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穿成农家辣妻,带崽养夫种田忙 » 第171章 大快人心

第171章 大快人心

    重新制定?

    程雪摘下围裙、交给李悦,拉连氏进屋。

    “咋突然要重新制定?有啥讲究吗?”

    连氏摇头,“信里没说具体,只是告诉我们后年会试结束,乡试就三年一次,会试五年一次。”

    “那院试呢?”

    “院试不知道,但应该不能再一年一次了。我朝初建时百废待兴,需要官员无数,所以广开恩考,院试、乡试每年一次,会试三年一次。如今朝堂稳定,各地官员充沛,大哥在礼部当值,这是礼部、吏部定的,消息绝对准确。”

    程雪并不怀疑消息的准确性,毕竟他们家京里有人,得知消息都是最快、最早。既然各地官员充沛、不需要那么多人,自然就要挑好的、挑精的。

    见她眉头紧锁,心知她是担心周飞,柔声安慰说:

    “新制度得等后年会试结束后执行,今年督促周飞兄弟锻炼,跟庞老再学一年,来年肯定没问题。”

    “我不担心夫君乡试,我只是担心后年的会试。不需要那么多官员,如果考不进……”

    程雪“哎呀”一声打断她的话——

    “你别替他担心,你肚子里有一个,要保持心情。最近有没有害喜?”

    “没有。”连氏摇头,“就是偶尔胃口不好,很多东西不想吃。有时前一刻想吃的东西,等东西端到面前又不想吃了。”

    得,这就是典型的没挨过饿!

    “没事,吃你想吃的,但水果要适量,别吃太多。”

    “好,我记下了。”

    她是个听劝的,基本程雪说啥都照做、不敷衍。

    事情说完起身回家,程雪把她交到婆子手里,这才回家继续做饭。

    晨练的人回来,她并没有提科考制度重置的事情,眼下乡试成绩没出来,说再多都白扯,倒不如让他们轻松几天,好好放松。

    趁着成绩没下来,李晖天天带家人出去溜达,把周边有名的地方都走个遍,中秋节前的第三天,贡院门前告示牌上,终于有了动静。

    小吏宣读今年录取名额人数,当众人听到只有四十人时,全都惊愕。

    程雪以为这是科考制度重置的前兆,可看到随后贴出来的告示,嘴角狠抽,难以置信。

    好家伙,居然在考场动手撕卷子,不要前途了?

    果不其然,看到最后的惩罚,好多人都大呼“解气”。

    因为他们的缘故,名额整整减少十个,若只是剥夺秀才头衔实在太轻。流放北境修筑防线,没有恩赦,不可回乡。

    大快人心。

    腾飞书院作为辽东府第一书院,考场内发生那样的事情,如果书院不强硬要求严惩,日后谁都敢铤而走险。

    前因后果全部了解,贡门前的人,大声宣读红榜。

    跟院试一样,只念前十人。

    李晖这次排第七,当听到自己的名字,激动搂紧程雪,嘴角抑制不住上扬。

    十个人名全部宣读完,几个小吏拿着红榜过来张贴,汪森早就站在前面,急促找寻自己名字。他心知不会太高,所以准备从第四十名着手看,可还没开始就结束了,他排第四十。

    瞅着自己的名字,汪森“呵呵……”傻乐,不住摇头道:

    “哥你看,那是我,最后一名,捡着了。”

    如果周飞没有缺考第三场,那他铁定是落榜。

    果然人的命、天注定,没处说理。

    程雪想起同事曾说过的一件事,亲戚家孩子毕业后考编,五个报考、四个弃考,然后孩子顺利通过笔试、面试,成功上岸。汪森跟那孩子的情况差不多,都有些玄学。

    三人回走,能明显看到汪森脚步匆匆,十分着急。

    家里东西都已准备好,马车也定了,只等午时出发离开府城。

    在县里住一宿,明天起早回村,在家过中秋。前天送信回去,让于昭把他爹妈接来望河村。

    连氏跟周飞跟早就等在胡同口,见他们回来,连氏忙问:

    “成绩如何,都中没嫂子?”

    “中了,一个第七、一个第四十。今年就四十个名额。”程雪边说边挽着她的胳膊往家走。

    把贡院第三场发生的事情讲一遍后,回头问道:

    “你俩回来咋没讲呢?”

    “嫂子,不是我们不想说,是贡院下了封口令,我们不能说。”汪森赶紧解释。

    周飞看着中举后的汪森,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反正特别不好受。如果他能早点听话、锻炼身体,只怕李晖的名次会下降一个名额,汪森直接落榜。他自认学问不输于他们两个。

    唉,造化弄人啊!

    知道他们着急返乡,夫妻俩没有跟去家里。

    没等进屋,就听到隔壁传来刺耳的惊呼,连氏怕丈夫心有落差,忙拉着他的手,无声安慰。

    “好了好了,都别喊了,嗓子还要不要了?东西都准备好没?”

    “都准备好了娘,车来就能走。剩的鸡蛋跟咸菜我分了两份,一份给周叔家,一份拿去了庞爷爷家。”李悦恬淡回答。

    汪森看着如此能干的李悦,鼓足勇气道:

    “嫂子,我家大小子……”

    “嫂子——我做些糕点,你们拿着路上吃。”

    连氏大声打断汪森,拎食盒过来,交到李悦手上。

    “如今哥中了举,等顺利通过会试、殿试,糖糖的前途也会水涨船高。嫂子,咱家糖糖别着急定亲,我哥前途无量。”

    程雪闻言愣了一下,随后笑着颔首说:

    “糖糖跟甜甜我势必要多留几年,尤其是糖糖。她是老大,跟着我们吃了好多苦,我是不会让她太早出门伺候别人家的臭小子。”

    连氏笑着不住点头,汪森眉头微蹙,转身回屋收拾东西。

    看来孩子他娘说的没错,这周飞的媳妇也打起了李悦的主意。

    好女百家求,他们家跟周家……

    不行,他得好好念书,一定要在殿试上考出名堂,否则大儿子的亲事就吹了。

    午时二刻,马车准时来家门口。

    东西多、人也多,所以定了两辆车。

    挥手告别周飞夫妇,李恬腻在父亲怀里,不停问中举后的好处。

    最近孩子处于“十万个为什么”阶段,各种追问,有时程雪都烦。李晖比她要有耐心,和声细语的解释一个又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