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刀隐孤剑鸣 » 第十七章 登仙一瞥三千载

第十七章 登仙一瞥三千载

    书接前文,辟异阁五层那扇两倍高的大门被缓缓的打开了,海云大士慌忙后撤几步,抬头一看,正巧碰到里面那人的目光。

    里面的那人,严格来说应该是像人,从外表看倒是与常人一般无二,甚至可以说简直就是个英俊异常的富家贵公子,丹凤眼流星眉,鼻如伏犀,腮若美玉。但说不像也确实不像,异处有二,一为虽然一袭白衣,但腹处却有一黑红图案,如同墨水泼染,分不出纹路,看外貌似一朵莲花,黑莲如同活物,既随着衣摆轻微飘动,又在不停地慢慢旋转。异处之二却是非常明显,此“人”足有两丈高,如同倍化的常人。

    此时,这个巨人双手还做虚扶门状,双眼一眨不眨的盯着海云大士,显得非常诧异。

    海云大士却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只觉得眼前的巨人实是不可力敌,立在原地一动也不敢动,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正印了那句“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二人陷入了一种无法形状的沉默。

    片刻后,却是巨人先开了口,“汝何人,何故见吾族宫中?”声音与常人无异,分明表现出一种不加掩饰的惊诧语气。

    海云大士听闻此言,又见巨人似乎没有恶意,稍稍放下心来,毕恭毕敬的行参拜礼,小心翼翼的说道:“前辈,小僧盖为少林弟子,如今在雪区修行,贱号海云。近日一直在昆仑山中修行,忽遇仙山,便欲登山一访,谁知竟然……”

    巨人一直在观察海云大士,似是有些不耐烦,突然一抬手,打断了海云大士的言语。“观汝非昆仑之人,亦无术于身,心固且正,……,且入乎。”巨人似是懂的观人之术,竟转身让海云大士跟进来。

    海云大士只能是跟着进去,却看见整个五层却似是居室,正中便似是堂屋,屋中两列桌椅如同凡间设列,桌椅后两侧用硕大的屏风挡住,透过屏风空隙能看到后面有用于吃饭、读书和休息的区域,看这巨人,再看这家具的大小,猜想这人可能与神兽陆吾有些关系,莫不是传说中的神兽化形。

    巨人轻靠扶手,慢慢在主位坐下,显得有些蹒跚,见海云大士还站在堂中东张西望,不由轻笑一声,“坐。”一指旁边的一个椅子。

    海云大士闻声,慌忙向身侧椅子走去,发现只论坐位就有一人高下,只能跳上去坐下,如同小孩一般,尴尬不已,略显局促。

    巨人见了不由得又是一笑,海云大士也是尴尬陪笑,气氛倒是缓和了不少。

    巨人端起旁边的的茶盏,轻抿了一口,海云大士不由得往自己旁边桌子看去,发现这茶盏和自己收起的那个样式相仿,顿时有些希冀起来,伸过手好不容易勾到茶盏,抱起如同大碗一般的茶盏,喝了一口,果然体内功力立时增长了一点,只不过相较而言,效果不如之前喝的那杯茶。

    巨人放下茶盏,也不在意海云大士所为,慢慢说了起来。“今何世矣?”

    海云大士略微沉吟,道:“大夏朝建立已有一百五十余年了。”

    巨人一挑眉,“华既亡矣?”

    “大夏朝开国皇帝太始帝攻占华朝京都东城,华永帝自尽于宫中,华朝自此覆灭。”

    巨人听后点了点头,略带唏嘘的说道,“世有更替,亦为常象。”随即又似是自言自语的说道,“彼时耕山挟戟骤马,往来驰骋,无不胜也。裂土而王,一呼而百和,从者云集。哎,至今亦亡矣,然善于吾等不知其几何哉。”眼神略显空洞,似乎是在回想什么久远的事情。

    海云大士听后大感吃惊,这巨人竟是几千年前的人物不成?这巨人所说,海云大士也有从古籍中看到过,讲的是一段远古往事。

    大夏朝之前的华朝是中原大地上的第一个王朝,建立的具体日期已不可考,相传是由东北方的一个部落首领建立,此人名曰耕山,勇不可当,横扫六合,平定八荒,建立了中原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华朝。

    而登上仙山,看到巨人后,海云大士又依稀记起,年少时前往武当山求学,听到的一段秘辛。说的是全天下的武道功法,无论佛道还是毒术、体修以及其他异术,皆源自西土,由仙人教授。至于仙人为何只在西土,而后又再无踪迹,传言是华朝之前为洪荒,洪荒时代,异人频现,妖兽横行,凡人百姓艰难困苦,步履维艰,但所幸也有许多部落出现了一批镇世强者,杀尽作恶的妖兽,建立了生存秩序,并形成了聚集,最终衍化出一个极其强大的部落,称为炎黄。

    炎黄部落的首领自称黄帝,法力强大,权势无双,在安稳修炼的日子里,逐渐不安于在地上称王,便举族之力在天上修建了宫殿,称作天庭,并栽种通天彻地的巨树建木以作连通天上地下的阶梯。起初这些可以修行异术、感受自然的人仅仅是有一个名号为修士,除了可以修炼,与凡人并无差异,一起打猎、吃饭,一起生活。

    但修士毕竟比凡人强大太多,潜移默化的出现了分化,要么部落掌权人被修士代替,要么修士与部落决裂,甚至有些修士修行了邪恶异术,将凡人看作修炼的养料,吸取精气、炼为仆从,甚至血祭、生食,比起妖兽还有所不如。再加上部落中最强大的一批修士,行走坐卧皆风雷相伴,动辄穿空裂地,已经不适合再与血肉之躯的凡人混居。最后强大的炎黄部落便决定于天上建立天庭,将修士一同带走。

    本意虽好,但还是出了纰漏。修士可踏空而行,去得了天上还来得了地上,但凡人却只能在地上生存,修士占据天界,还要将地上的土地划分,作为自己的领土,凡人的生存相较之前反而更加艰难。

    而黄帝意图迁徙时,并非所有修士都认同,其中不少人都认为修士也是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修士既可能由凡人生养,又可能生育凡人,修行功法、功法效果皆可由心控制,所有功法威力过大影响凡人生存的说法,所有功法需要精血为引的说法,皆由修士恶念所致,必须加以控制,否则今日是危害凡人,以后定会危害其他修士。

    这种说法无疑是对的,但是居于庙堂之高者岂会真心实意忧其民,更何况此时此地,外有恶兽环顾,屡有屠族灭种之灾,内却群雄逐鹿各自为战,前有修士一人崛起,背后却不知道有多少凡人丢了性命。庆幸的是,还是有很多修士愿意为民发声,其中不乏强者,但大都摄于炎黄之威,最多看护好自己的亲人部属,不敢公然反抗。

    这时,在中原东北方有一个人和他的部落勇敢的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