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神诡世界以杀证道 » 第四十五章 国本

第四十五章 国本

    赵家主母死无全尸,作为族长的赵天良吓得瘫在地上,屎尿横流。

    赵家奴仆亦是失去主心骨一般,仓皇大叫起来。

    知府瞧得满脸苍白,恨恨的说道:“这里的事,跟本府没有关系!都是此人狂妄暴戾,就算是吴王殿下,也绝对容忍不下你!”

    何墨冷然转过身来,面无表情的盯着知府。

    “仓知府,你也是混迹官场多年的,就连我这小吏都知道,官场上一旦选择站队,就没有首鼠两端的资格,你最好还是想想回去后吴王殿下会如何处置你吧。”

    知府眼生怒气,嗔目道:“本官乃堂堂四品知府,比起你这无根基背景的小吏不知强出多少,此事我自会与吴王殿下禀告,让他治你狂妄鲁莽之罪!”

    何墨懒得理他,在他心中,这个知府已经做到头了,如果吴王真有传说中那么大的能量的话。

    他对林雅说道:“齐姑娘,我们先回府城,稍后找人安葬了村子里人吧。”

    林雅点头答应。

    何墨返回府城,便联系了棺材铺,他没法将村里每个人都好生安葬,毕竟他也没有那么多资产。

    大部分尸体,自然会有府衙来处置,通常都是用草席卷了,在村外填坑就地掩埋。

    但林雅的“家人”何墨还是出了笔钱,安排了一场丧事,交给林雅自去处置。

    这些事情安排完毕后,有一名吴王府的便装侍卫找到他,要求去府衙见吴王殿下。

    因鬼神林雅事件,府衙已被崩毁,如今新的府衙正准备重建,临时便租了一个富户的家里为办公场所。

    由于这一场灾难,遗失了大量卷宗文案,尤其是税收账薄等等,足够衙门里的吏员彻夜忙碌。

    但同时,因大量地契文书证明毁坏,这段时间闻到味的地方豪族必会发起一场饕餮盛宴,兼并土地、强占商铺之事必然不会少。

    还有往年衙门税入问题,也会官商勾结,大做文章,将许多不知道如何解决的账目顺水推舟的以重建账薄方式推平。

    衙门里勾结豪族富商的这些道道,何墨知道得实在非常清楚,但他区区一个小吏也是管不上的,或许这就是世道。

    来到新府衙内,没想到堂中除了那位三十几岁的年轻吴王,还有知府也在。

    知府此时满脑门的汗,想必该是被训斥过。

    一早在齐家屯的争端,何墨猜测吴王肯定是安排了眼线在府衙的队伍中,将整个事情经过都报了回去,这知府必然要倒大霉。

    吴王看到何墨进来,欣赏的点了点头。

    “何兄弟,齐家屯一事,你怒杀赵家豪强恶妇,本王赞不绝口!若是如此不畏豪强,你日后必定平步青云,这一点本王可以保证。”

    何墨还是拿捏得清自己的身份,他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吏,与吴王相比是天渊之别,人家可以放下身段夸赞结交。

    但自己不能打蛇随棍上,需要摆正位置,他还得靠着吴王这块门面保护自己家人,彻底干垮他们赵家。

    何墨连忙拱手俯身道:“不敢当殿下夸赞,属下只是尽忠职守,维护朝廷律法罢了。”

    吴王嘿然一笑,目光森冷的看向首鼠两端的知府。

    “可有些人却不清楚什么叫做尽忠职守,什么叫做朝廷律法。”

    知府浑身一抖,连忙道:“吴王殿下,下官只是担心逼迫赵家过甚,引起宁江府地方各大豪族侧目,将来不利于施政一方啊。”

    吴王坐在上首的太师椅上,忽然问了一句,“本朝如今经历多少年了?”

    知府连忙道:“三百又一十七年。”

    “此前其余各朝,维持最长的又是多少年?”

    知府显然学识渊博,说道:“有大楚王朝,若不算西楚和东楚之分的话,西楚维持了两百七十二年,东楚维持了一百三十九年。

    西楚已可称诸朝之冠,而且纵临末代之乱,亦能安靖边疆,使诸胡不敢侵扰,内部虽天灾不断,皇室年幼,权臣当道。

    可即便百姓攻入皇城,也依旧是迎立楚朝皇室为帝,不敢造次,爱戴犹盛,为诸朝之冠。”

    吴王满意的点了点头,“仓知府为官多年,这些学识还是未曾丢下的,本王佩服。

    不过知府可能回答,为何西楚近三百年犹能以强而亡,又在百姓拥戴下,再建东楚,可东楚却只维持了一百余年?”

    知府眼珠子转了转,真实原因他当然知道,可不知道吴王为何这般去问。

    最后实在猜不透吴王的心思,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西楚外儒内法,对内行仁术,对外行霸道,王霸道杂佐之,再加上接连数代明君在位。

    即便国有内乱,以及对外用兵消耗良多,也能快速恢复元气,民生繁盛。

    后国之所以破,却与前朝相似,连续三代帝君皆是年幼继位,在位时间极短,皇权旁落,外戚、权臣、宦官内斗争权。

    各项国策皆难以持久运行,动辄改弦易张,最终导致民不聊生,叛乱四起。

    而东楚之所以国祚如此之短,皆在于初代帝君虽是在百姓拥戴下继位,可彼时治国能人皆亡于战乱。

    遂只能提拔豪门士族为官,后亦是在豪门士族支持下,打压原本来自民间的义军领袖,彻底掌握皇权。

    但不得不继续任用豪门,百年时间豪门发展为门阀,继以各大阀阅轮流与君王共治天下。

    后王权衰落,门阀便即架空皇室,相互内斗之下,国土分裂,群雄割据,东楚由此而亡。”

    何墨在旁听着,感觉与西汉东汉情况颇为类似,但也有分别之处,他对历史了解不多,只能继续旁听。

    吴王笑了笑,鼓了一下掌,“仓知府史书背得很熟,本王读过的也大约如此。

    不过,对于西楚之所以强盛于东楚,本王却是有不同看法。

    西楚纵临王朝末年,造反百姓还是非楚王室不得为帝,任意外姓、军阀皆不敢染指,难道只是天命?

    自然并非如此,此等现象西楚之后,绝无任何朝代出现,说明情况必有原因。

    本王以为,这原因非在于内对施仁政此种腐儒看法!

    而在于一个贯彻始终的制度——陵邑制!

    凡地方豪强占地千亩以上者,则有义务举家迁居皇陵,以为拱卫!

    不予执行者,郡兵酷吏必破家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