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赘婿岳父吕布 » 031章 风浪越大,鱼越贵!

031章 风浪越大,鱼越贵!

    吕布用单手托着下巴,还补充了一句:“最近小女娴儿一直说我,得有进取心,起码要比肩冠军侯霍去病。冠军侯曾说过一句话:寇可往,我亦可往。我心亦甚向往之。曹操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其实我跟大耳贼的关系很铁的。他可能只是记恨我承诺了给小沛送粮草军械没有兑现。我年长他几岁,当时要不是张飞那厮搅乱,我和大耳贼已经结拜为兄弟。”

    “反正现在吞吃了袁术送的聘礼,粮草军械充足,若是我主动将拖欠刘备小沛屯兵之用的粮草军械补齐,未必不能重修于好。”

    “五千石的粮草和军械若是化干戈为玉帛,未必不能反借刘备去消耗曹操的兵锋。待曹操和刘备火拼两败俱伤之际,我再以雷霆之势出击,不但可以成为渔翁,还能让大耳贼更加依赖我,顺便还能挫败曹操的锐气。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一战就能为徐州争取至少2年的和平,付出区区五千石的粮草和若干军械实在是太划算了。”

    “公台,以你之见我的计策可行否?”

    吕布自顾自的说完,他看了陈宫一眼,见陈宫平静的很,没有愁容满面,也没有过多的兴奋,只是嘴巴张得老大。

    陈宫此时都快惊掉了下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才吃了一桶泡面的奉先,竟然能出奇谋了?

    陈宫嘴巴动了动,想要张口说些什么,但习惯性选择闭嘴。

    因为陈宫此时也没能拿定主意,若是往常他对奇谋是非常排斥的,但他想到了女公子之前的话语,心里一番挣扎后,说道:“奉先的计策尽管粗陋,但未必不可行,其中的关窍还需好好的细细推敲。”

    陈宫站起身来,借用艾不易的钢笔在宣纸上写写画画,一番算计后。道:“今天是七月十八,距离刘备和曹操会师的日子还有十天,密信上所说无论真假,从许都发兵到徐州日夜兼程都需要至少五日。若真是曹操的奸计,意味着曹军将会在七月二十三到七月二十八之间抵达徐州附近。”

    “以曹操手下谋士的能耐,不单单只是往徐州发送一封密信。我猜测没错的话,还会有第二封信。而且,这封信通过某个渠道送到了小沛,已经刘备的手上。”

    “内容不用看大致也能猜出:这封信由温侯亲笔书写袁术。说两家既然联姻为亲家,愿助袁术攻打刘备,愿意封锁消息,愿意让袁术军借道徐州地界突袭刘备,将刘备

    赶出小沛,从而从根本消除徐州不稳的隐患。”

    “但是,曹操远在许都,他并不知晓此时温侯已经识破袁术的疏不间亲之计,女公子也是深居浅出,除了军士和流民军,彭城的市民大都并不知晓女公子已经回归彭城多日了。”

    陈宫用笃定的语气说道:“昔日温侯夺得徐州,刘备军军心不稳,被袁术军紧随其后掩杀之下,万余兵马仅剩六千,屯兵小沛。”

    “刘备军此时招兵买马,积蓄实力,兵士已经过万。我懂曹操,刘备亦懂曹操。”

    “我尽管没有切实的证据,但我心里清楚,刘备只要不是被逼上绝路,是不会主动向曹操低头的。”

    “奉先,我之前给你说过,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则是以匡扶大汉为己任,他只是实力不足以和曹操对抗,不然早就打入许都,解救少帝了。”

    “故而,我可以断定,刘备此时是不可能选择投曹的。”

    “至于刘备新多出钱粮和军械从哪来?是不是曹操给的?我这几天收到消息,说是徐州的首富糜家的商队多次在小沛驻留,我想很有可能是糜家给予刘备的支持。”

    吕布听到此处,狠狠的将自己的左拳砸在案几之上:“这糜家真不识时务,我多次亲自上门拜访,他糜家竟然选择刘备,不选择我?”

    陈宫道:“现阶段估计是初步接触,我听闻糜家的农奴都有上万,若是糜家倾尽财力支持刘备的话,刘备此时的兵力就不是刚刚过万了。”

    吕布狠狠地说道:“不只是糜家,我这些天趁闲暇将有名有姓的世家和豪商都拜访了一圈,他们都只是口头支持我,涉及到钱粮的事情就都闭口不言,转移话题。”

    “也就只有徐州陈家陈奎父子,听闻战事起,主动拿出钱粮支持,数量不多只有一千石粮草。还派遣家奴数百主动承担彭城南门的守卫工作。”

    “我现在还不是朝廷册封的徐州牧,只能千金买马骨,让陈奎父子入驻将军府,拜为左右参军。陈家的管事和家奴被我封为南门的城守将。”

    陈宫暗想这陈奎父子果真包藏祸心,若不是吕布主动说出,他哪能知晓彭城的门户竟然交给这俩个贼子。

    按照陈宫以往的性格,必须刚勇直谏,说不说是我的事,听不听是你的事。

    但,现在的陈宫多了一个心眼,他有了女公子支持的额外钱粮便能组建一支队伍,按照姑爷的说法叫锦衣卫,锦衣卫专门负责对内奸的排查和搜集证据。

    毕竟,在温侯来之前,姑爷就刚推衍过,城门守将必须是心腹人,而且包括兵士必须严格审查,不然吕布可以通过曹豹赚取徐州,其他人就不能复制么?

    其实,吕布将话头说到这里,气氛是很沉闷的。

    陈宫心里有了盘算,便先将对陈奎父子的意见按了下去道:“奉先这些世家、豪商并非是铁板一块,我们适当可以用些手段。对于那些明犯温侯的,必要时可以杀鸡儆

    猴。此番曹操即将大军压境,刚好可以趁这个由头狠狠压榨一番,若是识时务还好?要是他们再对温侯表里不一,少不得要借曹操屠夫的名义动动屠刀。”

    吕布听闻陈宫的话眼前一亮:“那些个世家、豪商肥的流油,早就想拿他们祭刀了,若不是因徐州新得,需要借助他们平稳徐州,我早就动手了。董卓我都能捅得,他们捅不得?”

    吕布的内心大乐,抄家灭门的事情他和他手下的儿郎们最是擅长了,好久没有操作了,想想都有些小激动。想当年,在洛阳哪怕是三世三公的袁家,照屠。

    黔首、百姓能有几个油水?

    吕布突然发现,自己都忘了还有这门专业手艺了。

    ...

    艾不易见吕布的眼睛发亮,就知道杀念一起,便会掀起风暴。

    吕布是从底层一点点爬上来的,这就导致他的观念常常是非左即右,非黑即白。

    能动手的,绝不讲道理。

    从而,吕布很难成为普遍意义上的一方诸侯,撑死算个军阀。

    诸侯是什么身份定位?

    就是能够带领这些世家、豪商、豪强一起抢人、抢财富、抢地盘的头领。

    吕布身为职业军人,他以军人的视角审视这些世家、豪商、豪强,定位这些人就是他的手下,也就是默认双方的关系是从属关系,上下级关系。

    事实,诸侯和世家、豪商、豪强之间关系更为复杂,更多偏向于合作关系。

    以现代的观念剖析,吕布军就是徐州名义最大的上市公司。

    世家、豪商、豪强都是吕布军上市公司的潜在投资人。

    而这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CEO就是吕布。

    偏偏吕布对于投资人来说太可怕了,一般稍微有些家资的豪商想要升级进一步迈入世家门阀的圈子,都不会选择在投资圈声名狼藉的吕布。

    徐州豪商不敢投资。

    徐州世家大族对吕布是又恐惧又害怕。温侯这个爵位实际是董卓分封给王允的,结果王允顺手给了吕布,从而吕布就终身盖上了董卓的标签。董卓对世家大族都做了啥?又是谁亲自动手的?吕布,吕奉先,杀神一个。

    徐州豪强是骑墙派,墙头草。他们见世家大族和豪商都不押注,他们也不敢下注,生怕如同兖州豪强陈宫一样,落得个两袖清风。

    如何真正成为徐州之主?

    这个问题对陈宫和吕布来讲都很棘手。

    受限于时代的局限性,皇权不下乡。

    按照常理,想要坐实徐州之主,一是需要朝廷的册封;二是需要绝大多数世家、豪商、豪强的大力支持。

    用武力攻占一个城池,并不意味着就是诸侯,成了这座城池的主子。

    事情看似错综复杂,其实以利益的视角去带入,去观察事物,就会发现官员代表的是世家的利益,商人代表的是豪商的利益,土地主代表的是豪强的利益。

    土地主从始至终都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获得他们的支持,就必须拿出现实、看的见的利益。

    商人唯利是图,只要利益足够大,他们可以践踏任何法律和道德,要获得他们的支持,不一定非要立马拿住看得见的利益,只需要会画饼,让他们看见未来的收益即可。

    读书人稍微复杂一些,但也逃脱不了名利二字,要获得他们的支持,必须能拿出可以兑现的名利。名利双丰收,才是读书人追求的双赢。

    就算能协调好吕布军和徐州的世家、豪商、豪强关系,也只是能让徐州的局面短期得到改善,算是饮鸩止渴。

    若想一劳永逸,必须上大杀器,知识分子和工农相结合。

    ...

    如此军机大事,艾不易能插嘴的地方不多,而且按照规矩,吕布不主动询问,他是没有资格献策的。

    赘婿没有人权!

    在吕布和陈宫大致敲打策略后,吕布也就顺口问了一句:“贤婿,可有补充?”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艾不易来了精神,战术前倾,身体靠近两人,并且习惯性的从陈宫手里拿走钢笔,在宣纸上写写画画一番。

    “岳丈大人,此番徐州的危机,在小婿看来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若操作得当,或许可以让徐州跑步进入一段相对安宁的时光。徐州之危,在于内忧之际,曹军来犯。然,风浪越大,鱼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