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桓氏天下 » 22、路在脚下

22、路在脚下

    桓玄不知道他们在谈论什么,这家伙正琢磨自己的事情呢,像回事的地盘有了,大概还能看的过去的势力也不缺,那么将来的路往哪个方向走呢?

    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现在的局面。

    该野心勃勃的取代司马家?还是说带领家族逐步退出权利核心,安安稳稳的做富家翁?

    而两条不同的道路又都充满了变数。

    是人就会有些妄想,雄性动物更是有不少人做过家国天下梦,可身为一个成年人的灵魂,在社会上不断的摔跟头,也让他学会了有自知之明。

    可他也同样知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俗语,将要面对的诡谲云涌,决不是自己想退就能退的。别的不说,桓氏是曾经想要做皇帝的家族,哪一个当权者能放心呐?

    同时,他对于桓氏的母族也很是好奇。

    鬼头纹身,难道真的有什么不科学的地方?但如果真讲科学的话,自己现在的情况是怎么回事?类似的事情,桓玄只从金老爷子的知道过狼头纹身。

    那还是人家的部落习俗。

    并且听他们这行事诡异的样子,怎么感觉那么像邪教啊?就算有一些原始的巫族仪式,也不应该如此啊。总不能说跟明教的遭遇一样,才不得不改变的行事方式吧?

    他知道在后世的鬼教早已成了神乎其神的传说,当地的道观仅仅是为了旅游而开设的景点罢了。那么,曾经到底发生了什么?自己又该如何跟五斗米教相处?

    满脑子的疑问,让他真的有些头疼了。

    但不管选哪条路,带领他们往前奔是必须的,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宗族观念浓厚的时代耶,最能被信任的就是他们了,毕竟大家是真正意义上的同生共死。

    哪怕是在后世,如果两个人在重大利益上完全一致的话,这人也多半会很可靠,除非很倒霉的遇到疯子了。况且位于南郡的那多达近四个县的地盘也很有价值。

    以桓氏的霸道,没有意外的话,泉州的地盘肯定也不会交出去,换句话说,自己就是拥有两块地盘的贵族呀,地理位置还都相当不错,没道理不能凭借到手的东西干点什么。

    至于朝堂,只要局面别崩坏的太快就能接受。

    “休元,家叔现在在哪?”看到出现在眼前的家伙,张洋赶紧问道。无论想干什么,都得快点不是。

    “灵宝,别的方面我也无法保证,身为大家子,很多时候都是服从家族利益的。但将来无论何种情况,你的家小,我王弘保了,只要我王弘还在。”

    桓玄有些感动,不同于其他方面的尔欺我诈,以王弘的身份,就决定了其要嘛不说话,而一旦说了,就必须要完成的。不过他也不含糊:“不管其他,我们的友谊永远都在。”

    两个不大的人,相视大笑。

    “桓叔还在忙,他要你先好好平复一下情绪,说万事有他在,不用担心。”

    张洋不知道对方何时走的,不过他也不能有个靠谱的长辈就坐享其成,让王弘找来纸笔,脑袋里翻来覆去的回忆着还能想起来的碎片化知识。

    炸药之类的底牌只能桓氏知道,地条钢的练制办法已经交了出去,想了半天才记起自己还知道比较原始的雕版印刷术,并且这个东西恐怕也只有王氏适合掌握。

    严格说起来,在东晋的地盘上,他家才是的门实力最强的门阀,桓氏仅仅是虚胖的泥足巨人而已。在社会上层有争议性的东西卖给他家最合适。

    但话还不能这么说……

    “休元,兄弟也没什么好避讳的,我本喜欢在天地间游荡,没有什么贪恋红尘的想法,可谁知道世事无常,造化弄人,但既然事情已经到了如今的地步,那就得想办法。收集流民,增加底蕴的步伐必须增快,这个东西帮我卖了吧。”

    说完就要起来给对方下拜,王弘慌忙摁住桓玄,却听门外王珣有些不高兴的声音传来。

    “小子,说要跟我王家结盟的是你,现在却为了区区财物变卖师门秘技,也不找我家求援。你到底怎么想的?”

    王珣在进来后就拿起已经写好的纸张看了起来,以他的见识和文化素养自然很容易就能辨别手中的东西有多大价值,果然连声赞叹上面的奇思妙想。

    “足以提升天下文华的想法啊!”

    其低头沉思了片刻,再次由衷的赞叹,“不知道哪位先贤,真应该拜会一下。”

    王珣在鉴定完毕之后,才对桓玄说道:“你不知道这东西的宝贵程度?还是说害怕站到风口浪尖上?”

    桓玄不明白到底是古人的智商太高,还是自己的脑子真需要充值,对方竟然一下子就猜到了他的想法。

    不过安安稳稳的不好吗?他始终不觉得老在生活中找刺激是啥好想法。

    “你不服气?小子,要是都跟你一样的想法,哪里还会有如今的桓氏和王氏家族,大家恐怕还都在土里刨食呢,世间安得双全法,想要风光怎么可能不站到风口浪尖。”

    张洋觉得对方的说法不能说不对,不过他也不知道如何反驳,只能说道:“伯伯,这个东西其实不算什么,不过让您说着了,小侄如今确实是怕出风头,毕竟这又多了一大家子人呢。”

    王珣对他的解释比较满意,于是就有些大包大揽。

    “行,眼里有责任感,不再是那个天地任逍遥的傻小子就行,这事我王家包了,还是王弘负责,该给你的分红肯定少不了,你前期需要的物资王家先给你垫出来。”

    末了又加了一句。

    “老夫充分相信你挣钱的本事,不过咱们两家合股你也不吃亏,最起码司马兴男拿老夫没辙。相信将来桓氏会兴旺的,不求别的,王弘这一脉能和你在将来相互扶持着走就行。”

    不同的地位和处境,面对同一件事的难度果然不同,桓玄认为自己拿了个烫手山芋,换到王珣手里却压根就没当回事,不过这也没啥好嫉妒的,谁让人家地位高呢。

    王珣又说道:“形势确实对你桓氏不利,可小子,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自乱阵脚。况且你桓氏的麻烦也没你想的那么大,当初我家不也差点当皇帝嘛。皇帝说白了就是最大的门阀,与别的家族打交道同样需要守规矩,不要自己吓自己。”

    可能是他觉得说的太空泛,索性径直给桓玄指出了明路。

    “要老夫说,你就先安安稳稳的侍弄你的垛田就行,一旦成功,桓氏就更稳了。”

    他咋能不知道那东西的重要性,桓冲都已经放下手头多得要死的工作亲自来看场子了。虽然桓玄觉得夸张,只是他也对此没啥影响力。但他想通了。

    何必把未来规定死了呢?路在脚下,本来也看不了多远的,努力往前走就是了。

    在这一点上,不能信后世的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