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家父,曹孟德 » 第51章 咚咚两拳李典下跪!

第51章 咚咚两拳李典下跪!

    “陈先生来了没有?”

    尚未进入甄情阁的李典便在门外跟徐盛招呼起来。

    徐盛说:“少主来了,你们跟我一起去!”“好的!”陈池说着就和徐盛道合了手。他先跟陈池握握手,表示欢迎。接着又说:“今天有什么事情要告诉你们吗?那就先领路告诉陈池吧!

    望着李典满脸倦容、一副苦瓜模样,许盛说:“曼成怎么回事?”

    李典灰溜溜地说:“等见了陈先生再谈!”

    一会儿在房间里。

    陈池和郭嘉两人交流片刻后出来迎接李典的到来。

    “这十多天都没有露面。曼成每天都忙于灭蝗。哪有时间到我这儿来?”陈池上厕所时,见有人在院子里捡到一个大包小包的东西,便问道。“你看那是什么呀?”陈池问。“我也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呢!陈池好奇地问。

    “陈老师,也请您抓紧帮我们一下忙!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一位年近半百的农民模样的男子来到田间地头,向正在田里忙碌着的陈池先生求救。“好啊!你们快帮我看看吧?李典向陈池拱手道:“咱们按你灭蝗六策,挑选农民的鸡、鸭治理,想让他们帮着灭蝗,没想到鸡、鸭不仅见到蝗虫便跑掉,连有些人也偷着吃,这可把咱们弄得里外不是人啦!”

    李典按照灭蝗六策之一——鸡鸭生物防治手段,控制蝗灾发生。

    那些老百姓手里劝拿很多鸡鸭却最终什么都没捞到,被人抱怨。

    从道理上讲,当过兵的人一点也不害怕老百姓,但那几只鸡和鸭原本是老百姓的最后一只家禽,加上鄄城如今内部原本动荡,李典真的不愿意和老百姓有任何矛盾。

    我自己也来向陈池讨要计策。

    陈池听到李典细声细气地说话,拍拍他的肩,跟在他身后说:“这件事我不对,也没有告诉你。”

    李典睁大眼睛拿出他的小本子准备再录一遍。

    “其实那鸡鸭防治法……是最简单不过的方法了,但是需要更多的契机!

    望着李典丧心病狂的神情,陈池也免不了要鼓励一番。

    他内心面真有怜悯,好端端个将来五子良将把一群群鸡鸡鸭整得自闭。

    李典一脸懵逼,忙问:“怎么会有鸡鸭虫呢?怎么会有机会呢?”

    又不是战争!

    陈池说:“其实这个鸡鸭治蝗虫呀,要挑蝗虫不太能飞时。”

    “你们想呀,当蝗虫能遮天蔽日地飞翔时,鸡和鸭就不可能长久地飞翔了。”

    “那么这次鸡鸭灭蝗目前应该是在三县尚未被蝗虫全部吃掉的地里进行的吧!”

    李典用本子写东西。

    他说:鸡鸭灭蝗是我国人民在现代发明的。

    在我国古代就有了“鸡鸭治蝗”的记载。

    我国又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对旱涝灾害和虫灾的防治。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老百姓最多的国家之一,在漫长而又复杂的发展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与害虫的斗争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也见证了人类与害虫斗争的发展史。

    唐朝时,人们就开始饲养鸭子来防治蝗虫,而到了明代,人们又发现了饲养鸭子可以啃食装甲和螃蟹等动物。

    之后,用家养鸭子来控制蝗虫就成了很有代表性的蝗虫控制手段。

    清代最伟大的治蝗农书《治蝗全法》中记载:“蝻不能飞,鸭能吃,如在田中放鸭数百只,须臾可得,是江南捕蝻一法...咸丰七年四月,无锡军嶂山中有蝻一只,也是一只鸭七、八百只捕去,须臾可得。“

    “需要瞄准的对象也是泛滥成灾却没有腾飞的蝗虫”。陈池说:“我想把这些蝗虫全部消灭掉。”“什么叫消灭?就是让它们飞走吧!”李典答:“当然是让它飞走。”“怎么会这样?陈池向李典仔仔细细地说明这一切。

    “还有,蝗虫飞上来后,鸡和鸭非但吃不下东西,还受到蝗虫发出的香味的影响,于是像你们说的那样看见蝗虫就要跑掉。”

    “曼成您也要留意,鸡鸭灭蝗时要随时留意,不可以任其不停地进食。鸡也没事,这些鸭通常馋得吃不饱,您如果不加理会,就容易被吃掉而死亡。要经常让鸭歇息,也可以直接跑到河里游。”

    陈池笑着说:“这回懂不懂?”

    李典听的醉醺醺的,实在没想到。

    就这样一道简单鸡鸭题,其中竟也有那么奥妙。

    他全场都惊呆地点点头:“陈先生博学多识,这一次说的话,也使典学得许多新鲜。典学得钦佩之极!”

    李典径直向陈池行礼,弟子!

    “如果老师不放弃,等我灭蝗结束了,再跟老师学!”

    一听李典想跟他学,陈池全场一惊。

    这是不能使的!

    你们的老爷就是曹操。

    现在不想让曹操手下盯上了!

    不过李典倒很严肃,弯下腰低头也实在没意义。

    陈池把李典扶起来:“曼成和我不用行这么大的礼,有需要的我会和你们一起去。”

    他赶紧把话题转了过来。

    李典立即兴奋地说:“我还是不好意思。陈先生真乐意。那典章要真感谢老师!”

    陈池再也没搪塞过去:“你刚说过鸡鸭被盗了吧?怎么会这样呢?以前不就是为了看一眼嘛!”

    “其实不算偷,是人们把它当野鸡野鸭狩猎和殴打的,唉!这件事与现在的典来没有关系,是不知者不犯罪,而老百姓却不买帐的。”李典刚从田里回来,就听见邻居家的女人在骂他,他连忙上前问道:“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女人说:“我儿子死了,你咋不去送他呢?李典叹息道。

    陈池却好奇地说:“谁吃饭?你叫他赔得起吗?”

    “就是山上那个隐士,有个老头带着半个小外孙,看上去跟咱们岁数相仿,但穷苦得叮当响,可本领还算高强,手下有几个士兵,也没把它攻下。”

    “噢?”陈池一听这话立刻产生了一些兴趣。

    就是一个隐士,那么操作空间大,不可能再留下任何名将了嘛。

    陈池想。

    趁李典尚未料到的时候,他可以为其收归,也算得上是在这个兖州里,多赚了一些外快。

    尽管如今名义投靠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