卫。

    他们三人听见后面有铃铛响声,一位书生走了过来,那书生在鞋后跟缝上两根布条,颜色不一,有红有绿。

    行路之时,脚下生风,布条飘飘,十分扎眼,鞋上还有挂铃铛的,左右鞋梆子上各挂一只,行过之处,脆响不绝。

    其实在嘉靖帝以前,本朝的等级是极为森严的,何等样人穿何等样的衣裳、裙裤、鞋子,妇女戴怎样的头饰。

    甚至各种等级之人穿戴哪种颜色的服饰,皆有定律,出格了,便是僭越,是要定罪的,罪名可按服装穿错的严重程度,或杖责,或坐牢,严重的可致脑瓜子搬家。

    因为民间有人违规装饰靴子,后来朱元璋干脆就禁止大家穿靴子,除了北方特别寒冷的地方可以穿牛皮直缝靴。

    百姓穿杂色盘领衣,颜色须避开玄色、紫色、绿色、柳黄、姜黄及明黄等,许用赭色、青色、蓝色。布料许用绸、纱、绢、布。

    而商人却是因明朝轻商,商为下贱人,与娼妓同等,商人只许穿绢、布,倘若一户人家有一人从商,则全家人不得穿绸、纱等上好的衣裳,寒冬时节,亦不许穿貂裘。

    还规定斗笠或蒲笠许农夫戴,不事农业禁用。

    不过到了明末,在官府的默许下,在众多才子们争取下,被压抑了许久的天性释放了,他们张扬自己的个性,在服饰上更是别处新颖。普通书生都敢在衣服上描龙绣凤。

    清丽的宴淼牵着五岁的女童,兴高采烈的在集市上闲逛,一双含笑的大眼睛左顾右盼,不时发出小声欢呼。

    宴淼今天一身浅碧罗衣,缠绕的花蔓在她的袖口、衣襟烂漫盛放。宽松的袖口飘荡,让她多了几分仙气。

    陆夏在后面欣赏着小萝莉的仙女装,陆秋被街上各种各样的事物吸引,几次想挣脱宴淼,但被牢牢的拽住。

    陆秋指着街边一个货郎,脆生生的喊道:“糖葫芦!糖葫芦!”

    宴淼不理她继续走,陆秋大急,屁股后撅,双脚犁地来对抗宴淼的拉拽。

    原来明朝就有糖葫芦啊,陆夏微笑的上前拿三枚铜钱买三个糖葫芦。

    其实糖葫芦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再往前就没有史书记载了。

    陆夏接过糖葫芦,自己嘴里咬一串,然后把两串糖葫芦分别递给宴淼和陆秋。宴淼开心的接过,愉悦柔声说道:“谢谢少爷。”

    她咬了一口,享受着嘴里的甜味,大眼睛弯成月牙儿,天真可爱的小模样不容言表。再看陆秋,她早已拿着糖葫芦啃起来了。

    “二哥二哥,你的糖葫芦甜吗?”陆秋腮帮鼓着,含糊的问。

    “是你想吃我的糖葫芦吧。”陆夏道破了女娃娃的小心思。

    “啊!二哥怎么知道?”

    陆秋吃了一惊,没想到自己的想法被二哥知道了,二哥真厉害,吓的直往宴淼身后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