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盛唐小国师 » 第一百一十七章 眼镜

第一百一十七章 眼镜

    前世的张伟在初中二年级之前,眼睛是很好的,最佳状态可以看到测试视力表的最下面的小字;一百多米外的人脸。

    可是自从初中学习压力增大之后,又因为座位的不断调整,最终也近视了。

    如今辩机这服身体带来的优势之一就是视力非常好,所以每天辩机也在作眼保健操,可不能让眼睛近视了。

    辩机无法分辨出,崔巍巍的眼睛是多少度的近视,肯定是高度的,所以需要配眼镜。

    之前辩机给老工匠们制作了老花镜,还有放大镜,工作用放大镜台等。

    但是近视镜还没想过,正好趁这个机会用来做生意。

    辩机道:“令千金的眼睛以现在的条件,治疗是做不到的,但是可以用物品辅助。”

    崔铭幹道:“物品辅助?不能治疗吗?”

    辩机摇了摇头道:“她年纪太小,如果强行治疗危险性更大,而且药物的制作没有几十年,做不出来啊,限制只能用琉璃来用作辅助用。”

    崔铭幹叹道:“能辅助也好,可是这怎么辅助啊?”

    辩机道:“嗯,明天,带令千金到珠宝店去,到时候就知道了。”

    辩机突然想起来自己做的眼保健操就道:“还有,我这里有一套按摩的方法,虽然不能治疗,但是可以防止眼疾严重下去,这个方法最好是自己学,等明天在教她。”

    崔铭幹一直是站着,没有坐在舒适的沙发上,不知道什么原因,等辩机说完,就对辩机鞠躬行礼,不过崔铭幹的内心想法是:哎~看来真不是原先的那张家孩子了,连我这岳父都认不得了,他五岁和六岁时,我送他那翡翠珠的时候,他可是还开心的要抱抱呢。

    崔巍巍一直带着幂篱,从来没有拿下来过,她的想法是想两人相认了就摘下来,但是辩机始终没认。

    但是崔巍巍只能是辩机的妻子了,不光是因为指腹为婚,还有肌肤之亲,甚至是……

    这个也是张伟后世研究发现的一种社会性问题,就是孩子在7岁之前,如果父母或者不看好,容易出现性懵懂,也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几率涉及到孩子下面的问题。

    如果孩子不懂,又没有性教育,就会因为手指头而破身了……

    所以父母为什么被成为监护人,就是要对孩子的行为负责任啊!

    前世和现世,都犯过同样的错误,也真是醉了。

    崔铭幹本来还想让崔巍巍和辩机叙叙旧,可是这完全就是把天给聊死了啊,崔铭幹最后道:“活佛,巍巍毕竟是你的未婚妻,等你们到了年纪,还是得完婚,还望不要辜负巍巍。”

    说完就带着崔巍巍和女婢下了楼。

    辩机可不想错过,心里其实是乐开花了,终于脱单了!只是问题也出现了,崔家,必须要撇开关系啊,不然,李世民对自己还是很忌惮的,重要的事情多说几次。

    崔家人来得快,那么张家人呢?估计因为这辩机父亲昏迷的原因,来不了那么快吧。

    辩机躺了一会儿又在思考宇宙天地,然后等了大改半柱香的时间,就出门去了朱家的珠宝行,因为工匠都在那里,而且那里也有不少的玻璃,可以用来打造近视镜和老花镜,也正好可以开一家眼镜店。

    不过度数怎么算呢?得了,只能利用光学原理一点一点的试了,反正价格定得高一些,一些成本都有了,近视镜两贯钱,老花镜三百钱,拒收绢帛。

    或许辩机的企业、店铺里有人收绢帛,可是如今有纸笔了绢帛都被送入了银行,换取了相对应的纸币,虽然现在还是叫代金券,但是李世民已经决定,纸币在大唐流行开以后,不出问题,就改名,具体叫什么暂时没定。

    后世,张伟的第一副眼镜是1997年的时候配的,花了一百多元,一片一百度和一片150度的,还好没附带散光,后来辩机看书太累的想再配一副,结果需要三百二十元,虽然度数低,但是需要附带散光,而且都是定制。

    结果张伟在网上花了四元钱,买了一副150度的,不过有一只眼睛不舒服,不好还好了,就是去电影院用。

    而看书类,买的是放大镜……

    如今,也是,近视镜需要模板,一点点测试,辩机回忆起后世测量视力的方式,包括距离,上下左右E的大小,方向。

    还有最小的下面一行字,利用每一种大小,来标识度数,然后根据这个度数匹配镜片,然后选择最适合的度数,定制,所以价格不便宜。

    不过按照现在和后世的价格对比,两贯钱差不多是两千元?三百钱就是三百元?可能未必要这么算。

    不过价格确实够高的。

    如今,辩机的企业员工们的收入,最高的才5贯钱每个月,最低的也是二十钱每个月。

    差距就是这么大,主要是工种不同,这最低的也是一名老奶奶,主要是帮忙的,给二十钱也是她自己要求的。

    为什么这时期,一钱能买至少一筐十个鸡蛋呢?

    第一是因为鸡下蛋本来就很快,养好了哪一家不是有几个鸡蛋呢?再就是如今的烹饪手法,让鸡蛋的吃法很少,很多人不愿意吃鸡蛋,大户人家反而和后世不同的认识,认为鸡蛋属于贱食,认为是从鸡的菊花里出来的脏。

    朱家兄弟见到辩机来了,不是行礼,而是直接给跪下了,还大喊着:“参见国师。”

    如今朱家如日中天,全靠了辩机,如今辩机还成为了国师,更是被朱家人奉为神明。

    辩机道:“无需大礼,请起,我今天来是有要事,本尊要在你们珠宝行这里,开设眼镜店,就是给和孙师傅等老匠人,还有眼睛看不清的人制作可以看清事物那个东西。”说着指了指姓孙的一名老工匠鼻梁上的眼镜。

    朱家四兄弟都在忙,四人怎么分工,辩机不限管,包括看管、清点货物。

    掌柜、监督工匠、训练新员工,都是工作。

    而且他们之前就想问辩机,这老花镜什么时候开始卖,结果辩机一直在忙,如今正当时。

    辩机交给了工匠制作近视镜的原理,然后开始试着打磨,这估计要消耗不少玻璃,反正现在玻璃制品薄利多销。

    因为眼睛是定制,关键问题还在眼镜框,和眼睛放脱落的设计上,而且还要不摸耳朵,可能还需要发卡或者发簪式眼镜。

    还有男士的那种单眼眼睛,博士镜,可能还需要铜边框,树脂边框,木制边框等材料。

    形状就需要很多,毕竟人靠衣装,眼镜也需要显示女性的美和男性的书生气。

    珠宝行里的玻璃是什么样的都有,包括可以切割的玻璃窗,玻璃板,玻璃球等等。

    测试视力用的视力表,作起来很快,木匠制作框,切割两块玻璃,然后用纸画好“山”,而且方向不同,不过后面得架起三个蜡烛台,毕竟需要光照。

    所以是两块玻璃架着视力纸,再用木框固定。

    正好用珠宝行里的工匠们和服务员来测试,发现近视的还不少,只是读数不高,不用配眼镜,近视度数高的估计也做不了这行业。

    店的牌子已经去定做了,这个不能和人家专门制作牌匾的店铺抢行,毕竟辩机不是所有行业都买,比如这棺材铺,辩机就不打算干,还有这画舫也不能做,还有这牌匾行,字画行,毕竟术业有专攻吗。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合适的测试对象,就算拉远距离,可是能拉多远?

    店铺就这么大,就算最远,也不过十米。

    不过正好打广告,就在下午,找人在街上大喊:“明月眼镜店开张,免费测试视力,老年人眼睛花的可以来,看不清东西的可以来,保证大家可以看清这花花世界,来看看啊!”

    果然有人来问了,不过对于书生,视力差的当然愿意花两贯钱,毕竟他们不差钱,但是穷书生也有,他们只能想办法去银行贷款或者是找朋友借了。

    珠宝行门口拉起了排队用的线,真有不少人来测试视力了,毕竟,当人们问大喊的伙计的时候,伙计都会按照辩机的吩咐,详细的给人们解释。

    视力这是人们第一次听到的一个词,也第一次知道近视眼,老花眼等知识,而有很多人找大夫或者是会医术的道士、和尚、方士等治疗后,并没有太大改变。

    这时期的医疗主要能用的除了汤药,就是针灸了,再就是偶尔有高手会用推拿,不过效果都微乎其微。

    而这时候辩机直接用了眼镜来解决,虽然不是治疗,但是起码可以让这些人看清楚大千世界。

    不过,有人问要买的时候,伙计就说需要定制,得排队,匠人数量有限,等等推脱的话,但是说明了,今天是开整,给测试视力,明天才能正式接订单。

    辩机只是利用这些人收集数据而已,看看,磨出来的镜片是否合适,已经磨好的镜片还没办法标准化。

    一切都得重新标准,这点也让辩机感到头疼,棘手,无奈,只能耐心的让伙计一个一个的试,工匠一片一片的打磨。

    不过崔巍巍还是定制眼镜的第一位顾客,这点辩机可是要给她制作一份大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