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盛唐小国师 » 第四十八章 龙佛对峙(上)

第四十八章 龙佛对峙(上)

    长孙无忌刚说完,又有千牛卫的一名守门士兵包着一些纸就急忙进店下拜道:“长安令在恢复途中遇到几名小二在卖这个,长安令看到后,就买了几张,来给陛下定做。”

    对,这就是报纸,一钱一张,而且让长安城里的小孩子们去卖,卖了的钱全归小孩子自己所有,一趟下来也是几十钱呢。

    其实造纸的工艺已经不错了,问题是这个时代没有工具可以将树木碾成碎末,如今有了冶铁模具技术,利用多头公牛转动齿轮,可以让钢铁的碾磨机,碾碎树木,这样的碎木制造的纸自然好。

    而且成本也不高,除了人工,也没有可以需要的消费了,而至于木材,现在又不是后世,需要林场。

    而活字印刷的小印,还是用的木头,只是用了新调配的油墨,不散,而且干得快,而且是和雕版同时用的,就为了找这些师傅就花了不少钱和声望。

    还有银行纸钱的雕版,是请出了早已退隐的雕版大师,还是用老花镜和工艺放大镜才让他们出山,而且辩机也用一些隐秘的后世技术说服了他们。

    但是这些都是秘密进行的,防止世家知道,如果不是宋毅人缘好,父亲的好友有很多,诚心诚意,辩机也无法知道这些大师的存在,甚至辩机还邀请他们到技术学校任职做教授,每月的工钱比官员都多。

    其实也是,如果学生们多,没人都叫一笔钱,如果出去分红,建设学院,设施等等,辩机自己还是赚大头的。

    话说回报纸,王德拿了一张回去递给了李世民,其他官员也开始一人一张的那,当然肯定不够每人一份的。

    报纸很大,分成了左右中,三栏,中间是广告,左边有三个内容两大一小,主板面是:杨广的科举制度,写了关于这个制度的优劣,还有各种好处和问题。

    看得官员和李世民差点要撕了报纸,但是看到后面还是忍住了,那就是提到了如何改进,而且方法很好。

    第二个版面是说:近亲结婚的危害,然后就是调查报告,分为了近亲结婚和非近亲结婚,这个报告,确实是辩机利用大总持寺和集团的下属们一起调查的,结果非常明显。

    第三个版面是说:女性的最早生育年龄是至少十七岁或十八岁,并阐述了医学原因,而且版面的最后还带有广告,是避孕套的广告,“想避免爱人过早环孕吗?请用金枪避孕套,孩子太多不想生了吗?请用金枪避孕套,想增加……”一大堆,看的李世民都脸红了。

    现在是李世民和大臣们在朝堂上看报纸,好尴尬啊。

    另一面就是宣传数学的,还有一些科学知识,最后还是不忘批判孔老二。

    孔颖达是第一个撕报纸的,因为最后的批判他实在是受不了,毕竟自己就是孔夫子的后代啊。

    而且喊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我孔家与佛门素无恩怨,这辩机小儿居然如此诋毁我祖,我要与他拼了。”这些文章后面都是署名——辩机。

    房玄龄道:“孔教授稍安勿躁,你与他是否有恩怨放在其次,但是这报上的内容确实触目惊心啊。”

    李世民道:“前隋大兴土木,三征高丽征伐数百万劳役兵役,人口累死战死不计其数,如今正式大唐恢复元气人口的时候,而这调查结果甚是吓人啊,朕也会派人去再次调差,如果属实,那么必须禁止三代,不五代之内近亲结婚,还有女子十七岁前,不得婚配,不差那几年。“

    长孙无忌道:“臣刚才说到,防伪之术应当……”

    李世民打断道:“各位大臣,朕想同大家一起去见见辩机,如何啊?”

    很多人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长孙无忌虽然是被打断了,但是听到这话后也不说话了。

    还是孔颖达喊道:“陛下,此等险恶小儿应该杀之而后快。”

    大老程说话了:“我看就你想杀,其他人巴不得去给活佛跪下求保佑呢,陛下,俺早想去了,这小子每次都是在屋子里,俺见不着啊,正好这次去看看。”

    秦琼看老程说话了也站出来道:“臣也愿意同陛下一起前往。”

    李世民看了一下秦琼,突然发现秦琼的面色红润了很多,不在是那种有气无力,要死不活的样子就问道:“翼国公,朕发现你近来的起色好了很多,这伤势和身体如何了?”

    秦琼道:“多亏了这辩机和尚,臣身体好多了,现在都可以继续习武了。”

    叽叽喳喳,群臣又开始讨论了。

    如今,李靖是在军中,而且总是要置事,对朝堂的事不关心。

    而英国公李绩就是大唐战神,他出班道:“陛下,辩机和尚说,如果您去见他会有厚礼相赠,但是陛下一直没有去见过他。”

    李世民想过要去,但是迫于面子,就一直没去。

    之前自己是太子,没去,现在自己登基了不去,如果只是下令,估计对方如果抗旨,自己更没面子。

    对方已经被民众誉为活佛,他抗旨,自己虽然能杀他,但是百姓会怎么想怎么做?

    如果对方只是一个小老百姓,有些能耐,或者是商人,哪怕是李靖,李绩,这样的人自己都能收复,但是这个辩机八岁小儿自己只能是敬畏之,那天巡游的场景,李世民还历历在目,那种神迹可是自己能够驾驭的?

    李世民想来想去,面子是什么?算了,去就去吧。

    李世民道:“摆驾大总持寺。”

    众大臣道:“诺。”

    同时背后的洪公公就派人去调查近亲结婚的事了。

    辩机告诉过道衍,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想赚钱,入股公司有分红,一样赚的多,像高利贷,在就别干了。

    红拜贴的价格也降到了5钱,毕竟穷富差距很大。

    而且很多拜贴还排着队呢,已经没有什么收入了。

    但是银行的出现,让两种人恨到家了,第一就是其他寺院,寺院就是靠高利贷赚钱的;还有就是地主乡绅的高利贷,骗取农民的土地,儿女,家产的。

    银行的低利息借贷,让这两个势力坐立不安,但是产业是辩机活佛的,这都是便民,而且怎么竞争或者搞破坏呢?

    如今的大总持寺是长安的寺庙总瓢把子。

    道衍也算是所有寺庙主持里的扛把子,道衍也在辩机出家前,邀请了他们开会说过了此事,但是清酒红人面,钱帛动人心,本来开会的时候就有不少住持没去,而且会后还扬言别挡他们财路。

    如今就是大总持寺一意孤行与其他寺庙对着干了。

    寺庙还好,他们毕竟属于同门,但是乡绅地主家就彻底傻眼了,本来放出去的高利贷很多都因为这些人去了银行借贷,先把钱还了,至于银行的,他们的抵押物拿回来又给了银行,当然银行是派人去监督的,辩机早想到了。

    而且辩机的下一步就准备对乡绅地主动手,来一场大唐的斗地主。

    世家现在也是乱了阵脚,雪藏那么久的藏书在辩机的书籍面前都成了被读书人唾弃的存在了,而说起世家的底蕴,那都是几百年前了,现在?早就被他们自己践踏的找不到地缝了。

    其中寺庙的主持们还有方丈们开始在大总持寺的正殿里和道衍争执着,道衍就是闭眼念经。

    道衍早就和辩机一条心了,高利贷?这点收入现在对道衍来说就是洒洒水了。

    长安城的寺庙早就过百了,老百姓出门基本都是寺院和道观,但是道观的数量不过二十,明显势微。

    同时还有一些胡寺。

    现在这百十来号人都挤在了大总持寺,已经影响了香客的祭拜了。

    而辩机呢?还是在组装那台风力发电机。

    到了晚上还是睡觉去了,干了还没一半,早上起啦还得晨练,跑步,教学,然后才开始继续干活。

    终于有和尚来禀告道衍住持道:“住持,皇帝陛下协大臣们前来。”

    道衍睁开了眼睛,其他寺庙的住持开始慌了,然后有的人就逃离了大总持寺。

    而这名住持还扬言,辩机不关银行就不走了,就赖在大总持寺了,现在他比谁都跑得快。

    呼啦超,这些住持就都跑了,不过有一些方丈没走,他们也不想回去了,还不如在大总持寺干活呢。

    李世民的銮驾刚出朱雀门,就有很多人知道了,身后跟着大臣们。

    这是朱雀大街,往明德门方向,然后在延祚坊右拐直行到城墙就是了。

    要说辩机是怎么知道货币防伪的呢?张伟的姥姥有二十枚袁大头的银币传给了子女,包括张伟的母亲,后来张伟就对这些货币产生了兴趣,结果发现并没有想象的值钱,而且正好家里也出现了错版粉头,就在网络上找过相关的资料,从此大开眼界。

    还是要说,网络是个好的事物。

    李世民也在享受着出巡时,百姓们下拜的场景,可是自己还是得坐马车,而且也没有雷公电母在左右护驾。

    御驾到了大总持寺,就看到了正在建设的医院,而医院门口的土里似乎是两尊观音菩萨的头像,但是什么没有身体呢?

    李世民下了銮驾,协众大臣走上了大总持寺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