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戏剧岁月 » 第四十九章 生不逢时(收藏订阅)

第四十九章 生不逢时(收藏订阅)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商业策划书的后劲很大,在约翰和舒曼的介绍中,参加酒会的人已经明白今晚的局。

    贸易圈子中,许多人早已猜测到这位新星的身份,毕竟在上一次的酒会时,约翰已经介绍过。正值青春,不枉此行,自信挂于脸的笑容很容易感染到周围的人群。

    人群中,弗莱克端着酒杯慢步上前,挤眉弄眼地道贺。在这场聚会中,弗莱克认为没有谁能比李宇收获更多,这是一场赢得更深友谊的拉力赛。赢则优,尤其是约翰的公司在休整发展方向之后,是否可以取得更大的成绩,就看眼下。

    感受到大家炽热的目光,李宇举杯环顾四周,纷纷示意,大家的热情早已点燃,恨不得全部围拢过来寒暄问候。看着迎面而来的约翰、舒曼二人,面带微笑,目光中略带着些许的感激。

    弗莱克笑吟吟地打趣道:“如果今晚酒会全是女士,你就幸福了。”

    约翰上前挑了挑眉,说道:“很惊讶吧,其实我和舒曼早在你前往上海的时候已经在策划这次的酒会。在中国的礼尚往来我们可是有认真了解,哈哈。”

    舒曼脸上挂着笑容,附和道:“没错,汉克你送我们的商业策划书很有用,如果不是因为认识,或许我会以为你是剑桥或者斯坦福的人。”

    闻言,感觉飘飘扬扬,三人的夸赞发自内心,李宇感受到了最真挚的友情,脸上挂着微笑。

    晚上十点多,酒会结束,大家带着微醺的神情离开俱乐部。

    慢步在路上溜达,六人脸上浮现着淡淡的自信,今晚的收获很大,同时自己的格局也有所增长。生命不息,行动不止,感谢那些苦涩的岁月赐予现在的甘甜。对于六人而言,在北京的发展,路就在脚下。

    青葱岁月无悔无怨,迎光奔跑追逐黎明,哪怕路途充满荆棘,亦化身刀锋扫清阻碍。在六人的身上,精明的约翰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前途和光明,是常人无法比拟的特质。

    “从今往后,若想出人头地,必须拥有超越常人的坚韧。”回到家里,成施勇神经兮兮地说道。

    “宇哥,看看冰箱里有没牛奶,我怀疑老成喝酒把脑子喝丢了。”陈维笑呵呵地打趣道。

    “我...好不容易矫情一次,你说你调侃啥。”成施勇瞬间泄气,瘫在沙发上吐槽道。

    “洗洗睡吧,我们明天出去耍耍,到北京有段时间,咱兄弟六人一直没有一起外出游玩。”李宇拍了拍手掌,说道。

    但是,话音落下,自己倒是拉开冰箱门自个儿拿着罐装啤酒慢步走向阳台。

    看状,哥几个嘿嘿一笑,抱着啤酒花生瓜子,灰溜溜地跑到阳台喝酒聊天。看样子在酒会上大家都没有放开喝,否则怎么会在此刻还能大口灌啤酒。

    安静地享受夜色渐浓所带来的宁静,六人轻声交谈,默默把酒喝干,脸上的一丝丝笑意,是最好的青春洋溢。忽然,靠在阳台护栏处的李宇想到了什么,瞬间站立,迈开步子返回卧室捧着电脑噼里啪啦地搜索起来。嘴上念念有词,隐隐约约间提到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良久后,缓缓放下电脑慢步走向浴室洗漱,冷水刺激,清醒了大脑。安静坐在客厅沙发的哥几个目光直愣愣地看着李宇,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过,心里也没有打算追问出来,只是在等待答案而已。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往后的三到五年内,我国的经济会出现新一轮的疲软期。并且,在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幻不测中,亚洲地区的经济将会出现缺口,届时,或许是新的机会。”李宇左手拿着毛巾搓着湿淋淋的头发,微笑道。

    “好吧,没事就行,洗洗睡吧。”朱博文拍了拍大腿,笑呵呵地说道。

    翌日,天色未亮就已出发,根据昨晚指定好的路线,开启北京一日游的旅程。对六人而言,北京的一切都是陌生而又新奇的,但是未来的发展是否安居于此,有待研究。

    天安门前,六人安静地等候着升旗仪式,这一刻是心生自豪感的。在注视中,大气不喘,目光如刀,守候着最荣耀的时刻。六人难得地没有把微笑挂在脸庞,严肃占据了脸庞。

    升旗仪式结束,留影后慢步离开,前往长城再次感受古人的艰辛和智慧。这项伟大的工程,是保家卫国的堡垒,是人们心中的伟岸。

    “不到长城非好汉,老子今日终于迈上长城,哈哈。”哥几个站在长城之上,欢呼道。

    “收敛点,别人以为你几人是吃错药的。”李宇急忙退后两步,打趣道。

    “这就不懂了吧,我们这叫抒发爱国情怀,缅怀前人所赠予的财富。”朱博文一本正经地说道。

    “得得得,你们慢慢缅怀,我到前面的山头休息休息。”李宇脸上闪过神秘的笑容,说道。

    慢步往前,翻山越岭,行走在步步台阶之上,周围那汗水夹带着香水的空气仿佛随风而散。看着身后哥几个那精力无处发泄的神情,默默摇头,等到后面下山之时,肯定双腿不好受。

    坐在游人稍微少的地方,看着北京城郊大好山河,略显感慨。就这样不知不觉开启了北京的生活,甚至在这里或许成为自己创业的第一选择地。

    而此时,在浙江杭州,豪华别墅中,一位十七八岁,长相帅气的青年脸上挂着无奈和郁闷。手里捧着平板电脑翻看着今年各省的理科状元,以及清华北大的入学门槛线。

    “此时此刻,我终于明白生不逢时的含义。既生瑜何生亮,唉,就这么丁点的差距,真可惜。”青年默默熄灭平板电脑的屏幕,感叹道。

    非洲某城市,韩勇出现于此,与原本撤离非洲的强壮男子一行人汇合,驱车穿街过巷,前往贫民窟。

    “确定身份了没?”韩勇脸色严肃地问道。

    “已经确定,并且取得dna对比证实。”司机目光关注着前方路况,沉声说道。

    “在那个人的消息没有真正寻找到时,我们暂时把人接回国内,也算交差。”韩勇想了想,说道。

    就在这时,前方发生了严重的车祸阻拦了去路,熙熙攘攘的人群开始争执打砸。坐在车辆后座的韩勇皱皱眉,示意大家下车,跑步前往目标所在地。

    一行人的行动惊吓到贫民窟里的住户,同时许多逃避此地的不法分子紧张地关注窗外的情况,生怕炸弹随时夺走性命。但是,这群人如风一般,穿梭在人群中,前往大路尽头的铁皮房子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