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风月 » 第五十三章 梦一般真实

第五十三章 梦一般真实

    “师父,他怎么样了?”薛宝钗看着眼前躺在床上薛蟠,问尼姑道。

    那尼姑一脸高深莫测说:“他已被人夺了魂魄。”

    薛宝钗不想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事情,急问:“难道没有什么法子了吗?”

    尼姑:“有是有,不过需要做几场法事。”她要赚钱。

    薛宝钗如何不知道这尼姑的心思,只是她这哥哥的确有人命在身,又能如何?

    又聊了些供奉油灯的问题,薛宝钗问道:“还有什么要注意的?”

    “我要去他原籍把魂魄拿回,需要你看护他的肉身。”

    薛宝钗自然没有问题,问道“只是这看护有什么讲究?”

    “只需昼夜不停以灯照他,日月不歇用经渡他。”接着这尼姑站起来伸手:“我招魂的时候,还需要一个这他认得的信物,还请姑娘给我。”

    薛宝钗向绣袋中看,只有两个物什儿,一个是她的金锁,一个是钟丹的玉。

    尼姑看她直摩挲那玉,道:“姑娘,现在是救命的时候,何苦舍不得那东西。”

    薛宝钗发誓她绝对没有舍不得,对着尼姑道:“不过是别人落在我这东西,我要还的。”说着把那块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永昌】的金锁递给了尼姑。

    命数如此,何必再念什么金玉良缘?

    只是枉费这许多时间,空为他凝了好几次眉。

    “宝姑娘!”薛宝钗被一声呼喊弄清醒了,一看眼前的人是晴雯,听她说尼姑已经走了。

    薛宝钗看晴雯比以前要漂亮,恭喜她呢。

    晴雯还要说几句,想起近日的事情,眉头皱了几下。

    “你把这个递给你们老爷。”

    晴雯看着薛宝钗手里的白玉问道:“这是什么?”

    “你给他,他自然知道。”

    晴雯当下也知道这多半是信物,推辞道:“姑娘你还是收着吧。”

    “你是知道的,我这人做事还从来不反悔。”晴雯耳朵里薛宝钗的声音格外的清晰。

    她几番推托不下,才接受了薛宝钗这块温润的玉。

    薛宝钗吩咐莺儿喊些人来把薛蟠抬回家,把那块玉送走以后,她觉得无比轻松,听到远处一片叫好声,想要去看看,结果路到中途,老天变脸,变黑了。

    面前是白莹莹的一片,回头望去是一个又一个红灿灿的灯笼,忽觉得脚步重了,恰又看到钟丹在面前看着她。

    一切像梦境一样的真实。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她听出这是李白的《秋风词》,也听出唱歌人心中的情感,与那夜一模一样。

    原来他早已经知道我会这么做,我不过重蹈了他的覆辙。

    人之所贵,在相知心。只是这一次宝钗也不知道他这心是可贵还是不可贵。

    歌曲悠扬,天却忽然亮了,薛宝钗收起了她那些下贱的心思,因为钟丹并不在眼前。

    原来这是一场梦。

    马车已至,薛宝钗带了薛蟠回薛府,从此念经,夏金桂看着躺在床上的薛蟠,倒也收了往日的心思,一家人倒是比以前其乐融融多了,有些人瘫着比站着更能团结人,这下不提。

    那边的钟丹为了奔马车行的事情去拜访

    贾雨村,贾雨村只说了一句“这事你不必管了,背后的人是范质,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是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故事,也不赘叙,是一个后发制人的战术,钟丹听明白贾雨村的意思,回头对李协说道:“那些人都安排到报社吧,那边先不要管了。”

    从前李协的副手房而之,现在反而成了李协的上级,世事就是如此无常,事情就是那么吊诡。

    钟府,贾琏今儿是去不了金屋了,看戏觉得没意思,早早告退。

    贾宝玉也回了府,把薛宝钗的事情和林黛玉说了,黛玉感到这命运的无常,不免落泪,贾宝玉看林黛玉两眼发红,也不免要说几句话宽慰她,将起了今日纳兰容若和那乔梅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原来那纳兰容若没有成名之时就心属乔梅兰,却苦于有真情,没有真金的寒酸。

    而今发达了,他竟然没有嫌弃乔梅兰是个梨园行里面的人,这怎么能不让人感慨呢。

    “有情人终成眷属,那多好呀。”贾宝玉道。

    “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多好呀。”林黛玉刚感慨完,问宝玉道:“我师兄做了什么诗不成?”

    “没有,有纳兰容若在,他作诗不是班门弄斧吗?”

    “胡说,我师兄做得肯定比那容若好,这必然是君子成人之美。”林黛玉看了钟丹现场作诗后,早已经认定他是当今第一大诗家了。

    贾宝玉连连称是,不过茗烟报来贾政派人让他念书的消息,又把他打进了闷葫芦里。

    学习,学个…

    “最近都看了什么书啊?”走在去学堂的路上,贾政像一个鬼影忽然出现在贾宝玉的身后,把他唬了一跳。

    “论语。”贾宝玉道。

    “那一句?”贾政一步逼问,贾宝玉只听见自己喘出的气,脑中一片空白,忽想起一句“好德如好色。”

    “怎么解?”

    宝玉道:“没什么好解的。”

    贾政听了就怒,喝道:“题目中出了这个也说没什么讲头吗?”

    宝玉还是聪明,短短时间拿出了个解:“德是性中本有的东西,人偏都不肯好他。至于那个色呢,虽也是从先天中带来,却无人不好的。但是德乃天理,色是人欲,人那里肯把天理好的像人欲似的。孔子这是叹息的话,又是望人回转来的意思。并且见得人就有好德的好得终是浮浅,直要像色一样的好起来,那才是真好呢。”

    贾政听了,道:“虽有些新意,到底不足,还是去看朱夫子的解。”《论语》自古以来有不少解,但官方教科书就是朱熹的解,照他的来是不会错的。

    八股不是求新,讲的是规矩,是章法,是不出错。

    “宝玉啊,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你看你爹我,这么大一把年纪了,还要忙着忙那的,再看看你!成天游手好闲。这几日我不在家,你也不要以为就可以放松了!”

    “不敢。”贾宝玉低头道。

    贾政这几天要去看前朝的太祖陵,关于修缮的事情要搞个计划。

    林黛玉自贾宝玉离开了以后,举目望天,看到天上一对南飞雁。一只被人射死,另外一只大雁竟然触地身亡。

    心有所动,铺开白纸,放上笔墨,良久,却突然右手砸向右手手心。

    一旁研墨紫鹃诧异道:“小姐怎么了?”

    只听林黛玉叹道:“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一气之下,一蹦蹦到了床上。

    钟丹那首“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生死相许”实在太好,让她有好诗意却不能写。

    苦也!

    一枕头扔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