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夜话资治通鉴 » 为什么是刘邦

为什么是刘邦

    成王败寇。地痞流氓出身的刘邦,推翻了风光一时的大秦王朝,制服了各显神通的各路诸侯。可是,为什么是刘邦?在年龄、学历、背景都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刘邦是怎样实现逆袭的?

    事实上,刘邦自己也问过这个问题。

    刘邦称帝后,有一次在洛阳南宫宴请群臣,他就问大家:你们跟我说实话,为什么是我而不是项羽得到天下?

    看着领导等待被夸的表情,高起和王陵赶紧举手发言:老板您攻城略地,打完土豪分田地,大家有肉一起吃,心自然也就往一处想。项羽则不然,有功劳的遭到迫害,有才能的受到怀疑,搞得人心涣散。

    拍马屁是一门技术活,这种以贬低对手的马屁,显然没有拍到刘邦的心坎上。

    刘邦听后,摇了摇头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比不过张良;发展经济有方,改善民生有计,保障后勤有力,我比不过萧何;指挥千军万马,战必胜,攻必克,我比不过韩信。但是这三位能够甩我好几条街的英雄豪杰,却都甘心为我所用,这才是我取得天下的真正原因。项羽就一个范增,还不懂得珍惜,不死简直都没有天理。

    刘邦这话说的非常有水平,不但表扬了下属,而且抬高了自己;不但把话说的很漂亮,而且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事实上,如果再作个综合对比的话,从辩证的角度来分析,刘邦那些看似处于劣势的条件,恰恰都是他占尽优势的资本。

    比如说年龄。项羽刚入职的时候才二十四岁,正是一个想干事能干事又容易干成事的年龄,年轻有冲劲是好事,可是年轻易冲动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冲动是魔鬼呀,脑袋一热就容易走上歪路。刘邦入职的时候已经四十八岁了,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早已看淡生死、看透人间,在大风大浪面前,既能不以物喜,又能不以己悲,既能听得见劝,又能沉得住气,具备了一位成熟领导的沉稳与气质。

    比如说出身。项羽属于楚国的将门之后,虽然从小不爱读书,但是家庭的熏陶是耳濡目染的,骨子里就有一种贵族的气质,不善于尔虞我诈,不喜欢阴谋诡计,挡住了明枪却没防住暗箭。刘邦从小就是个地痞流氓,有时迫于生计,必须要使用一些无赖的手段,习惯成自然,在此后的内卷中,为了达到目的,也完全可以不按套路出牌。

    当然,就算不去考虑年龄和出身这些无法改变的先天因素,还有一个决定成败非常关键的因素却是可以后天争取的,那就是民心向背的问题。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项羽的个人奋斗史,完全是一部血腥的暴力史,屠城,杀降,迁义帝,背盟约……没有一件不是民怨沸腾、人心离散的。而刘邦刚出场的时候,虽然也干过一些屠城之类以暴制暴的事情,但是一旦等他有了想法之后,就开始懂得控制自己了,约法三章,吐哺辍洗,解衣推食……既让平民百姓拍手欢呼,也让英雄豪杰肝脑涂地,不但成为了一个内卷时代的终结者,而且也成为了一个盛世王朝的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