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夜话资治通鉴 » 秦始皇“创始记”

秦始皇“创始记”

    秦王嬴政兼并天下,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的超大帝国。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他开始飘了,变着花样去创造更多前无古人的新纪录。

    变称呼。秦王嬴政一统天下,自认为功德盖过三皇五帝,于是在称呼上玩起了文字游戏:以后都不要叫我老板了,应该称呼我为皇帝,我签署的文书叫“制”,发布的命令叫“诏”,自称为“朕”。自此之后,皇帝这一尊贵的称呼,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被沿用。多少人为了这一称呼打破脑袋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又有多少人为了这一称呼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除谥法。成为皇帝的嬴政认为,盖棺定论那叫谥,这明显是儿子在评价父亲,下属在评价领导,既不合适,也不合理,还会给将来的学子人为增加历史的学习难度。从今往后,就不要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了。以朕为起点,朕叫始皇帝,以后的儿孙们以数作为计量单位,二世、三世直到万世,既好算又好记。可惜,这么好的一项设计,随着秦国的灭亡而消失,谥法在汉朝死灰复燃,流行于整个封建社会。

    郡县制。秦国完成统一后,丞相王绾就建议:原来燕、齐、楚三国的故土,离首都咸阳距离太远,不太容易掌控。建议实行分封制,把这些国土分封给诸位皇子,让他们过去坐镇管理,加强统治。然而,李斯提出了明确的反对意见:我们的前任周朝在开国的时候,周天子也把土地分封给兄弟子侄,可是用不了多少年,这些兄弟子侄们的后代相互走动少了,关系也淡了,经常为了一些蝇头小利相互开撕,势头水火,反而连周天子都管不住他们。如今难得一统,最好实行郡县制,至于那些皇子和功臣们,大不了国家多掏点钱养着好了,这样反而容易控制,国家也得以保持太平。前车之鉴,秦始皇也深有体会,当即拍板:天下之所以连年征战,就是因为有这帮操蛋的诸侯存在,同意李斯的建议。于是,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设置郡守(主管行政)、郡尉(主管军事)、郡监(主管司法)等地方官员。应该说,实行“中央-郡-县”的郡县制,更利于中央集权的统治,也更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可惜,这种先进的制度随着秦朝的灭亡而迅速淹没,分封制长盛不衰,历史周期律周而复始。

    除兵器。秦始皇认为,天下统一了,再也不用打仗了,留着兵器不但没有用处,还会成为造反的祸害。于是,就把天下所有的兵器都收集到咸阳,熔解后铸成巨钟和铜人,每个都有上千斤重,作为宫庭的摆设。

    一法度。既然统一了,一家人就不要说两家话了。于是,车同轨书同文,度量衡等计量单位全国统一。

    迁人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自己的土地自己的臣民,当然由自己说了算。秦始皇在位期间,总计进行了三次大型人口迁移。公元前221年,把过去诸侯国一些有钱的土豪全部迁到首都咸阳,总共迁了十二万户人家;公元前212年,移民三万户到骊邑,五万户到云阳,免除十年的税赋;公元前211年,移民三万家到河套和榆中地区,每人给了个最低的官级。

    治驰道。修筑了通达全国的驰道,类似于今天的国道,虽然这些道路专供皇帝使用,主要方便秦始皇到处游山玩水,但确实为以后的交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