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未来与生化人危机 » 第四章——猎狐鸟号飞船

第四章——猎狐鸟号飞船

    星辰号并不是专门设计用于超远距离的太空飞行任务的飞船,它本来是空天军的一艘太空货运飞船,经过后期的改造后,才用于这次飞行任务。

    在空天军服役时,星辰号经常往返于月球和土星的卫星—土卫六之间,为在土卫六上的基地和科研中心运送货物和人员。

    星辰号原本可以满足六名宇航员在太空生活2年,以及一次可以运送700吨货物飞行12亿公里。

    不过为了满足绕太阳系行星带外围飞行一周的要求,星辰号的载员数量减少的一名,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节约空间,装载更多的生活物资以及实验装置。

    而且,本来巨大的燃料舱也被拆除,改装为现在的离心舱二号,并且,将原来的燃料动力升级为当时最先进的核动力。

    科学家们还对飞船的发动机进行改造,提升推力,增加使用寿命,使飞船可以飞到惊人的秒数120公里,让人类可以在承受的太空生活时间内完成这一跨时代的壮举。

    罗毅看着空荡荡的柜子,心里产生疑惑,不过他立马去C层的其他舱室搜索,但是也都没有什么发现。

    这时,罗毅突然想到了什么。

    如果飞船上全部25名船员的人全部死亡的话,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尸体?为什么黑匣子会不翼而飞?那就说明这艘飞船上可能还有人活着!

    抱着这个疑问,罗毅继续前往B层,接连打开几个舱门都没有找到尸体。

    最后,罗毅打开B层的一道舱门,扶着舱壁,让自己缓缓滑行。

    突然。

    罗毅一转头,竟然发现一张人脸贴在自己的头盔外。

    罗毅被着突如其来的意外吓到了,尽管自己早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我天!”罗毅大声叫到。

    “发生了什么?出现了什么状况?”小莉问。

    “一张人脸,哦不,是一个人,他在这边的舱室里”罗毅结结巴巴的说。

    罗毅下意识的向后退,这时才发现,原来那张人脸是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罩后。这原来是一个休眠舱,就像星辰号上的一样。

    罗毅看着那张苍白的脸,无法确定他是否还活着。罗毅靠近休眠舱后,用手拂去舱壁上的冰霜,这才发现休眠舱的控制面板还亮着。

    “小莉,这里有人在休眠,但是目前无法确定他是否还活着。”罗毅说。

    “收到,我们可以制定计划,再救他不迟。你的氧气还可以使用40分钟,得赶快回来了”小莉说道。

    “收到,我还得再看还有没有其他幸存者。”

    罗毅取下肩膀上的一个探照灯,开始向舱端其他角落探索。

    果然又在另一个舱段里发现了其他7个休眠舱,它们贴着舱壁整齐排列着,不过只有其中的两个里有飞船上的人员。

    罗毅确定休眠舱的位置后,就沿着来时的路径回到了猎狐鸟的舱门处。然后将腰间的保险套锁卡在钢索上,启动背后的推进器,让自己沿着钢索快速滑到星辰号。

    回到星辰号后,罗毅将自己关在外舱室进行消毒,在内舱室脱下厚重的宇航服后,最后回到塔台向然后基地汇报了情况。

    靠在塔台前的座椅上,罗毅望着眼前这艘巨舰,盘算着下一步的行动。

    人无聊时会感到特别难受,尤其是对于在宇宙中经常飞行的宇航员来说,有时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的飞行任务,除去工作、生活、睡觉的时间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消磨寂寞的事情上度过。

    而且长期被困在一个小小的宇宙飞船之中,也难免会产生焦虑、烦躁的心情,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为了妥善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方法,那就是——休眠。

    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生物都有休眠的能力和习性,包括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等。这些生物都会在入冬前饱餐一顿,然后回到坚固且温暖的巢穴,进入冬眠状态。

    在冬眠的过程中,这些生物可以神奇般的减小心脏跳动的频率,降低身体的核心温度,减少能量的消耗,以延长自己的休眠时间。这些技能是生物在长期的进化和演变过程中所得到的。

    而人类能否通过科技手段获得长期休眠的能力还要从一个实验说起,或者说是一个故事。

    那是1911年一次交通事故,32岁的阿联酋女子MuniraAbdulla抱着自己四岁的儿子坐在汽车后排。碰撞发生时,Abdulla用身体护住了儿子,自己却遭受到重创,从此昏迷。

    事故发生后,由于没有接受及时的治疗,Abdulla陷入了昏迷状态。后来在伦敦医院,Abdulla被诊断为植物人,之后陷入了永久性的昏迷之中。

    这种昏迷状态一直持续到2018年,在此期间,科学家和医生对Abdulla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结果显示为Abdulla的大脑和身体其他部位都正常像,身体各项器官运作也正常。科学家也曾尝试唤醒Abdulla,不过都是以失败告终。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2018年的6月,Abdulla的儿子被自己唤醒。几周后,她已经可以背诵小时候就熟悉的古兰经。

    再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后,Abdulla已经可以正常的和周围熟悉的人交流。

    在Abdulla昏迷27年奇迹苏醒的事件之后,科学界就开始了对于植物人苏醒实验的研究。

    在后来的实验中,科学家们发现,植物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大脑受到伤害,脑功能受损,从而成为植物人。而有一些植物人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大脑结构、功能与正常人无异,在受到某些刺激之后陷入长期的昏迷,就如同植物人一样。这与Abdulla的情况十分相似。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又经过漫长的研究后,科学家们在动物的体内找到了答案。

    科学家在不同的处于冬眠状态的动物体内发现了一种相同的激素——“冬眠激素”,它就像是打开生物冬眠的一把钥匙一样。

    科学家们发现,这种激素是由大脑周期性分泌的,每当冬季来临之时,大脑就会分泌“冬眠激素”,它会随着体液回流到冬眠生物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当细胞和器官接受到激素时,就收到了即将进入冬眠的指令,然后身体的细胞和器官经过一系列的调整,细胞的活性就会降低,代谢功能减慢,渐渐的生物体的呼吸频率降低,身体温度也会降低,大脑的功能也会下降,慢慢进入一种“昏迷”的状态,从而进入冬眠。

    当经过一段时间后,春天到来,随着气温的逐渐回暖,大脑感受到气温的变化,就会停止分泌“冬眠激素”,身体的细胞和器官没有了“冬眠激素”的调整,也相继回到正常水平,这样动物就渐渐的苏醒并恢复正常。

    这样一来,植物人Abdulla昏迷后苏醒的事件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当人的大脑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受到某种刺激时,大脑会收到类似于冬眠一样的指令,然后大脑就回进入“假死”的状态,人也就进入了像冬眠一样的状态。但是由于人体长期的进化和演变,我们与爬行类和其他哺乳类有了根本不同,所以导致我们的大脑产生“冬眠激素”的能力早已退化消失,没有了“冬眠激素”的调整,这种类冬眠的行为就进入到不可控制的状态,所以植物人昏迷后苏醒的时间长短从几个月到几十年不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后,科学家们终于掌握了从动物体内提取出“冬眠激素”的成熟技术,经过动物实验之后,这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再后来,人们可以人工合成这种“冬眠激素”,这为大规模的应用鉴定了基础。

    自此,人类仿佛开启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人们不光将休眠技术应用到太空飞行任务中,还可以将患有疾病但是没有技术治疗的病人置于休眠舱,等待治疗疾病的技术出现。该技术还可以帮助精神病患者恢复精、用于关押犯人等等。

    不过,人类对于休眠技术的探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早在上个世纪,科学界就开始了对冷冻休眠技术的探索。

    首先,将人体的血液中的水分抽干,用冷冻液代替,清除内脏、肠胃中的异物,然后对人体倒入液氮,最后将人体放入液氮罐中进行长期保存。

    不过,这些“冷冻人”没有一例成功苏醒的,或者说,他们根本不可能苏醒,这种形式的“休眠”技术,实际上就像“冷藏”,与休眠没有多大关系。而且,当人的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停止循环,人就处于医学定义上的“死亡”形态,这种唤醒“冷冻人”的技术,其实更像是起死回生术,该技术比休眠技术要复杂的多,完成“起死回生”所需要的技术还远不是这个时代所能达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