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影后的诞生 » 第三十六章:夜谈

第三十六章:夜谈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要杀青了。

    在这段艰辛又快乐的时光里,有了张轲和几位老师的指导下,严悦对于表演和行业的认识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她开始明白了张轲开始所说的:天赋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正确的方向和行动。

    最后几日的拍摄进度非常紧凑,但严悦一点也没有觉得辛苦,反而看着日历一天天翻过,有些不舍的感觉。

    她有时候甚至希望这部剧可以一直拍下去,就像美剧那样,一季一季的,一直都是熟悉的团队。

    难得收工比较早的一天,严悦为剧组工作人员买的礼物恰好也到了,小美和王姐细心地帮她包装好将大部分送了出去。

    她自己则亲自给几位处得比较好的老师送过去。

    最后一份是张轲的。

    早已在房间里等候的张轲,看见严悦非常开心,虽然已经晚上十一点多了,她还是让严悦留下聊聊天,这也正是严悦所期待的。

    聊天中,严悦告诉张轲,她感觉美剧那样一季一季拍下去的模式挺好的,可惜在中国可能性不大。

    张轲开始没有明白严悦的意思,她以为是严悦羡慕美国电视剧的工业化、商业化成功,于是以自己的经验说道:“其实美剧也有很多只能拍一季,甚至试播不理想就解散团队的。你也不要以为美剧都是像国内引进的,或者其它渠道看到的,都是成本极高、制作精良的,也有很多粗制滥造的。特别是有许多针对文化比较低的家庭妇女的日间肥皂剧,其实制作也是很低劣的。也有很多制作公司、电视网为了收视率,拍一些取悦观众的低俗、媚俗的剧。”

    严悦听了张轲的话,知道她理解错了。

    平时为了学习看的各国的影视比较多,她也知道国外的影视不全是高大上、有内涵有品质,国内的影视也不全是如网上所说的演员无演技,制作粗制滥造等等,还是有非常多的优秀作品的。

    于是她便直接和张轲说了自己的那个可笑的想法,如果像美剧那样拍下去,那么这个剧组就不会解散了。

    张轲这才明白,严悦是舍不得团队,笑着说:“就算是最长青的剧集,也有终结的一天,那些工作人员也要各奔东西,这就是人生常态啊。”

    “但是至少也有几年的时间,不像现在,几个月就各奔东西了。”严悦突然有些触动,她想起来了她们的团,以前她们也以为大家会在一起很久很久的,结果……

    “这点倒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我还以为你选择这个行业,又是年轻人,会喜欢这种多变的新鲜感呢?”张轲觉得严悦有点,怎么说呢,不太像一般的年轻人。

    “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很喜欢那种比较稳定充实的生活,就像以前做练习生的时候,只需要努力练习达到出道的标准,就是,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不用考虑太多,也没有时间去想太多。”严悦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只能把最新出来的想法脱口而出。

    “你在这个行业,不太会给你你要的,或者说我理解的你说的稳定。但是如果你说的是精神上的稳定,那么不止这个行业无法给你,这个世界都无法给你。人性本身就是多变的,人生也充满各种意外,所以你需要多读书,需要向内走,这样才能在变幻莫测的生活中保持稳定的自己,处变不惊。”

    “嗯。”严悦觉得有必要换个话题,于是问了一个一直都想问的问题:“轲姐,你为什么会从美国回来呢?”

    说到这个问题,张轲总会觉得自己的语言要好好组织一下才可以。毕竟之前和记者谈地非常官方,自己也从来没有去好好整理过自己的这个决定。

    曾几何时,她们这一代影人,或者说这一代人,被大洋彼岸那种蓬勃繁荣的文化所吸引,那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有着最为先进的理念和制作手段。

    而且中国的部分影人因着东方的神秘与韵味,也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那时还不是妥协于市场的关注,而是出于一种好奇的欣赏。

    这也让许多中国影人有了到代表着最高制作水平的彼岸闯一闯的野心。

    但是,只有真正到了那里,才发现文化上的差异,很难融入主流的圈子,隐形的歧视无处不在,很难演到正面的角色。

    虽然张轲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魅力,最终还是闯出了一片天地。现在也开始有专门的华人影视制作,也有亚裔做主角的影视剧,尽管形象略有改善,刻板印象却没有完全消除。尤其是是华裔,永远逃不开,也只不过是新时代去掉了辫子的形象。而且在许多影视剧中,中国取代了曾经是苏联,后来是俄罗斯的邪恶地位,强化了华裔的恶人形象。

    说到底,这几年的政治正确,让少数族裔成为美剧角色的标准配置。但只要深究,就会发现,其实是披着多元化的皮,固化着西方人的刻板印象

    当然,最重要的是,张轲已经感觉到了美国在文化方面的衰落,尽管现在西方文化价值体系仍旧具有话语权,但是已经外强中干了。尤其是政治正确的流行,恰恰给创作者加了一道无形却又强力的枷锁。

    一直积极促进国外制作公司与国内进行文化交流的张轲,在牵线往返的过程,感受到了中国文化在再次复兴,这让张轲这样敏锐的人意识到参与到一场历史质变中,是非常大的挑战与难得的机会。

    张轲把内心的想法和盘托出,也不管严悦是否能理解,她注意到严悦虽然表情有些懵懂,但是却很专注。于是语重心长地说:“之所以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对人至关重要,就是因为那段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时刻。我们这代人,说实话,是在文化的冲击下成长的。在长期的闭塞后,突然的开放,让很多人产生了现实的扭曲感,特别是经济力量的对比影响下,盲目开始崇拜西方文化的一切。但是当我真正到了国外之后,我看到了华丽的外包装下的真实的西方。除了文化的体系与我们不同之外,在人性上实际上差别没有很大。”

    严悦点点头,她成长的时代正是中国物质开始丰富的时候,也是互联网流行兴盛的时候,所以她并没有感受过张轲所说的文化冲击,但是她能够理解张轲说的意思。因为她在看国外影视的时候,就发现剥掉外面国外生活方式,内核的韧性表现和国内影视没有区别。

    “所以我希望你多读书,就是因为我们的老祖宗其实是非常有智慧的。”张轲继续说道:“而且美剧过分工业化、标准化,形成了大量的类型剧,它们的制作已经非常模式化了,你看得多的话,其实就能看得出来它们的剧情都非常紧凑,故事结构非常类似,所以对于创作者来说,越发展到后期就越觉得瓶颈难以突破。但是国内现在良莠不齐的现状,正是可以大施拳脚的好时机。”

    “嗯,我也觉得,虽然都说影视寒冬,但是我身在其中,我还是能够感受这一年很多东西有些不一样了。”严悦非常赞同张轲说的好时机,自己真的很幸运。

    “所以,我有时候会羡慕你们这些年轻人,生在了好时候。”张轲笑着说完,瞟了一眼腕表:“都快1点了,赶紧去休息吧。明天,不对是今天,5点就拍摄了。”

    “啊,都这么晚了,耽误您休息了,轲姐。”严悦感觉非常抱歉,但是又收获满满。

    告别了张轲,严悦打着哈欠回到了房间,胡乱刷了牙、擦了脸就倒床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