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夜话资治通鉴 »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

    除了修筑长城,秦始皇做得更加骇人听闻的事件恐怕就是焚书坑儒了。

    先说焚书,这件事其实是由李斯提议的,只不过秦始皇采纳了这个建议。

    公元前213年,位居丞相的李斯给秦始皇上了份报告,中心思想就两个字:焚书。

    在报告,李斯说:过去诸侯相互开撕的时候,都重金招揽嘴皮子溜的饱学之士。如今天下一统,国家实行同一套法律,百姓都应该安分守己干农活,学者也应该一门心思学法律。而现在有一些人不关注当下专门研究历史,还喜欢拿现在与过去比较,批判讽刺,蛊惑人心,非常具有煽动性。国家只要有新法令出台,这些人都要结合自身所学去议论一番,甚至有些人为了博眼球故意标新立异,鼓动气味相投者对抗新法令。长此以往,对上会损害领导的权威,对下会结成不法的团伙,还是防患未然一禁了之为妥。

    讲完这么一大通道理后,李斯提了几点建议:一是把秦国以外的史书全部一把火烧掉;二是除了因工作需要的国家智囊外,其他有收藏《诗经》《尚书》及各学派书籍的人都要主动上交,由各地负责一把火烧掉;三是有敢谈论诗书的当众处死,以古非今的诛连三族,公职人员发现有私藏而不举报的与私藏者同罪,命令下达三十日还不烧的流放出苦力。四是医药、算卦、种树等技术类书籍不在焚烧之列。五是欲学法律者,必须拜国家公职人员为师。

    秦始皇看完报告,大笔一挥两个字:同意。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浩劫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再说坑儒,这件事更像是少数几个儒生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因为坑挖的有点大,一下子让众多儒生无辜躺枪。

    早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巡视邹县的时候,就召集了七十个故鲁国的儒生,一起在泰山脚下开了个会,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讨论封禅。

    有的儒生认为,以前封禅,都是用蒲草包裹车轮,生怕伤到山上的花花草草。有的认为,祭地应该使用草席。关键是一帮儒生相互吵了半天,最后也没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这件事情,给秦始皇带来一个先入为主的成见,就是这些儒生,除了会耍嘴皮子,并不能指望他们干啥实事。于是,开始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儒生。

    再到公元前212年,有两个叫侯生和卢生的儒生,把秦始皇忽悠到装神弄鬼的地步,然后又在私下里拿这事打趣说笑。

    当然,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两个儒生更是深谙此道,在风声还没有透到秦始皇的耳朵里,提前溜之大吉了。这下秦始皇彻底怒了:这帮儒生,我对他们不薄呀,竟敢在背后诽谤我,是可忍孰不可忍。把这些还在咸阳的儒生,全都抓过来问问,还有谁在妖言惑众。

    皇帝亲自交办的案子,自然没有人敢大意。大刑一上,那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于是开始相互检举揭发,总共牵连出了四百六十余人。不管是不打自招的,还是屈打成招的,既然认罪了,那就认栽吧,全部当街活埋,让天下的读书人都看看,乱说话的下场。

    皇长子扶苏本想劝导老爷子消消气:这些儒生可是在传播孔子的思想,现在却受到了法律的惩处,恐怕天下人会把话说的更难听。结果反而火上浇油,直接被打发到上郡蒙恬的军中进行吃苦改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