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穿成农家辣妻,带崽养夫种田忙 » 第44章 燎锅底儿

第44章 燎锅底儿

    知子莫若父,反过来也一样。

    郭大可先安抚父亲的情绪,然后冲妻子说:

    “红砖钱不用担心,晖子收养的那个孩子,手里有三十亩地。晖子说往后五年,这三十亩地的春耕、秋收归咱们管,每年给咱二成粮食,剩下二成算作砖钱。”

    “啊……啊……啊啊……”

    郭老爹激动的叫个不停,郭大可忙不迭点头,又说:

    “我知道,我知道,晖子承认他是故意帮咱家的。他担心科考成了,村里的宅子跟地没人管。他舅父远在于家屯顾不上,李氏一族跟他又不对付。所以到时想麻烦咱帮忙照看。现在他帮咱一把,日后咱也尽力帮他。往后咱在鸡蛋上多找补些,尽力而为。”

    郭大可不是占人便宜的性格,但目前他能力有限,只能尽自己所能。

    说到底还是憋着一口气,想把日子过好,让三个忘恩负义的弟弟后悔。

    耐着性子跟家里解释完,便去找蒋里正借车。

    他人缘好,加上分家的确受了委屈,一说拉砖盖房,蒋建业立刻让俩儿子过去帮忙。董成、李庆山等人闻讯也都来帮忙。

    动静闹的很大,比李晖收养言懿忻还要大。

    尤其从李晖家后院一趟一趟搬红砖出来,简直想低调都不成。

    有些李氏族人闻讯赶来,眼红的要命。郭大可也没隐瞒,直说是自己花钱买的。甭管具体花多少钱,反正比那些不想花钱硬要的强。

    郭家另外三个兄弟,除老二携妻儿投奔了岳父家,老三跟老四都留在望河村。

    村北有几处破旧、没人要的房子,跟村里打声招呼,象征给点粮食,就能搬过去住。

    至于他们后不后悔,那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反正分家闹这么大动静,郭大可铁定伤心了。

    不管兄弟间如何翻脸都不能不管父亲,可这三个不仅不管,甚至连问都没问过。

    好在扒房时没有破坏地基,只需在原来的基础上垒砖即可。

    一晃三天过去,林场继续开工,郭家房子没盖完,郭大可跟林场请假,在家忙活。

    万幸他有个好岳父,不仅带儿子们来帮忙,还贴钱定了窗框、房梁。

    半个月后外框已经垒好,就剩上梁、扑瓦、还有屋里搭炕、垒火墙等碎活。

    村民每每路过,无不佩服杨老爹。毕竟能为出嫁闺女做到这个程度的不多,可以说世间少有。

    后山林场现在彻底被肖清霖二叔肖枫接手。原来的账房、掌柜继续用,又新增了几个,其中就有于昭,由李晖带着。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准备接替李晖的,毕竟人家要参加科考。

    在徐耿氏的大力宣传下,村里都知道原来死心面对现实的李家小子,如今又要卷土重战。

    有等看笑话的,也有等看效果的。

    反正这些都跟李晖没关系,白天他去林场上工,晚上回家在书房苦读。

    只为来年科考先中秀才,以后见官不用跪,不用再自称“草民”。

    自从言懿忻来家以后,李晖家吃饭就开始分桌。东西屋两桌,李怀在东屋,由两个哥哥照顾。

    程雪放下才准备要走,被李晖一把拽住。

    “咋了?”

    “没咋,就是今天下工前大可哥跟我说,后天林场休息,他家上梁,想请咱过去吃饭。”

    这在凉燕叫“燎锅底儿”,是盖房家的大喜事。

    “那你问他家需要啥东西没?”

    “问了,他没说。不过我跟老王家定了一口缸,我看他家就没有腌酸菜的。”

    哟,还真细心,这都发现了。

    程雪明白他的意思,从腰间掏出二十个铜板给他。

    “一个不好看,得送俩。”

    “那吃完饭你跟我一起去?他家缸是现成的,正好让王亮送过去。”

    “行,吃完饭再说。”

    程雪转身出去,李晖把铜板揣进怀里,盛饭、夹菜。

    起初言懿忻看到这情况会诧异,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已经完全习惯。

    李叔跟婶子在教养孩子方面另类,就是夫妻相处也另类。别人家都是男人当家、管钱,在这正好相反。

    吃过晚饭,李晖跟程雪去官道对面的王家屯。

    全村世代制缸,十里八村都来这边买,在镇上都有名。可整个村子都不是商籍,因为他们没有倒手买卖。

    就如同老农,卖自家地里的菜不算商籍,但要是把菜炒完再卖,这就算了。

    程雪不知道历史上的商籍是如何定义,但这架空的凉燕王朝,还挺有意思。

    水缸到她胸口,腌酸菜绰绰有余。十文钱一个,两个正好二十文。

    跟车来到郭大可家,天已大黑。没惊动任何人,李晖跟郭大可再加上送货的两兄弟,一趟就把水缸搬进新屋。

    其实屋里全都弄好了,就等后天上梁象征性的意思一下。

    这是程雪在盖好后第二次过来,第一次火墙垒了,火炕没盘。炕都烘干了,随时能住人。

    “……这些柜子、箱子,是我三个弟弟打的,木料是孩子他爹在林场用工钱预支的。”杨氏语气轻快的给她介绍房子。

    程雪边听边看,偶尔摸摸柜子啥的。

    “东边把头特意兼并出来一个沐浴的屋子,跟你家学的,过去瞅瞅?”

    “行啊。”程雪笑着颔首。

    自从郭大可家盖了房子后,两口子的气色越来越好,那股子生活的冲劲又回来了。

    短短半个月时间,俩人能这么快走出来,实属不易。

    “这屋的水缸是我爹送我们的,如今你又送了两口缸,我家真是不需要买缸了。”

    杨氏说到这儿,牵起程雪的手,道:

    “妹子,我们夫妻俩打心底里感激你们,可就是嘴木,不知道该怎么说漂亮话。反正来年春耕你们放心,三十亩地绝对伺候的全村最好,比我家都好。”

    这番朴实的话语,程雪相信。回握她的手,说:

    “这些年跟我们走动的就你家跟董成哥家。只要你们两家过的好,我们夫妻就高兴。三十亩地交给大可哥跟嫂子,我俩都放心,忻哥儿也放心。”

    杨氏激动地双眼通红,紧紧攥着她的手,久久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