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盛唐小国师 » 第六十八章 施舍饺子

第六十八章 施舍饺子

    1月28日,公元627年,贞观元年,大年初二凌晨。

    辩机又被叫醒了,前一天一直被美女们缠着到了快宵禁才结束,今天一大早又叫,昨天晚上还写了一晚上的书。

    哎~~看来不能躺平了。

    今天是庙会的正式开始,除了大年初一的安排,今天还要施舍饭食,说白了是请客而已,以前都是舍粥,如今有钱了不舍一些其他的?

    辩机因为昨天和那些女孩们的互动,决定长大后有机会就还俗,有权有势,也取上几名妾氏。

    或者试试看,能不能修改佛门的清规戒律,让自己以和尚的身份娶妻生子。

    其实前世的张伟研究过佛学,佛学是一门相对很有研究价值的哲学,特别是适合当是的古印度时期,所以那个时候才会由释迦摩尼这个人,想到了如何让古印度的人民在苦难的生存中获得心理安慰,从而活着幸福。

    但是这种哲学思想,往东汉传的时候,才真正有了清规戒律,形成了佛教,所以后世在佛教的成教上是有争议的,但是大多数学者还是说起源自印度,而张伟就是少部分的学者,认为佛学起源印度,但是佛教起源东汉。

    而且佛教最初也没有那么多清规戒律,时候来一点一点从不同的帝王法令中来的。

    辩机想,这禁止和尚结婚的戒律是哪位皇帝定的来着?

    辩机就去问了道衍道:“住持,我问你一下,这出家人不能娶妻是哪位帝王定的?”

    道衍惊道:“谁告诉你出家人不能娶妻的?”

    辩机也惊了道:“不是很多人都说出家人不能娶妻吗?”

    道衍道:“没这回事,出家人也是可以娶妻的,只是不能纳妾,我那两个是外面的相好而已。”后面这两句是小声说的。

    辩机挠了挠脑袋,有些差异,道衍道:“其实出家人娶不娶妻还是看自己,如果你想修身养性就不娶,如果你想娶自然可以取。”

    辩机突然想到玄奘就问道:“前几月,玄奘大师结婚了,但是没有还俗,我还奇怪呢,以为是需要什么条件,现在想起来,好像确实啊。”

    道衍还问:“你这个出家人不能娶妻的说法到底是谁告诉你的?”

    辩机道:“我不是失忆了吗?就是脑子里有这个印象。”辩机把道衍打发走了。

    然后就在想,唐代的和尚可以娶妻但是不能纳妾,难道这里是平行宇宙还是就是虚拟世界?

    其实历史上,宋朝赵匡胤制定和尚不能娶老婆,宋太祖认为和尚娶老婆有亵渎神灵的意思。

    到了元代时,北方和尚不能娶老婆,南方和尚可以娶老婆。比如元朝江南释教都总统,掌管江南佛教事务的杨琏真伽就娶了老婆。

    在明朝却法律明确规定和尚不许娶老婆,原来是朱元璋曾经当过和尚的原因,并且老朱在出家时受够了和尚们的窝囊气,所以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明令禁止和尚娶老婆,意思是“你们安心修行吧,别想享受人伦之乐。”

    而且在唐代道士也是可以娶妻的,还能纳妾……不公平啊,而且道士和道姑结婚是常事。

    辩机又去和道丘师父打听,发现居然和尚和尼姑结婚也是可以的,而且师父说,道衍住持的正妻就是一名尼姑,但是具体是哪个庵就不清楚了。

    而且唐代还是保存有男女都有的寺庙的,只是不在长安。

    而且庵开始也不是给尼姑的,而就是给和尚的,是南北朝的时候有了尼姑,才逐渐开始把庵给了尼姑用来修行。

    辩机听完之后才打开眼界,而自己终于知道自己可以娶妻之后,眼泪也下来了。

    唐代和尚不能纳妾的原因是因为逾制,在唐代纳妾的数量和身份地位有关。

    道丘告诉辩机,亲王纳妾的合法数目是十二个,亲王是一品,可以有两个孺人,外加十个小妾,郡王及一品大员是十个,二品官员,可以有八个小妾,三品官员和国公,可以有六个小妾,四品官员到五品官员就只有四个了。五品官员,可以有三个小妾。

    没有官爵的普通人,要想纳妾就比较麻烦了。普通人纳妾,必须是正妻生不出儿子,还必须到了一定的岁数才能纳妾。如果正妻有儿子,对普通人纳妾,就有一票否决权。只要是正妻不答应,普通人就别想纳妾。

    所以那些商人能纳的妾只有一个,而很多小说杂记里说某某人纳了多少个小妾是胡说的,逾制可是重罪。

    就连侍婢也是有数量的。

    自然和尚不能纳妾是因为这点,道士能纳妾也不是因为他们比和尚高,而是很多道士都被封官了,比如李淳风,袁天罡这样的。

    就小道消息称,他们虽然没娶妻,但是相好的也不少,还都是道姑……

    辩机的三观都炸了,发现大唐真的是好时代啊。

    知道这些的辩机在寺里散步,路过饭堂的时候就进去了,过年了,还没吃上一顿饺子,就和五名厨僧道:“师兄们,今天可以包饺子吗?”

    因为大家起得早,他们在淘米,准备舍粥。

    听到辩机来了,还想吃饺子就道:“当然可以,这东西都还没准备,一会儿给活佛包饺子吃。”

    辩机突然一想道:“你们在准备一些面,我去我的庄子上运些大菘菜过来,今天施舍一些菘菜饺子出去。”

    五个和尚面面相觑,但是只能照办。

    辩机派和尚去了自己集团的菜园,这里可是种了无数的大菘菜,也就是后世的大白菜。

    辩机在医院里见过有消渴症,也就是糖尿病患者,这种病后世也治不了,但是可以改善饮食,其中梨和大白菜就是。

    但是辩机没有发现市场上有大白菜就四处打听,后来发现似乎只南方有一种叫大菘菜的植物很像,只是关中和北方没有种植的。

    辩机就派人去南方找,果然南方还真有不少人种的,只是认为北方或者关中不适合就没有传过去。

    最后在10月末的时候总算是在大棚里种上了。

    这也算是第一批大白菜了。

    为了做得更多,辩机就多派了几名和尚去和面,如今辩机可是方丈了,彻底有权力指挥了。

    今天寺门打开的时间稍微晚了一点,大约是凌晨五点半吧,看天色还暗着呢。

    可是刚打开门,呼啦超,一大群百姓像洪水猛兽,或者是群尸过境一样,冲了进来,了解情况的和尚,直接侧过身躲在了寺门后门,那些卖香烛的和尚瞬间被洪水吞没,看不见了。

    不过还是有规矩的,到了正殿门口,百姓们就不敢踏进了,就好像僵尸遇到了法咒一样。

    他们在正殿就开始点香祭拜,然后一人又一人的去把香烛插进香鼎里。

    辩机还是一如既往的开始冥想,要怎么说,张伟生前的身体,如果用垃圾,废物来形容,如今的辩机身体,可以用超人来形容了。

    不但身体好,头脑和身体的契合度也高,平衡,速度,肌肉简直不要太嚣张。

    历史上如果这位辩机不和高阳公主偷情,一定是比玄奘还要被人们敬仰的僧人。

    利用辩机的身体和头脑,可以用开了写轮眼来形容,甚至有时候感觉到周围的情景慢了很多,让自己的感受更加的敏锐,眨眼之间一片雪花就被辩机两指夹住,然后迅速收回身前,周围的香客和房掌门,都无法察觉。

    这辩机的身体可以说练武是奇才,看书也过目不忘,思维敏捷。

    加上张伟的记忆,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但是张伟想不通的是,这样一个孩子,到底为什么选在六岁就来到寺院,还要求剃度,如果不是太小不能出家,估计早已皈依佛门了,按照道丘的说法,只要辩机道了十五岁就可以正式皈依佛门。

    如今他算是提早实现了,还提早成为了方丈。

    大总持寺外,运送白菜的几辆车差点被堵得进步来了,但是唐代的百姓知道阶梯和车行道的区别,因为阶梯中间就是车行道,都给让开了。

    运白菜的车进入了寺院,进入了饭堂。

    有小沙弥来到正殿在编辑耳边道:“方丈,白菜来了。”

    辩机点了点头,站起身就从侧门走出了正殿。

    辩机开始指挥和尚们切白菜,用油和盐活饺子馅,有的人擀皮,有的人用压皮,虽然说擀皮好吃,但是有很多人吃不出来擀皮和压皮的区别,而且要包很多,所以速度第一。

    舍粥是按照一天两顿饭来分配的,在寺门阶梯下面,也是医院门口支摊子,朝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舍粥了,还外带大白菜馅的饺子,这是人们第一次吃带盐和油的饺子,虽然不多,一人只有两个,还有一碗粥。

    但是人们都是很开心的。

    辩机就喜欢看着人们开心的样子,这样自己也开心,开心的情绪也是会传染的。

    现在大街上已经没有了乞丐,来拿施舍的都是百姓,还有孩子,特别是有一些人就是奔着饺子来的,希望多吃点,但是规矩就是规矩,一个人两个。

    下午餔食的时候就是一人三个了,这时候,辩机也是在吃荤馅饺子,带肉的,辩机很恨梁武帝,你没事限制和尚荤腥做什么啊?

    韭菜猪肉馅的,可惜没有虾仁。

    这是自己的小灶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