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微球 » 二十六章

二十六章

    她们姐妹如此相通。妹妹下面流血了。姐姐口腔出血了。各有不同。但孩子们也都没再带她们去看。天津的二姨,自己咬了酒精棉止住血。包头的妹妹,只是女儿在给换。女儿担心地说,我来吧,你也跟着来。你不能呀,本来吃的就少,还这样失血,可怎么办。

    女儿中午去看她,她笑得如此开心。晚上去看她,她的眼神,有很多内容。我一直在读。保姆看着,说,这是什么眼神。好复杂。

    是啊母亲在想什么呢。我看不透。但不上班,没看她,自己也感觉坐卧不安。不知她的血还流吗,不知她怎么样了。不舍得开车。退休工资低,最近这个项目做了一半停工。所以就需量入为出呀。不随便开车。自行车也只有老公上班的一辆。在他上班前,我急驶过去看眼老妈。又唇印回来。

    就这样,老公说把母亲小凉房地的两个旧车子选一辆修修用吧。

    他也真行。下班把车子举回了家。铺上我在快手买衣的包装袋铺在地上。就开工了。上世纪八十年代24的无横梁小飞鸽。

    他给大卸八块,小铁珠好几捧。

    这么高级的工程师非要自己修。我说你就推到小尚那呗。就这么复杂。现在这样的没人会修,太古老了。100元,人也不修。200元太不合适。因为这样的车子卖也就20元钱。啊。这么便宜。幸亏没卖。这修好了,还能当个工具骑啊。

    资产呀,是用,是卖,还得看哪种更保值。

    而那个修车的小尚,已经在这二十多年了。她的女儿与我儿子一同大小。听儿子说,上学时,她很脏。桌堂里放着葱花大饼。袖口总是亮亮的。

    但她爸请了个文化人给女儿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尚娉婷。当时和她的形象实在有落差。如今女大十八变也不知变成什么样了。

    这个尚修车,可是渐富裕。也不像年轻时那样脏的。不变的是他从容而明亮的笑脸。这样的性格,差不了。从以前补个车胎1元钱。到现在没有10元以下的业务。而且不太加班。有效率,且也是卖方市场。

    他修车地点也未变过。在毛主像东南。主席的手也挥着。他真是沾光了。业务稳步增长,家里一女一儿,也都上学工作成家。他们比我们小三岁,但已经享受天伦之乐了。

    毛主席像旁都是小商贩,有个理发的。住在我妈家楼上。以她的手艺,一天剪个10个没问题。最重要的是,她的生意越来越好。也是有点稳定的收入。老人都喜欢去那理。

    当然还有烧烤。以前的油条铺。改成烧烤。人们更愿意吃烧烤。听闺蜜说。

    还有一个是物流邮政包裹。每天人来人往。但还都有意识戴着口罩。

    拐弯的面馆,停业了。真可惜。

    上下班必经之路,早点面,真好的。但银行不允许对外经营。这样别扭了好多企业。只有不断扩张自己的真正商业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