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穿成农家辣妻,带崽养夫种田忙 » 第478章

第478章

    转天送走于淮、董成、郭大可等人,李晖悠哉的去趟衙门,见没什么事儿就准备回家。

    没等他走呢,驿丞送来京城吏部的文书,上面先是肯定北境州府在过去一年的成果,接着便是支持推广玉米的事情。

    因为有周放在那边,所以对北境州府的照顾可以说事无巨细,连推广的银钱都给的最高额度。

    这无疑是给府衙众人一记强有力的定心丸。

    沈珏跟牟海滨看过之后,纷纷高兴的笑出声来。要知道他们在北境待了那么久,这还是第一次收到京城吏部的嘉奖文书。上面还把每一个人奖励多少银钱,都写的清清楚楚。

    一视同仁,每人十两,连同各县的衙差都是这个数。

    这嘉奖就算顶格了,毕竟北境州府那么多的公办人员,这笔钱可不少。而且十两银子在北境能干不少事,在京城自然会稍微差一些,估计都不够一顿饭钱。

    李晖把张典吏喊来,把文书里携带的银票递给他,让他尽快兑成现银放到每个人手中。

    “……记住,你亲自去发放,确保每个人都拿到这笔朝廷嘉奖。”

    “是,请大人放心,下官一定做到。”张典吏拱手行礼、接过银票,快速离开衙房。

    整个下午,衙房上下所有人都高兴异常。

    平白无故多十两银子,换谁能不高兴?自打换了府尹,他们真是越来越好了。不仅在百姓的口碑提高,就是生活质量、衙门办公,都明显有所提高。

    言懿忻夫妇回门的第三天,便收拾好东西,准备出发。

    小两口就带了顺喜、吉源和白芍三个人,顺喜打理路上的一切事宜,吉源是小厮,白芍负责吃饭跟照顾李悦。

    看得出来,新婚小媳妇过的很好,眉眼带娇,面色红润,做爹妈的看在眼里,喜上心头。

    程雪把准备好的银钱跟吃食交给李悦,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便不再唠叨。

    沿途多安排好了,言懿忻又会功夫,更重要的是现在整个凉燕各地都在清缴匪患,所以安全方面完全不用担心。

    抓获的山匪、劫匪,不打不骂,全部流放去凉燕的八个位置,修筑驻军防线。

    没工钱,白干活,只管一日三餐跟穿衣睡觉。想逃走是没可能,到处都是守城军,而且猎狗随处可见,敢逃跑就得被抓。

    送走言懿忻二人后,李晖开始忙碌。

    首先就是宣传化肥的事情,今年施肥土地跟没施肥土地的差距,十分明显。

    这个基本不用宣传,各县都在等府衙出章程,然后照办。

    李晖按照自己的任期,制定了三年方案。

    第一年由衙门出资七成,百姓出资三成购买。没有钱的可以赊欠,等粮食种出来后用粮还钱。

    第二年双方一家一半,也是可以先赊欠再还钱。

    第三年换过来,百姓出资七成,衙门出资三成,不可以赊欠,必须开春结清。

    第四年也就是他任期的最后一个年头,一切恢复正规,百姓也能彻底接受化肥。

    是留任还是抽调,那就听上面安排。

    至于推广玉米的事情,自然就定在了北境州府,毕竟是他们这边先开始的。

    跟春耕一样,由官府统一发放玉米种子,选良田结合化肥一起种植。被选中种植玉米的田地,免除当年田税,秋收时每一亩地,要向朝廷上交六百斤的上等玉米,其余都归田地主人自有。

    这些种植玉米的人家,在玉米未完全成熟前,不得擅自食用或者高价转卖,一旦发现按《凉燕律法》处理。

    推广玉米,是为了让玉米成为老百姓口粮。因此在制订价格方面,按照玉米的品阶、干湿程度等,分别定在四文到六文钱一斤不等。

    两项决定在十月底发放出去,各县得到消息后纷纷宣传。

    今年开春从“分田到户”开始,种地的经过虽然十分崎岖艰难,但结果是好的。自己种地自己吃,缴了税粮也能解决温饱,大家对未来的日子都特别有期待。

    如今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各个摩拳擦掌,只等来年开春大干一场。

    今年的第一场冬雪来的既早又猛,以至于官道封了七天,外面的商队过不来,里面的商队出不去。

    街道司虽然极力在调整,可仍旧效果不大。

    不止如此,各县房屋也出现了雪大压房的情况,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人员受伤。例如埠特县。

    李晖在得到消息后的第一时间就赶过去,县令符兆也在窝罗粿村指挥现场。

    这边都是原来北芪那边的建筑,本打算来年手头稍微宽超一些就给这边拨款、改善住房,没想到今年老天给上了眼药。

    符兆匆匆赶过来,抱拳拱手,说:

    “见过李大人,实在是下官的失职,竟让管辖之地出了这样的情况。”

    说起来,房子坍塌除了年久失修,再有就是住在里面的人懒惰。

    李晖自然不能真找他过错,拍拍他的肩头,道:

    “两种生活习惯的融合并不容易,你做的已经很好,无需自责。这边一共有多少房屋坍塌?可有记录?”

    提起这个,符兆就气不打一处来,吐出一口浊气,苦笑着说:

    “不瞒大人,这个窝洛村就是个老大难。从今年收复回来之后就各种状况,秋收如果不是下官带人过来盯着,只怕地里的粮食都得减产。里正已经换了三个,最后下官实在没法,派高小吏过来盯着,但效果也不大。”

    说话间高小吏走过来,拱手行礼,说:

    “下官高正阳见过李大人。还请李大人明鉴,清扫屋顶积雪的事情下官真的说了,可效果真的而不大。没法子,下官带着里正、家中长子帮他们清理,奈何我们三个人只有六只手,村落八十九户,根本忙不过来。”

    说到最后,高小吏都快哭了,他真是觉得委屈了。

    县衙也有三班六房,规模没有府衙大,小吏就是各房负责人的官职。

    有句话叫“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如今的窝罗粿村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