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盛唐小国师 » 第二十七章 初诊

第二十七章 初诊

    大唐的闲人还真不少,因为很多妇女婚后没有工作,家里有奶妈带孩子,有家仆收拾家,有护卫守院子,就为了信仰来寺庙排队,和后世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一样,男人出去打仗了,女人在家里就歇斯底里,怎么办呢?

    欧洲的去教堂,亚洲的去寺庙、道观。

    现在排在大总持寺阶梯上的人太多了,还大多戴着幂篱带着吓人,也有不少男性的富商,还有休假的官员。

    虽然是阶梯但是和平地差不太多了,坡度不足30度°。

    而有很多人还坐在马车里在阶梯下面等着,而这时候最高兴的就是韩记粥铺了,“煎饼果子来一套”,“好的客官”。

    等在车里的人,不少都让随从去买。

    今天长孙无垢一大早就来了,结果,台阶上排队的太多了,前面看到牌子上说的“辩机下午接诊”,这没有病的,也想装病进去,道衍却出来说:“各位施主,没病的还请回,放外之地戒妄语。”

    就这样,不少人开始回去准备明天来了,有一些只是来上香的,有一些是来预约客房的,还有是来和道衍、道玄、道丘、等这些方丈求法的,毕竟辩机排不上。

    等寺里的情况,传出来的时候,不少排队的人都走了,但是长孙无垢听到了,反而更可以留下来了,本身自己就有气疾,而且最近身体也不舒服,下午就下午吧。

    不过长孙无垢饿了,到了朝食的时间了。

    又是有人喊:“煎饼果子来一套。”

    “好的,客官。”

    这东西一听就知道是吃食,长孙无垢对车外的宫女说:“小翠。”

    小翠回道:“在。”

    长孙无垢道:“去,买一套煎饼果子,我尝尝。”

    小翠回道:“诺。”

    小翠小跑到韩记粥铺的,煎饼果子摊这喊道:“来一套煎饼果子,多少钱?”

    韩老二答道:“一套的是3钱。”

    小翠掏了3钱,然后看着韩老二做了一套煎饼果子,韩老二突然问道:“不知客官是要油条还是脆饼?”

    小翠懵了,问道:“有何不同?”

    韩老二回答道:“口感不同,和个人饮食习惯有关,通常第一次是的我推荐油条。”

    小翠也不知道太子妃要什么就直接说:“那就油条吧。”心想,油条是什么?

    韩老二喊道:“您的煎饼果子好了,拿好。”煎饼果子是用荷叶包和稻草编的小袋装的。

    小翠看着这煎饼果子,流出了口水,但是这是给太子妃的。

    小翠打开车帘,将煎饼果子双手递给了长孙无垢,然后长孙无垢说:“给你和车务还有程将军也来一套吧。”

    听到这话的三个人对着车内喊道:“谢太子妃。”

    长孙无垢怒道:“我都说过在外边不要这么叫。”

    三个人又道:“诺。”

    长孙无垢看着手里的煎饼果子,吃了一口,咔嚓,第二口,咔嚓,第三口咬到了油条,而且是倍儿脆的,咳嚓,再然后就是狼吞虎咽了。

    大老程——程咬金吃完煎饼果子就走到了韩记粥铺前说:“这煎饼果子的配方卖不?”

    韩老二这话听过无数次了就一个答案:“客官这事我管不着,不是我的,是辩机大师的,想要就去问他。”说着就指向了大总持寺。

    后来排队的人有听到的就说:“你这话这段时间问得人不下百人了,都不敢染指,你夺一个试试。”

    程咬金是谁啊?混世魔王,他还……真不敢和佛寺夺。

    程咬金说:“嗯,小东西,我还不惜得要。”

    但是在车里的长孙无垢确定到了,又是辩机的手笔。

    宫女硕莲来到车前说:“娘子,排到了,下午的看诊名额排到了。”

    长孙无垢说:“好,你先进来。”

    硕莲揭开车帘进来,结果看到长孙无垢的嘴边全是煎饼果子的残渣,没有被擦掉。

    硕莲说:“娘子,你脸上有东西。”

    长孙无垢一惊,就拿出铜镜看,说:“给我弄干净。”

    硕莲给长孙无垢擦干净了脸庞,然后将排队的牌子递给了长孙无垢,是个木牌,三号。

    进寺需要收走武器,这是寺庙的规矩,仆从和护卫不能进辩机的房间,这是辩机的规矩。

    辩机终于起床了,躺在抗上就伸了一个懒腰,然后看着天花板,上面如果有一副美女画也不错。

    打了一个哈欠,辩机就起床了,按照现在的戒律来说,辩机还是俗家弟子,并没有正式出家,但是按照这个节奏,不出家还未必混得下去啊,可是出家了……就只能单身了,走一步是一步吧。

    辩机找了一身新的僧袍穿上了,一身泥的那一套,放在需要洗的衣服篮子里就可以,会有和尚来收,然后一起洗的。

    叮咚~~辩机的脑子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洗衣服之后,不就混了吗?只能靠体型分配僧袍了,辩机可不想穿别人的衣服啊,这怎么办啊?除非吸得干净,但是这年头……有肥皂吗?

    辩机走出了房子,正好有沙弥守在房子外面,跟站岗的一样。

    沙弥看到辩机走出来了就行了一个佛礼,然后跑了,估计是禀报道衍去了。

    辩机看了下昨晚的血迹,看看有没有留下痕迹,结果是有,但是不是很明显,看来需要用酒精,肥皂等化学品处理了。

    一百米的距离,道衍直接从正殿跑到了辩机这里。

    道衍呼呼的喘着气说:“辩机啊,你这是做什么啊?一钱诊金?”

    辩机道:“这你就不懂了吧,想要钱,得放长线钓大鱼,穷人期盼一钱,但是有钱人,可能会捐一整个寺庙。”辩机说话的时候,正在观察周围,没注意道衍。

    等说完这话看向道衍的时候,发现道衍一副老鸨的面容和态度,下了辩机一跳。

    道衍没说话,也不用说话,他相信辩机。

    辩机说:“我先吃点东西,吃完了就让第一个病人来吧,对了,大夫能治的,就不要来找我了。”

    吃完饭后,辩机就开始坐诊了。

    一号病人就因为是大夫能治的,直接轮到二号。

    二号病人是一名官吏,一瘸一拐的进来了,然后做了一个佛礼然后,再找胡蹬,结果辩机指了一下,椅子,然后他才坐下。

    辩机本以为他是来看腿的,但是自己不能说,就问道:“施主,请说情况。”

    官吏说:“大师啊,我只有这边的耳朵能听到声音,这边听不到,好多年了,吃了不少药,大夫最后都说没辙了?”

    辩机无语,但是还是大声问了下:“那么您的腿是怎么回事?”

    官吏说:“我是户部的库管,工作的时候摔的,也有段时间了。”

    辩机站起身,过去看了下官吏的耳朵,光线有限,里面看不清,这个时期没有手电,蜡烛又容易烫到人,该怎么办呢?

    辩机透过窗户,看到外边阳光还是很足的,就让官吏搬着椅子到了外面,然后坐下,辩机让官吏的耳朵朝着阳光,在光线下,怎么感觉里面有个活物啊。

    辩机对着官吏的另一个耳朵说:“请稍等。”

    然后回到屋子里,这是一把小镊子,刚好小到可以伸进耳道里。

    这镊子是为了制作子弹用的。

    辩机说:“施主,我治病的时候可能会弄疼你的耳朵,你忍耐下。”

    官员点了点头。

    然后辩机开始了操作,其实有很多小虫子都容易进入人的耳道,甚至在里面做窝,所以人需要定期清理耳道,如果不能处理就需要去医院,而古代有很多人不会,就以为自己耳聋了。

    辩机,这似乎是一只卡在里面的苍蝇,但是怎么官员不会听到嗡嗡声呢?

    总算,揪着苍蝇腿,把一只正好堵在耳道内的苍蝇拉了出来,而且是死的,都风干了,但是因为耳道里也会有湿度,所以堵在那里了?没有腐烂,或许也是幸运。

    官员马上说:“听见了,我听见了。”

    辩机说:“元凶在这里。”

    官员看到一只苍蝇说:“对了,我想起来了,那年我喝醉了,就感觉什么东西撞了我耳朵。不过为什么其他大夫看不到呢?”

    辩机道:“他们可能是没想到,再就是光线不足,难以看到,还有就是医生大多年纪大,没有我这么眼尖,再就是有一些大夫只会把脉,不知道去查看耳道,哎~~”

    官员想了想也是。

    辩机也说了:“最后我帮你看看腿吧,如果能治好,就给我们准备开的医院捐一点善款吧。”

    官员奇怪道:“医院?”

    辩机拿出了一张羊皮宣传单给官员,这是吃饭的时候写的,只给有钱人看的。

    然后辩机就帮官员,看了下腿,看来稍微带了一些骨折,古代处理骨折,真的只有推拿了吗?不清楚,可能连推拿都没有。

    辩机让协助自己的沙弥去找竹片,还有木棍。

    辩机的力气不够大找来一名成年的和尚,试着给官员正骨,为了不让他大喊以及咬到舌头,就用毛巾堵住了他的嘴。

    在辩机的指导下,总算是复位了,三个人都是满头汗,竹片招来了,辩机开始打磨,防止割伤,然后夹住官员的伤腿,然后用绳子捆绑,这年头什么都缺啊。

    最后用木棍,让官员做拐杖,并知道他怎么用,甚至告诉官员至少需要一个月的康复,而且忌口。

    至于捐了多少钱,那就不是他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