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举人打天下 » 第三十二章 崔府君

第三十二章 崔府君

    看着陆夏迷茫的表情,宴淼就猜到少爷不知道今天是什么节,她说道:“今天崔府君的生辰,所以百姓都要去崔府君庙的。”

    陆夏只得答应,四人坐上马车,毛老大作为护卫队长,带着十二名护卫跟随马车。来的崔府君庙,远远就看见人山人海的。

    看来明朝百姓很注重过节嘛。

    庙门口的百姓更是拥挤不动。郭雪儿很是熟悉这样的场景,她欢欣说道:“这些人都是来上香的,五更天就有人赶到庙里争烧头炉香,有人为了能抢到这个头炉香,会提前一晚上就住在庙里呢。”

    庙旁边的空地搭建了台子,表演也在露台上进行,从早上开始,就有百戏表演,像上竿、趯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诨话、杂扮、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叫果子、学像生、掉刀装鬼、砑鼓牌棒、道术之类形形色色的表演,层出不穷。

    陆夏可没有见过这些,看的津津有味,百姓们看的高兴就拿出铜板打赏。他也拿出碎银子扔向台子。担货郎就在一旁叫卖着,宴淼拿着铜板给陆秋买了零食,她这才安静下来看表演。

    崔府君庙门前各行各业的百姓们前来献送供奉的络绎不绝。露台上堆放着的各种供奉品,数以万计。

    他凝视着堆积如山的贡品,暗想:看来开家府君庙,就挣不完了的钱,可惜就是一年只有几天时间,百姓才会这样供奉。

    会议大厅,众人都表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对上叛军他们有信心胜之。陆夏很欣慰众人的勇气和信心,不过他知道叛军足有一万多人,自己六百乡勇怕抵挡不住。

    他说明敌人兵力,众人倒吸一口冷气,一万多人自己这小身板还真抗不过,陆夏最大的胜算就是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会来支援。

    既然知道会有援军,而且援军还会大胜,那县城保卫战就有的打。

    他原本是想单独发展,不想依附朝廷,但这样发展过于缓慢,眼下孔有德把胶东一扫而空,正是自己发展的机会。

    威海卫,有了这个港口自己可以造船,可以买东南亚的粮食,可是没有官家身份自己无法占领。

    胶东因为叛军杀了不少乡绅,大片的土地无主,正好可以自己收拢,维修好水利就能产粮,而粮食在不久就是最重要战略物质。

    大明几年后就进入缺粮状态,连年旱灾导致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缺粮,就连苏杭也缺粮。

    有着“苏杭熟,天下足”美称的苏杭等地,田地中的农作物,在明朝后期被生丝、原棉等物取代。

    曾有明人笔记言:“苏州,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又十之二三矣。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矣。”

    江南的商业发达,让当地百姓纷纷改种经济作物,依靠出售生丝、棉纱、棉布等换取银子,再购买粮食。一个供粮基地变成了还要购买粮食才能维持生活的地区。

    四川自古山路难行,大明天下只剩湖广可以供应粮食了。自己想发展就必须掌握粮食。

    这次是个机会把握好,打好这一仗,封个官职不仅掌握住港口,还能有大片土地!

    陆夏打定主意站起身来,众人也连忙站起,他沉声说道:“我命令!”

    众人立定站立。

    “陆果同率二局,带庄内所有百姓,大型牲口,转移到招远山!”

    他知道父亲会反对,就提高声音说道:“陆春带三局跟我去支援县城,这是命令!”

    陆果同看了看儿子嘴巴闭起来。

    他继续道:“后勤部统计粮食银子,留下二个月所吃的粮食。其余的就地掩埋,粮食注意防潮,鸡鸭全部宰杀制成罐头,二局把总马上去找李楼让他尽量多找马车拉运货物。大家去准备吧!”

    众人走后陆夏看父亲还在站立等着自己,就过去道:“父亲县城有城墙有火炮坚守不难,招远山那里不仅有我们亲人,更有那么多无辜百姓,父亲肩上担子重啊!”

    陆果同咧咧嘴,迟疑的说道:“你母亲怕不会同意。”

    陆夏毅然道:“一会我去与母亲说明,还有两个小丫头,父亲也要照顾好。”

    他出大厅看见县尉,县尉听说陆夏决定要来支援心中一喜,又听说邱家庄要坚壁清野,连忙道:“陆举人这次壮举,本官一定请王大人上表朝廷。”

    他摆摆手,送县尉门口自己直奔家门。

    回到家里就听到哭声一片,母亲宴淼和陆秋都在哭泣,陆夏摆摆手先让宴淼出来,宴淼红着眼睛倔强的说:“少爷我想和你去县城。”

    他爱惜的摸摸宴淼头,怃然回道:“家里母亲胆小,陆秋又是幼儿,你要挑起重担,为我解忧,看好陆秋别让她山里乱跑,开导好母亲别让她乱想,这是我交给你重大任务。”

    宴淼眼睛红红答应下来。

    他又进屋里,给陆秋一个麦芽糖,果然没有什么是麦芽糖解决不了的,一个不行就两个,陆秋破涕为笑开吃。

    陆夏问她为什么哭,她回道:“嘻嘻,不知道呀,我看母亲和宴淼都哭了就陪她们呀。”

    陆夏摇摇头表示无法理解陆秋的世界,陆秋撇撇嘴表示对二哥的世界不屑。

    他又去安慰母亲,县城城墙高大厚实,叛军攻不进来,倒是山里条件艰苦等等云云。

    安排好家里,陆夏去了几个工厂看了搬迁事宜,安排这些工厂设备搬进马车先走,又去看了看百姓安慰了一会,检查了库房银子和粮食,又寻找几个藏匿地点。

    后勤部长赵云南忙的满身大汗,喉咙沙哑,看来后勤部的家也不好当啊,陆夏走过询问还有什么问题。

    赵部长沙哑,纷忧道:“需要大车,车不够,庄子有许多老人孩子。”

    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他点点头道:“大车明天就会来,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不够就叫百姓轮流坐。”

    庄子里人喊马鸣,鸡飞狗跳,小孩哭大人闹,到晚上才渐渐安宁下来。庄子里灯火通明,陆夏吩咐不要走夜路,收拾好了就在屋里休息,明天清晨出发。

    第二天表哥又送来一百多辆马车,庄子里的牛也被套上车,足足有二百多辆,长长车队驶向招远山。

    陆夏让所有夜不收前面三十里外探路,以免遇见叛军,又交代父亲到招远山后封锁进山之路,以免泄露。

    登莱巡抚孙元化这个人不能忘记,孙元化,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徒弟,特长是炸药学、弹道学,物理学,简而言之,是造大炮的。精通物理、化学,还懂葡萄牙语正是自己需要的。

    历史上孙元化也挺悲剧被孔有德放了以后,自己跑京城去领罪,结果被崇祯被砍了脑袋。

    陆夏让夜不收查找孙元化和他家眷,找到送到招远山,不许他离开。

    这次受牵连还有王徽,王徽,各位看官不熟悉,王徽明末科学家,天主教徒。王徵与徐光啟、李之藻、杨庭筠并称大明天主教四贤,现任山东按察司。(注1)

    陆夏也整理好装备,带着二个局人马开奔县城,乡勇军士气还算不错,他看着自己的这支军队士气昂扬很是欣慰,不过呢……

    注1:洪武九年,朱元璋觉得行中书省的权力太大,不利于中央集权,于是废除行中书省,将原本归属行中书省的职责一分为三:布政司负责行政,都司负责军事以及省内驻防的卫所,按察使司负责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