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戏剧岁月 » 第三十六章 校友(月票)

第三十六章 校友(月票)

    清晨,北京的天气略显闷热,夏季雨水多,雾霾反而不是很严重。

    六人早饭后,驱车前往十多公里外的图书馆寻找学习外语的书籍。不满足现状,需要掌握的外语有很多,若想自己的实力更强,只有不断地学习。

    在路上遇到塞车,兜兜转转一个多小时才到达图书馆,六人穿着休闲装慢步入内,寻找适合自己的书籍。而今日的安排就是待在图书馆补充知识,若是肚子饿,在楼下的餐厅随便糊弄两口即可。

    挑选好适合的书籍,捧着两本厚重的《剑桥商务英语bec》和《剑桥国际英语》慢步走向角落窗边的书桌。六人的目标最终是走国际路线,所以外语的功底必须继续提升。

    选了杯拿铁,安静地坐在窗前,借着窗外微弱的光线,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哥几个挑选到适合自己的外语书籍,随便找了张无人的桌子,和李宇一样点了杯咖啡后,专注学习。

    因为本身基础扎实,李宇翻书的速度相对较快,但重点的知识从未漏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书籍中的知识就是金钱,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

    选择上午到图书馆看书的人不多,大家反而更加享受下午时光。一个人,一杯咖啡,一本书籍度过安逸的时光。经常看书的人更容易把注意力投入到书籍的知识中,就像旁边人来人往,都没有干扰到。

    “你好,请问这里有人坐吗?”忽然,一声清脆空灵的声音从旁边响起,唤醒了沉浸在书海里的李宇。

    “没有,你坐吧。”带着微笑,李宇轻声说道。

    女孩很美,长发飘逸,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仙女下凡,仙气十足。但并没有引起李宇的过多注意,微笑过后,继续低头翻阅着自己的外语书籍。

    看着旁人的表现,女孩略显惊诧,对自己的颜值有十足的信心。但坐在自己对面的青年似乎兴趣不大,或者根本就不在乎旁边的人是否好与不好。只是礼貌地回复过后,安静地在翻阅着自己的书籍,头再也没有抬起打量过自己。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女孩看着对方没有过多在意自己的加入,随即低头缓缓打开书籍观阅起来。时间缓缓流逝,双方除了开场时的礼貌交流外,再无交流。直到午饭时间时,李宇满足地合上自己的书籍,抬起头活动活动自己的筋骨。

    打量旁人几秒后,捧着书籍慢步起身走向前台处暂存书籍,与哥几个汇合后,慢步下楼解决午饭。在李宇离开后,女孩抬起头撩起耳边散落的秀发,眼神中多了丝丝意外。

    午饭后,再次回到图书馆,依然是一手咖啡一手书籍,在原本角落的靠窗位置坐下。

    翻看书籍寻找到书签位置,默默浏览学习,女孩捧着《全球通史》中文版再次迎面走来。依旧是一句礼貌的问候和回复,二人再无交流,整个过程没有惊扰到周围的读书人。

    下午四点,两本书籍全部浏览完成,李宇缓缓起身,动作很轻,没有打扰到旁边的女孩。把咖啡杯扔在垃圾桶后,把书籍归还原位,和哥几个打了声招呼,慢步下楼。

    独身一人坐在咖啡厅,看着外面车水马龙,脸上无悲无喜。意外的是,女孩再次出现,安静地坐在对面的位置。两人目光对碰,皆报以礼貌的微笑。

    李宇感觉气氛略显微妙,率先开口说道:“你刚才看的全球通史中文版应该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的吧?”

    女孩嫣然一笑如百花盛开,说道:“是啊,你曾经看过这本书?”

    李宇摇摇头,稍微让了让位置,方便服务生把咖啡和点心放于桌面上,随即微笑道:“并没有,我是前段时间在了解北大的校史时,无意间发现的。”

    女孩沉吟会儿,说道:“看来你是北大的学生哦,这么说我应该是你的校友,不知道你是哪个系的学生?”

    听闻此言,略显惊诧,李宇喝了口咖啡,微笑道:“我刚高中毕业,昨天收到通知书,不过比较倾向经管系吧。”

    女孩看了眼窗外的阳光,说道:“你好,我叫宋诗怡,你应该喊我声学姐哦,因为我开学就是大二了。”

    二人坐在咖啡厅中,一言一语聊着北大的校园生活和趣事。

    不知不觉时间缓缓流逝,哥几个发信息告知已在停车场等候时,和刚认识的学姐宋诗怡挥手告别,出门离开。

    一路塞车一路唱歌,六人着实在大堵车的路上玩嗨。回到出租屋楼下停好车,结伴到巷子里的小饭馆吃了顿饭,晃晃悠悠地拎着啤酒坐在马路旁看着车水马龙的夜景。

    在这座城市,埋没了多少人才,磨灭了多少志气,又成就了多少精英,没人知晓。络绎不绝的路人快步擦肩而过,奔波在第一线每日辛苦工作,只为生存。

    忽然,一道身影闯入了李宇的视线之中,非常的熟悉,应该说刚分开不久。正是图书馆遇见的学姐宋诗怡,只是略显意外的在这里再次相遇。双方都没有上前打招呼,只是点头微笑,算是问候。

    “走吧,回家洗洗睡,明天上班。”李宇拍了拍哥几个的肩膀,结伴回家。

    “我和老陈明天外出跟单,中午吃饭不用管我俩。”吴天胜笑呵呵地说道。

    “行吧,注意安全,有啥事记得电话联系。”朱博文拍拍二人肩膀,肩膀挂着毛巾走向浴室洗漱。

    站在阳台,手里拿着电话犹豫很久,拨通了韩勇的电话。寒暄问候,亦师亦友的长辈,心里多半留存着尊敬。随即,钟老者接过韩勇的电话,和李宇畅谈在北京的生活,问及唐装老者的招待,一言一语间尽显关怀。

    挂完电话后,心里起伏蛮大,在外漂泊思念家乡,思念长辈的关怀。一根烟后,搭着毛巾接替了浴室的位置,冷水洗漱,刺激昏沉的大脑。出门在外靠朋友,庆幸的是有好兄弟陪伴,才不会在陌生的城市缺少倾诉的伙伴。

    翌日,朦胧细雨笼罩了整个城市,六人在楼下小摊吃过早饭,避开车流高峰前往公司。

    熟悉城市的早高峰时间一般是早上七点开始,而六人在六点就已出门离开。年轻人有激情,有拼劲,即使仅仅休息了几个小时,依旧精神十足。

    “嗨,又见面了,没想到我们蛮有缘分的。”公司楼下的电梯口,李宇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