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还是安心穿越吧 » 第二十一章 创业

第二十一章 创业

    “二条,你的这些朋友什么时候走啊?他们不会想留下来吃晚饭吧?咱可没有那么多粮食。”刚把二条安顿到小木床上,胡小云便轻声问道。

    “他们天黑之前就会离开。”二条安慰道。

    胡小云听到这话才放下心来,跟二条说了声好好照顾自己,便下地干活了。

    胡小云走后二条才变得稍稍兴奋起来。

    先是安排小黑妹打扫卫生,又让烂泥跟小黑把周围的篱笆重新加固了一下。

    小黑妹一到家便用红头绳绑住头发。

    这让小黑瞬间心情好了不少,干起活来也非常卖力。

    三间屋子是住不下几个人的,二条一眼就相中了土崖下用于存放物品的两个土窑。

    土窑里夏季虽然凉爽,但地面很是湿潮,不能直接睡在地上。

    二条亲自在房子里找了些石块和木板,搭了一个简易的木床。

    捡屋子收拾的差不多,小黑便带着黑瘦军团离开了。

    新的地方,新的开始。

    二条想了想,还是有必要举行一个小小的仪式来纪念一下。

    屋子里,三人面对面坐着,气氛有些诡异。

    “小黑妹,你可愿意自此以后追随我,无论饥饿、疾病、苦难、死亡。”二条首先开口道。

    “我愿意。”小黑妹坚定地说道

    “烂泥,你可愿意自此以后追随我,无论疾病、饥饿、疾病、苦难、死亡。”

    烂泥刚想问问这话是什么意思,见二条和小黑妹的表情都是无比庄重,重新调整了一下坐姿说道:“我愿意。”

    二条从旁边桌子上小心地拿起两个草绳戒指给两人带到中指上。

    二条也在自己的中指上带来一个说道:“戒指戴到中指上,表明你们是我们团队的核心成员。”

    随之三人缓缓地竖起中指,这一套入门仪式完美结束。

    别说生活确实需要一些仪式感,经过这个仪式之后烂泥和小黑妹顿时感觉自己不一样了。

    冥冥之中有一种声音告诉他们:跟着二条混,三天吃九顿。

    秋天到了,田地里变得异常忙碌。

    整个傍晚,二条都守在院子门口,等待胡小云回来。尽管他的胳膊还是隐隐作痛,一点力气都没有,但这都是值得的。

    他们家只有姑侄俩人,把二条送上山上,更是加重了胡小云的负担。

    二条他家有10亩的河滩地,虽然不能种粮食,上面却是种了芝麻和绿豆。

    这些农作物是分批成熟的,光是收获就要用去十几天。

    芦苇河北边土塬上,还有十亩谷子,几片高粱和一片黍米和亚麻。

    这些马上成熟,也需要人手去看护,防止小鸟和野猪。

    胡氏从早到晚不停的劳作,才能够保证这些地的收成。

    不过没办法,今年谷子长势不好,上山能获得更多的粮食,只能让家里多存一些粮食。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是水的意思就是不能吃田里的。

    至于大家为什么不吃田里的东西,答案是田里面的东西都要交给官府或地主的。

    整个下河村,官田里打出来的粮食基本上都会被地主和官服搜刮光农。

    人只能在田间地头中一些高粱,在河滩地里边儿种一些杂粮来维持生活。

    天色完全黑了下来,二条才见到胡小云的身影。

    “姑姑,辛苦……”二条的“了”字还没说出口就生生咽了回去。

    就见胡小云提着一篮子野菜慢慢走着,身边一个大胡子扛着一捆秸秆,手里还提着半袋豆子。

    两人靠得很近,隐约还能听到嬉笑声。

    “二条,大晚上站在这干嘛?”胡小云见到二条不知为何脸一红,推了旁边大胡子一下让他走快点。

    大胡子果然听话,三两步就走进院子,把东西放下,冲胡小云傻笑一下就快步离开。

    “这是路上遇到的,帮着把东西拿回来。”胡小云解释道。

    解释就是掩饰,二条深深的怀疑,把自己送到山上就是因为大胡子。

    换一种说法就是,胡小云知道有大胡子帮忙干地里的活,才把二条送到山上。

    总之二条在夜幕下等了个寂寞。

    据说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傍晚等待家人劳作归来。

    二条觉得这句话有瑕疵。

    胡小云却是迅速调整心态,把今天的收获存放好。

    这时她闻到屋子里传来煮粥的香味儿,脸上顿时出现了喜色。

    “二条,真是长大了,还知道给姑姑把粥熬好。”

    胡小云说完这话也愣住了。

    这时小黑妹拿着碗筷走出屋门,后面烂泥端着一锅粥也跟了出来。

    此时此刻正如彼时彼刻,胡小云把二条刚才的心情体会了一遍。

    现在大哥不说二哥,开始安心吃饭。

    夏天人们都会在院子里吃饭,整个吃饭过程只能说有那么一点点和谐。

    等小黑妹和烂泥吃完进了屋,胡小云赶紧小声问道:

    “二条,他们两个怎么没走啊?咱们可没有粮食养活四张嘴。”

    二条没有回答,却是看向屋门儿。

    没一会儿,小黑妹和烂泥就从里面走了进来,手里还拎着一袋粮食。

    烂泥挺了挺胸脯,装腔作势地说道:“小云姑姑,二条哥跟小黑妹都有点伤,所以我作为大夫,一定要把他俩的伤医好再走。这是我们在山上存的一些粮食,就当做这一段时间的口粮吧。”

    胡小云听到这话,感觉烂泥山上一股男人的气息扑面而来,对他是越看越喜欢。

    “烂泥大夫,我们家二条真是上天保佑,认识你这个朋友。”

    “小意思,等以后我随便给村民看看病,每天赚三五升粮食还是没问题的。”烂泥有些飘了。

    胡小云感觉这就是天上掉馅饼,高高兴兴地拿着粮食进屋了。

    胡小云进了屋,发现黑瘦军团带的包裹也全都堆放在屋里。想到或许是烂泥带来的,也没好意思打开看。

    “二条哥,怎么样,我说话是不是很有气势。”烂泥嬉笑道。

    “对,当过地主的就是不一样。”

    二条说完便回屋睡觉去了,多睡觉才能养好伤。

    大公鸡刚叫,胡小云便摸黑出来做饭。

    当她出来的时候,发现灶子里的火已经生着,小黑妹已经把粥煮上了。

    “小黑妹,你起得好早呀。窑洞里住着习不习惯?”胡小云有些不好意思,赶紧上去帮忙。

    “还好,晚上挺凉快的。”小黑妹说着便进了院子。

    院子里有一个光滑的石板,小黑妹取出一把高粱,认真地用一块石头在石板上把高粱皮搓掉。

    两人的说话也把二条吵醒了,二条悄悄地走出屋子。

    走到土崖下的窑洞里把睡在一堆杂草里的烂泥拍醒。

    “二条哥,你打我干嘛?”

    “起床啦,你没见天都快亮了吗?”

    “啊?怎么比在山洞时起的还早。”烂泥有些不情愿地从一堆杂草中探出头来。

    “二条,我昨天在山上发现几个野生小葫芦就拿回来了,你能不能给我做个愤怒的葫芦?”

    二条把那些葫芦放到手里,发现只有手掌大小。

    “没问题呀,回头咱们一人一个愤怒的葫芦,顶到头顶上。”

    把烂泥早早叫起来,二条开始筹划回家的第一个创业项目:开医馆。

    现在下河村和上河村没有村正,正是创业的最佳时期。

    吃完饭,胡小云就开开心心下地干活了。

    精神饱满的二条开始上线。

    烂泥找来一块木板,小黑妹烧起一个火堆,二条用火堆里燃烧的木棍往木板上烫字。

    前世二条的美术老师可以用这种方法在木板上烫出一只老虎出来。

    二条没那本事,但不一会也在木板上烫出三个大字:泥仁堂。

    未来有名震天下同仁堂,当今有治病救人泥仁堂,一点毛病没有。

    把牌子挂到自家院子门口,顿时一股商业气息传来。

    这几天一定要把名头打响,把上河村、下河村甚至是西河村的市场拿下。

    “二条哥,你确定我这样子像郎中?”烂泥对着一盆水照了照自己。

    头上戴一顶圆帽,脸上贴一个膏药,身上斜挎一个麻布包,手里拿个棍子,上面还挂着写了“药”字的木板。

    “肯定是呀,我照着电视上一比一复制的。”二条自信的说道。

    烂泥还是觉得有点不靠谱,不过袋子里的东西还是让他放心下来。

    里面有一小葫芦大蒜素,一小袋碾碎了的烤蝗虫,还有一些盐巴豆粉,二条说是跟大蒜素搭配着吃。

    二条给他的任务就是去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告诉每个人他会看病,治不好不要粮食。

    烂泥感觉这跟自己四处要饭也差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