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地球在亿万星辰彼端 » 第16章 要开始经典桥段大战虫族了?

第16章 要开始经典桥段大战虫族了?

    个体战斗力较弱的虫子一旦不再组成集群,它们就不再有威胁,更多共同体战舰的出现宣判了这些四散逃亡的游兵散勇的死刑。几分钟前还铺天盖地的虫群已经只剩下不到两万,王宇临没有再关注已经明了的战场局势,而是查看起突击舰编队的捕俘行动进展如何。

    每艘突击舰都在穿插虫群阵型的时候捕获了至少十只这种虫形太空战机,剩下的三艘护航生物舰也被牵引光束牢牢锁住,表面的武器,包括那些隐藏起来的,也都被已经登舰的机甲部队一一拔除,现在这些伤痕累累的巨大生物就连自我修复的速度也慢了下来。

    这次战斗共同体舰队可称损失轻微,在主攻阶段只投入了五分之一兵力的情况下只有四艘堡垒舰的护盾投射模块和任务最艰巨的突击舰队有不同程度损伤,而且都处于可以自行修复的程度。

    但王宇临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堡垒舰的损伤是敌方仅仅一次主炮射击造成的,要是他面对的敌人有更多的主力舰或者没能像这次一样用战列舰快速集火秒掉肯定就不止这点损伤了;而突击舰更是有几艘被仅来自于敌方战机的火力过载了护盾,就算是共同体最精锐的太空战机中队在如此短暂的窗口下想要达到同样的效果也有难度。

    “终于是遇上一个真正的对手了,”王宇临看着科研舰跟着打扫战场的战舰收集还在四散纷飞的碎片,“可以基本判定求救者说的都是真的,那我们就需要尽快把这个星系里的虫子都消灭掉了。”

    “初步分析完成,”中枢打断了王宇临的自言自语,“我只能说那帮写科幻的有点本事,这些‘虫族’真就和人类的刻板印象差不多。”

    分析报告直接进入了王宇临的脑海,他瞬间了解了这些虫族的基本信息。

    根据被捕获的“战机”和生物舰上的“舰员”分析,这些虫族的小型单位都有着一个覆盖着生物高分子壳的身体、狰狞的头颅以及八条对称的节肢。它们真正的要害是身体中的神经囊,这里是身体控制中枢的同时也是信息发送与接收的部位,只有破坏神经囊才能真正杀死这样一个虫族——在测试中被打碎了头部的个体甚至可以在其他感觉器官完好的虫族的指引下继续攻击自己的目标。他们身上的高分子层强度相当于略薄一些的匀质装甲钢,但重量只有钢甲的五分之一,这使得这些最基础的虫族战士在有了较好的防护情况下依旧可以靠自己的六条运动节肢飞奔——最前的一对节肢特化成了不同的结构以适应在虫群中的不同分工。

    在太空中能自由飞行的“战机”靠的是尾部特化出的生物版粒子引擎,中枢在报告里表示他很想知道这些虫子是怎么进化出能将带电粒子加速到几十马赫的器官的,王宇临则对它们是怎么进化出能快速击穿突击舰护盾的高能激光发射器的同样好奇。

    那些生物舰确实整体是一个巨大的生物,它们前进的动力是磁加速高温等离子体,它们的武器中也有一大半运用了同样的原理,战斗开始时那发威力巨大的流束就是这种技术的究极进化版。在这些护航生物舰体内也有着巨大的神经囊,这个发现对于之后的战斗大有帮助,否则王宇临就需要把每一艘敌方生物舰都花大力气炸个粉碎才行。

    整份报告里最重点分析的就是这些虫族的神经系统,毕竟最基础的战士的神经囊结构都过于简单以至于不太可能产生意识,分析AI最后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最基础的虫族战士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数量足够多时的才能产生意识,也就是可以将每个虫族个体理解为一个“分布式脑细胞”,而生物舰由于自己的神经囊足够庞大,自身就能产生意识。而这种群体意识的复杂程度显然和“计算节点”的数量成正相关,也就是在消灭掉足够多的虫族之后剩下的就会变成傻子乃至纯凭本能行事的野兽。

    这些虫族之间的通讯手段则更为奇诡,它们神经囊上的特殊能量可以轻易通过亚空间传递信息,这也使得它们能在长距离上维持联系,根据计算普通虫族的亚空间通讯距离能达到上千万公里,生物舰则更是能向远在恒星系另一端的同组传递信息。

    这份情报再次证明了共同体突袭战术条令要求首先对战场进行广域亚空间弹跳阻绝的正确性,在这次战斗中阻绝场不但阻止了大型生物舰的逃跑,还切断了这支小部队和星系中的虫族主力的联系,还让它们的智力回归到了自己应有的水平,否则天知道虫子会不会用出什么计谋来,毕竟根据那个估计已经彻底毁灭的求救文明给出的数据,这个星系里恐怕有上百亿的的虫族,它们的群体智力和计算力恐怕都不会比中枢差。

    但即使如此,这支舰队在群体意识中的消失肯定已经引起了关注,共同体第二探索舰队如果希望完成对整个星系的清缴,接下来的行动就需要争分夺秒了。

    星系简图浮现在舰桥中,最外侧轨道上的六号行星呈现出蓝色,而另外的五颗行星都是醒目的红色,并且综合求救信息和侦察舰的报告标注出了可能的敌人实力。

    王宇临的视线落在了六条行星轨道中最与众不同的那一个上。

    那是这个星系原生文明的母星——三号行星,它的公转轨道和其他行星相差了超过了三十度,而现在三号行星所处的位置也是各行星中最“离群”的一个,再加上它也是整个星系中原来人口和生物质资源最集中的星球,必须尽可能阻止虫族将其上的资源转化为战斗力。

    一个念头,共同体舰队开始使用短途弹跳来重组阵型,所有战舰的波动引擎同时开始预热,但王宇临从舰队的反馈中感到了一丝异样:所有战舰搜索亚空间航道花费的时间都明显超过了在亚空间稳定区中的正常范围,而且越是大型飞船这一现象就越明显。

    在新的命令下,几艘战舰重设了航道目的地为磁能联盟星系,重新开始搜索航道。

    然而这次速度完全正常。

    又测试了几次之后,王宇临和中枢确信这也与盘踞在三号行星上的虫族有关,就是不知这是它们通过某种手段有意为之还是仅仅是虫群间亚空间信息连接的副产物。

    不管是哪一种,都绝对不能让他们无限制地增殖下去,否则这些无法交流的虫族迟早会把其他种族都打回亚光速时代,尽快对它们出重拳的理由又多了一个。

    “全舰队准备跃迁,目标三号行星!”

    ……

    三号行星高轨道,近百艘大型生物舰以及数亿的战斗虫组成了三个松散的集团,其中一个正经过地日连线,密密麻麻的虫群在正午的地表上投下了一大片阴影。

    突然间,沉寂的生物舰开始向着某个方向转向,大量一动不动的飞行战斗虫同一时间从休眠中醒来,开始向最近的生物舰聚集。

    然而没等它们构成防御阵型,连片暗淡的闪光便出现在了三个集团的周围。

    几乎在闪光消失的同时,高能流束便直接洞穿了虫群松散的阵型。由于有了对生物舰的基础研究,被这轮英勇级主炮齐射直接命中的五十艘大型生物舰一大半都直接停止了活动,它们的神经囊在一百五十米直径的流束轰击下完全气化,已经成了失去控制的尸体。剩下的十几艘神经囊也严重受创,转向动作出现了明显的不协调。

    对共同体舰队最大的威胁在战斗打响的瞬间就被消灭一半,也分成了三个集团的黑色战舰随即按照预案进入了标准的阵地战状态,每组二十五艘堡垒舰旋即撑起联合护盾。

    虫群的反应同样迅速,十秒内剩下的大型生物舰也完成了主炮充能,等离子流从它们的巨口中喷薄而出,轰击在强度远高于之前遭遇战时的联合护盾上。这一次等离子流没有在护盾上爆发而开,而是不断转向,最终从共同体战舰的间隙中穿过。

    在吸取了几十分钟前遭遇战的教训后,堡垒舰们不再追求将对方的攻击完全抵挡,而是改用立场-磁场联合护盾对等离子流进行引导,如果这时候将联合护盾的真实形状描绘出来,看到的会是一个像将大量漏斗拼合起来的产物,敌人的攻击就像流水般从漏斗颈部穿过阵线却什么也不会打中,这样护盾的负载大大下降。

    “堡垒舰集群报告,护盾能量下降百分之七,预计在十一秒后回升完毕,短于敌方攻击周期,防御可维持!”

    突击舰和堡垒舰的副炮火力在中枢报告的同时泼洒向聚集完毕,向着共同体阵线发起冲锋的战斗虫集群,由于没有收到来自六号行星舰队的报告,它们依旧排成密集队形,在持续的激光照射下成片气化。

    在反物质弹头的爆炸闪光在虫群中亮起,战列舰队准备第二次主炮齐射时,王宇临却将指挥交给了中枢。

    因为他收到了通讯信号。

    来自已经被虫群占领的三号行星地表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