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篡汉 » 第二十九章 急眼

第二十九章 急眼

    看着收刀的董杨,本以为必死无疑的张易,惊愣片刻后,有些惊疑不定的向董杨问道,“你要将我送到河间国受审?!”

    董杨嗤笑一声,“既已收刀,何必再杀你,你的人头,在我这里不值钱!”

    张易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之色,又有几分羞愧之色,一时间站在那里,不知做何举动,反倒是他怀中的妇人,率先拉着张易跪下,“多谢董司马不杀之恩!”

    毕竟带着数千贼寇首领,又跟豪右大户们打过交道,张易知道,他不是什么名士,杀他要顾忌名声什么的,董杨不杀他,肯定是有用他的地方。

    “蒙司马不杀之恩,张易必舍身相报!”现在张易,除过身上这副身体,也再没有什么能为董杨所用的了。

    “今日留你之命,是你未杀戮百姓,也算庇护投靠雷公山的百姓一时,又有你夫人所求,所以不取你性命!”

    董杨向着张易说道,“今后,你就在这雷公山,我许你百名人马,替董太后守这座山上的铁矿!”

    “谢司马!”张易听到这话,顿时明白,董杨为什么不杀他的缘故,是看上了山上的那些铁矿石。

    “司马……”

    朱灵来到董杨身边,低声说道,“如果不杀他,或者将他交给河间国相府那边,否则国相那边不好交代。”

    张易这等巨寇,是被记在缉捕榜单上的,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如果剿灭了雷公山得贼寇,却没交出张易来,那河间国相良就,铁定会不满。

    看到低声向董杨言语的朱灵,张易夫妇又不由心头一紧,但这时候,他们性命都在董杨手上,根本不由他们决定。

    “交代?!”

    董杨摇了摇头,“良就要什么交代,真要交代,让他去跟攻下这雷公山得兵马去要个交代就是了!”

    有董太后这块虎皮在,董杨就不担心什么良就之类的,甚至于冀州牧那边,董杨也不需要太担忧。

    董杨不杀良就,除过要让他守着这座铁矿山,也是给河间、常山几郡的那些士族、豪右们一个警告,他们要是敢向董家伸手,那隔天董杨就能拿出他们勾结贼寇的证据,直接带兵将他们为给剿灭了!

    “雷公山,一年可产多少铁器?”董杨向张易问道。

    知道性命是保下来了,张易松了口气,恢复了镇定,“山中缺少木材跟湮石,铁匠也不济,现在每年可产刀三百柄,戟矛五百,但易折断,跟官营铁器铺出产的铁器无法相比。

    另外还可打造农器等,其余的铁石,基本上都卖给了那些豪右。”

    湮石也就是煤炭,早在汉景帝以前,就开始被用于炼铁了,那时晃错上书“言兵事疏”,告诉景帝要打败每年都来汉朝打秋风的匈奴,除过要学习匈奴的骑兵经验外,还要有匈奴所没有的坚甲利刃才行。

    战争是兵甲的助燃剂,汉匈百年战争,让大汉帝国的军事水平跟技术突飞猛进,冶铁技术更是不断提高,出现了炒钢,也有百炼钢制成的刀剑等。

    对于张易所言,董杨并不奇怪,这山上没有多少煤炭、木材,更没有多少工匠,一年也炼不出多少铁,至于最好的铁匠,依旧是在大汉帝国的官营铁器铺中,为帝国打造兵器。

    董杨沉吟了片刻,看向张易,“以后雷公山,由你来署理,可招募山下乡寨之人挖取石矿,我会寻求铁匠,为董太后炼制铁器!

    所有在此山劳作挖矿、炼制铁器之人,都要按时发放钱财粮帛,不得贪墨!”

    听到董杨,要给挖矿的人发放钱粮,张易都不由多看了董杨几眼,那些士族豪右们,对于家中佃户,是当做奴仆对待的,豪右们家中的石矿,都是让佃户为他们的挖的,至于钱财,那是一分都不会给的,甚至饭都要佃户自己带。

    “张易领命!”

    “只是……”

    张易犹豫着说道,“只凭百人,恐怕守不住这雷公山,张易身死事小,怕丢了石矿,让郎君受损!”

    毕竟读过诗书,张易很快摆正了自己的身份,他知道,从今以后,他都需要依附董家而活,离开董家,以他的身份,是必死无疑。

    “谁敢劫掠这里?!”

    听到董杨这话,张易这才反应过来,他刚才是以贼寇的身份来想了,眼下雷公山已经没有了贼寇,这座铁矿山属于董太后了,谁敢劫掠这里,那就等同于劫掠皇家,等于是谋反了。

    一般小贼寇不敢干这样的事,而那些豪右大族,干这些事,得掂量一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董杨给张易这从贼寇中挑选出来收编的一百多贼寇做护卫,基本上是用来维持矿山秩序,处理一些杂事等。

    大部分雷公山得贼寇和他们的家眷,都被迁徙到董家的田庄之中,而雷公山库房中,价值近二十几万钱的财货,则被董杨的亲卫给搬走。

    这些钱财,一部分会当做奖赏,赏赐给董杨手下得军候、曲长、屯长还有士卒,另外一部分,会给予剿灭贼寇以来的战死之人家眷,作为抚恤之钱,这次剿灭贼寇,战死之人并不多,总共不到七八十人,但伤亡却也在所难免。

    就算有雷公山得这些财货,却还远远不够董杨需要给士卒,发放下去的赏钱,出征之前,董杨可是做出承诺,斩一名贼寇,赏钱两千,诛贼首者,得钱两万!

    光发给一千两百多士卒得赏钱,还有给战死者的抚恤之钱,以及后续照顾那些战死者家眷老小得花费,最少都需要花费两百万钱以上!

    这还仅仅是给士卒发放的赏钱,马匹、器械、药草的损耗,也需要花钱,随军出征的民夫、医师等也需要发放钱财遣散回去。

    大头还有跟随董杨的朱灵、孙礼、李成、王成林以及军中的曲长、屯长等,董杨更是要发放大笔的赏钱帛布才行,这些人是董杨真正亲信可用之人,也是需要让他们为董杨冲锋陷阵,指望人卖命,不把钱给够了怎么行?!

    这次剿灭贼寇,董杨花费恐怕要超过四五百万钱,不过这实际上并不算太多,灵帝时期,在大汉要当一个县令,哪怕是举孝廉了,那也得向灵帝交钱,还有雒阳尚书台上上下下打点四百万钱才能上任,一个太守明码标价两千万钱!

    但董杨这次花费,还仅仅只是一千多兵马,只是打一些贼寇,真正打仗之时,甚至去塞外打鲜卑、乌桓等外寇时,那才叫花钱如流水,一场大战,将十几个郡上百个县的钱粮一把掏空都是常态!

    这也是乱世之中,一些军阀为何纵容劫掠百姓甚至屠城了,因为要保持士气,要给手下喂饱了,至于盗墓也不奇怪,实在是没钱,买不起粮草兵器,养不起手上的兵马了,手下得兵马如果没钱赚,还吃不饱饭,可能一时不会跑,但时间长了,铁定跑的一干二净,这不是人性,无关忠义,就是肚子得吃饭才行。

    在董杨这边,传出将雷公山贼寇剿灭后,河间国剩下的小贼寇,不是下山投降就是立刻流窜到了其它郡县,不敢再停留河间国。

    而当董杨带兵马返回乐成时,雒阳城则是一片混乱,如果站在雒阳高处,就能看到雒阳城北的孟津渡口,此刻是火光冲天,整个雒阳为之震动!

    这把火传闻是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黑山军烧的,但消息灵通之辈,都知道这把火,是大将军何进召集的武猛都尉丁原,命手下吕布、张辽兵马假扮黑山军一把火烧了孟津,以震慑宦官跟雒阳之人,或者说,丁原也没怎么掩饰,这帮黑山军晚上放火,白天就大摇大摆的回到了丁原军营中。

    这一把火,更多是震慑,也是向宦官砍出得第一刀,告诉宦官,想从孟津逃跑,已经是不可能了!

    在丁原率兵屯守雒阳城北之时,东郡太守桥瑁屯兵成皋,又堵住了宦官一条后路,董卓、王匡等何进召集的另外几路边军,也都拼命往雒阳赶,这些边军此刻,如今只是想辅佐大将军何进铲除宦官阉党罢了,董卓喊出的口号,也只是“逮捕张让等阉党,以除奸邪”,向大将军何进,还有曾经举荐他的恩主袁家示好。

    不过此刻雒阳城内,最先急眼的,却不是宦官们,而是何家兄妹中的何苗跟何太后,何进之前召边军入京铲除宦官,可压根没通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