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举人打天下 » 第十五章 教谕

第十五章 教谕

    郭雪儿欢快地答道:“多谢陆少爷,我爹爹已经好了,药很管用,喝了一次药热就退了。”

    陆夏说道:“很好,照顾好你爹爹,病好了也要休养一段时日,修养好了我找你爹聊聊。”

    郭雪儿还要说些什么,陆秋迈着小短腿跑来喊到:“姐姐快来呀,宴淼姐姐还等你去抓她呢。”

    被陆秋一通拉扯,郭雪儿只得向陆夏歉意笑了下,和她向远处跑去。

    这一天上午,陆夏吃完早饭,管家跑进来说:“少爷少爷,有个黑脸大个子要见少爷。”

    陆夏一听就知道来的是郭敬岩,他应该是病好了来谢恩的,便先让管家去迎郭敬岩进来,他随后来到前厅相见。

    郭雪儿也来了,这几日她天天在邱家庄卖橘子,生意还算不错的。郭敬岩一见陆夏出来,便即跪倒,郭雪儿自然也跟着跪。

    郭敬岩道:“举人老爷再造之恩,小人犬马难报。”

    陆夏赶紧上前拉郭敬岩起来,这黑脸大汉今日形神与生病那天是迥然不同,虽神态依旧谦卑,但一跪、一立这简单的动作就显利落矫健,他站起来竟然比陆夏高一个头。

    他让郭氏父女二人坐下说话,父女二人不肯坐,他强行让两人坐下。

    他微笑说道:“郭壮士病好了,不知道你以后想做什么?”

    郭敬岩叹口气说道:“小人一直是给人家做轿夫,如今病好了还是准备去做老本行。”

    他说道:“如今我大明屡遭东掳摧残,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如今我练乡勇,保一方百姓平安,郭壮士既然是习武之人,何不加入我乡勇军,为守护百姓尽力。”

    郭敬岩有些犹豫道:“守护百姓好是好,可我女儿以后如何生活?”

    郭雪儿连忙说道:“爹,女儿可以自己挣银子养活自己的。”

    他笑着摆摆手说道:“你加入乡勇军,每月有一两银子兵响,加入乡勇军管吃管住,你的兵响可以给你女儿留着。”

    “一两银子!”

    这样的高薪,真是把郭敬岩给雷住了,他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了,说道:“小人这贱籍身份是不能入行伍的。

    陆夏微笑说道:“我们是乡勇军,不是朝廷官兵,这里我说了算。”

    郭敬岩喜出望外连忙答应下来。

    陆夏笑着继续道:“你参加乡勇军,会先分给你一处宅子,一会让毛老大带你们去新家。”

    郭敬岩父女再三谢过陆夏,跟着毛老大离去。陆夏走向训练场,开始了他的体能训练,这具身体太柔弱,别说战场拼杀了,就是走路多了就会喘,不把自己身体锻炼好,以后生存堪忧啊。

    锻炼了两个小时,陆夏气喘吁吁的坐到躺椅上。宴淼就在一边等着,见到他坐下,就点燃火盆里的木炭,又拿过来三国演义和清茶。他很享受的喝口茶,舒适的躺下看着小说三国。

    吃完午饭陆夏又准备躺回躺椅,忽然来了一个县学署的门子,说学署孙教谕要见陆夏,请他即刻去学署相见。

    大明朝府、州、县都设有学署和学官,府学设教授一人,州学设州正一人,县学设教谕一人,县学的教谕掌本县文庙祭祀,本县的童生、生员都归教谕管。

    有些秀才不惧县尊却怕教谕,教谕可剥夺秀才的功名,这应该是县官不如现管的道理。

    陆夏现在可是举人,按理说这县署教谕也管他不着,这孙教谕传他何事?

    在明朝举人获得永久参加会试和选官资格。也就是说举人是可以直接为官的,当然直接选官者只是少数,而且所选一般为府、州、县学教官。

    明朝举人有两条路可以走,依例入国子监,一面可以继续参加会试,一面通过坐监肄业和挨拨历事获得选官资格。

    或者自谋出路,可选择游学科考、吏部谒选、乞恩就教、坐馆及讲学等几类。

    总之就是举人在明朝很牛就是了。

    昌乐县学署建在县城西面,学署院子前面建有一个半圆形的水池,称为泮池,因此学校也称泮宫。学子入学也就叫入泮。

    从小桥通过,学署分为两部分东侧是学宫,西侧是儒学。这学宫就是文庙,内有大成殿,是祭祀孔子之处。

    明朝自隆庆规定:新补的生员游泮,骑高头大马,前有鸣啰开道,后有彩旗飘飘,前呼后拥,好不得意。

    这样的风光之事,可是读书人最喜欢的,也是进一步抬高了,读书人的待遇。

    提起这隆庆,是明朝一位没有什么存在感的皇帝。隆庆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在位六年,估计是被他父亲嘉靖帝压迫的狠了。

    隆庆登基以后,依旧是那小心翼翼,宁静、仁义的性情。隆庆帝不插手朝廷具体事物,使得他手下那些有能力的官员们能放手去行使朝廷权力,管理帝国。

    隆庆朝近六年就有了相对稳定和繁荣的局面,老子的无为而治,放明朝真是很管用。

    陆夏在学宫棂星门外朝里面张望了一下,那学署门子便唤道:“是这边,请往这边来。”

    在学宫棂星门的西侧就是儒学门,张原跟着那门子从儒学门进到一个大院,再从仪门进去,又是一个四合大院,正北是儒学正堂,也称明伦堂。

    这是教谕给县学诸生讲学之所,东面为致道斋,西面为育英斋,那门子趋至致道斋门外,禀道:“教谕老爷,陆举人传至。”

    陆夏一撩袍裾,步入致道斋,抬头见一个枯瘦如柴的老儒坐在那里,心中暗想:痩老儒想必就是孙教谕了。

    他作揖道:“学生陆夏,见过教谕大人。”(注1)

    那孙教谕咳嗽一声,开口道:“陆举人,你可是打算明年参加府试?”

    他隐隐感到不妙,答道:“学生还没有这个打算,近来因得病身子一直不太舒服。”

    孙教谕说道:“陆举人,王知县和我提起几次了,你是我们县的神童,再进一步就是进士了,可不能松懈啊!”

    考试要考八股文,陆夏原尊的记忆是有,可记忆越来越淡了,是有一些习惯得到保留,可不包括写八股文。

    注1:对于大人这一词,争论很多,有人说明朝官场没有大人这个称呼。举例就是张居正喊了同僚一声大人,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但我也查了正野史,大人一词在宋朝只是用于称呼自己的父亲。从元朝开始在官场上使用。明朝时期更是有许多书籍记载大人一词,所以就使用了这个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