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刀隐孤剑鸣 » 第四章 七小首聚隐仙居

第四章 七小首聚隐仙居

    书接前文,一行七人来到柳南阳的“隐仙居”。

    进到屋中,古林清大喇喇的坐在石床上,青城派俩个道士也是眼光不差,见屋里只有四个石凳,不等柳南阳谦让,识相的很,便一齐盘膝坐在石床上。

    柳南阳见了,微微一笑,也不多言语,和余下三人围坐在石桌边。

    萧遥子显然是被柳南阳方才的话勾起了兴趣,无欲无求的脸上罕见露出了一丝焦急,不等两个和尚落座,便先开了口。“来前,掌教师叔便对我说起了一些,不过说的也是不甚明白,听得我满头雾水,只知道函谷之西有仙山现世。”

    众人眼光顿时全被吸引到柳南阳身上。

    古林清听了更是出奇,看来师傅说的不假,传说中的仙山多半被找到了。

    古林清不喜读书,大字都识不得几个,又怎么看得懂那些神仙志异的书籍,知道的为数不多的传说还是从养了几万匹马的蒙古小子乎图勒口中听来的,起初听来还颇有意思,但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个黄金家族、白甲月仙什么的,也就听腻了,还不如刀谱看得亲切。

    此时听了仙山现世还以为被人寻到了一座非凡大山罢了。

    柳南阳见众人望来,清了清嗓子,便要开口解释。

    还不等柳南阳说话,空因抢先说道。“兹事体大,诸位师弟切记不能与外人多言。”

    “师兄,来前方丈、师傅都训斥过好几遍了,我哪还敢再说啊。”空果当是说他,一摊手忙不迭的解释。

    空因没好气的撇了他一言,双手合十轻声说了句阿弥陀佛,空果赶紧闭上嘴巴不再言语。

    古林清尚不知两个和尚的关系,觉得很是有趣,同时又突然想起师傅的叮嘱,对着两个不知深浅的少林僧人,也不敢轻浮作态惹人不快,顿时只是咧嘴欲笑,却没有声响。

    坐在石桌旁的四人自是没有注意古林清这边,但同坐在石床上的两个青城道官可看了个清清楚楚,两人互望一眼,年纪稍长的薛逢春略一思忖,轻轻一拍古林清,缓声说道。“这位刀剑阁的小师弟,切勿不把这当一回事啊。”

    薛逢春好意提醒,又不想惊扰其余几位别派高徒,所以说话极轻,谁知这古林清只顾着傻乐,不曾在意周边,一碰之下,下意识的啊了一声,连紧盯着柳南阳的萧遥子也不由看了过来。

    薛逢春不禁尴尬万分,他青城派虽然也同列九大门派,但实力与武当相比自是远远不如,深受朝廷和龙虎道教的打压,去年掌门都封了山门,不再收徒纳新,以求安稳,薛逢春和邱铭身为核心弟子,自然对恶劣境地深有感触,出门在外皆是轻缓忍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眼下最怕的就是深受皇恩的少林派人士,万一有意无意招惹了他们,又向钦天监告上一状,日头肯定更为难过。

    看着桌边四人齐齐望来,一滴汗水竟悄然滑下。

    空因和尚,修的便是少林寺里最精深的证道心法,内功深厚至极,薛逢春的话听了个清清楚楚,但却是不知薛逢春心中所想。

    “古师弟,不知尊师是怎么告知的,可否说与小僧听听。”空因半垂着眼帘,也不看古林清。

    古林清见了众人反应,知道再不知分寸定然引人不快,忙站起身来躬身道歉。

    空果被师兄接连训斥,不敢出声,却在空因身后冲着古林清练练摆手,示意没事。

    柳南阳见气氛怪异,忙打圆场。“空因大师,古师弟塞外长大,率性而为,切勿怪罪啊。”

    萧遥子也出声附和,“空因啊,一件小事而已,何必生气啊。”

    众人皆以为刚刚出口告诫,古林清便古怪作态,空因因此生气,纷纷出口劝解,空果一旁看着嘴一撇,也不摆手,摇摇脑袋不再动作。

    空因和尚也不着急,吟着佛号缓缓起身。“阿弥陀佛,诸位师弟,请勿多想。”

    睁大双眼,看了一圈众人,面色古井无波。“诸位师弟皆为各派精英弟子,其实不多几日也会知晓,小僧现在说了也无妨。”

    众人听了方知误会了空因意思,又想听他要说些什么,转而又全部盯着空因起来。

    “三个月以前,雪区密宗的海云大士上师造访少林,直言要见掌教方丈,呵呵,诸位也知道如今我少林寺中不少人,哼,都是朝廷布进来的鹰犬,雪区又多生乱事,这些异心徒有意刁难,僵持不一会,海云上师竟瘫倒在了地上,晕了过去,小僧当是正刚讼完经,从大雄宝殿出来,听到天王殿中吵闹,便赶了过去。”

    青城二道听空因一口一个异心徒,不禁张大了嘴,互望一眼。

    这点动作自然被空因看见,空因却不见怪,只微微一笑,接着解释道。

    “如今大夏新帝继位,一心做位旷世明君,而江湖门派林立,又多具武功秘术,皇帝自然不放心,但皇帝有心打压,我等又能如何,只不过服软示忠罢了。而此次事情与皆事不同,只通知了九大门派,苗疆五仙教与百花门,雪区密宗,蒙古金刚宗,刀剑阁和蛮族混元教,且每派只派几人前来,一来人少不易被人所知,二来也有集百家之长的意思。”

    萧遥子是武当弟子,自然知道这些,见空因还要解释,忙出言打断。“咱们此次来人皆是各派中最重要的成员,绝不会有朝廷走狗,空因大师可是少林住持亲传弟子,诸位完全不必互相提防。”

    空因知道这武当好友的性子,笑一笑浑不在乎。“小僧就接着说了,寺里素来安静,我听闻喧哗,便过去一瞧,看见这密宗模样的人躺在地上,交过旁边的小沙弥一问,知道了情形,便借口与此人相识,把他带去见方丈,这些异心徒见我担保,也不好说什么,只能作罢。我担心惊动他人,便直接将他带到了自己房中,又去悄悄寻来了方丈,等方丈来了,才给这密宗上师疗伤,褪去他的衣袍才发现,此人背上已有一掌印深陷一截指深,幸好密宗擅长修体才留下一条命,方丈疗治半晌,竟也未见过这掌法,只得又悄悄请来药王院、藏经阁和达摩院三院首座,三位首座也不知所以,最后,也只得灌注内力,尝试助其自愈。结果这一治就是半个月,最后还是药王院首座用了两株天仙藤才生生补活了海云上师。”

    古林清长在塞外哪知道天仙藤是什么东西,其他人可不然,少林寺天仙藤,观音膏,一内一外,只要还有一口气便能把人救回来,一根不够,还要两株,众人自然知晓西域高僧受伤之重了。

    “海云上师一醒来,就又要寻找方丈,方丈挥退了众人,只留下小僧,海云上师便将事情经过告知了我师徒二人。我才知道,海云上师也是师从少林,后来为了弘扬佛法,自行去了雪区,再之后便常驻密宗。而此次上师出了函谷关,去往西边十万大山中苦修,因之前也曾去过,便循着旧路一直行去,想要验证新修道法,行了数月,却意外发现已大变模样,初始只道是岁月易老,风光易变,后来却越走越心惊,山中时不时刮起无根之风,飞鸟野兽也都失了踪影,反倒树木像是新长了几百年,一颗颗巨树拔地而起,高近百丈。上师本着修道之人,无欲无惧的心思,再往前走,又几日,忽碰到一面树墙,仔细观下,竟是一棵实实在在的通天巨树,极目遥望,隐约有飞禽鸟兽饶树而飞,再上,似乎还有龙吟之声。海云上师曾是少林高徒,看过不少藏经阁中的典籍,再加上几十年遍访边陲险地的见识,推断这便是传说中的建木。”

    “建木重生?”萧遥子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大喊出口。片刻感觉到了不妥,便出言解释。“我也是从长辈口中得知,传说建木立于昆仑山中,为人仙两界桥梁,古时三皇五帝便通过建木来往人世,后来不知为何截断了建木,仙踪全无。”

    古林清可知道武当道教历史悠远,山还供着真武大帝,先前只道是古人胡言乱语,如今传说中的建木都出现了,口口相传的道教名山还能是假的,在场众人就数萧遥子反应大,知道的肯定更多,却遮遮掩掩说些小孩子都听说过的事情。

    萧遥子可不知道古林清心中所想,缓缓坐下,怔怔不知所想,哪还有平时一副不食五谷杂粮的神仙样子。

    空因和尚城府极深,全当没看见萧遥子的神情,接着说道。“古云地上有四树,东海扶桑,日之所出,南海若木,日之所落,极北有大椿,八千年为春,八千年为秋,树下还有强良神宫,内有长生泉。建木则生于中都,上达苍穹,下绝幽冥。海云上师传道西北,看遍了人间疾苦,哪还信什么鬼神,这下子看了这参天巨树,颠覆了常理,也慌了起来,便想躲开,疾行了几日才绕过巨树,可才绕开巨树,看到树后景象,这才知道神仙之说,并非虚妄。”

    古林清听得入神,心里焦急的很,见这慢和尚说的极慢还要绕关子,当真是要拔刀架脖子逼他说了。“树后是啥,是啥呀。”

    空因斜眼瞧了一下古林清,皱着眉头伸长勃颈,就像头直脖子狼,不禁轻笑一阵,这可把反应过来的古林清羞得不行。

    此情此景,柳南阳和两位青城高徒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留下两个人,一个空果莫名其妙,一个萧遥子怔然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