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长夏传 »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六章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廿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在传统农耕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候、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巧妙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不仅与人类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更是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天干地支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

    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古人们,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

    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北斗七星是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亦在渐变。

    北斗星的斗柄循环旋转,从正东偏北的“寅位”开始,依次指向十二辰。

    天维建元,是从寅开始的,斗柄从正东偏北开始,顺时针旋转一圈,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斗柄回寅”,终而复始、万象更新,新的一个轮回由此开启。斗指寅为立春,斗指壬为雨水,斗指丁为惊蛰,……斗指丑为大寒。

    西汉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

    采用立杆测影(土圭)在黄河流域测定日影最长、白昼最短(日短至)这天作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把相邻“中气”之间的时间等分,称为“节气”。

    平均每月有一个“中气”与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依次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冬、小雪、大雪。

    立春,又名立春节、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是干支历的岁始,乃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代表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

    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大地回春,终而复始、万象更新,在传统观念中,立春具有吉祥的涵义。

    秦汉以前,南北各地风俗文化不同,一些地方岁首礼俗所重的不是阴历元月朔日,而是干支历廿四节气的立春。

    立春岁首对于传统农耕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重大的拜神祭祖、祈岁纳福、驱邪禳灾、除旧布新、迎新春等庆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时段举行,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

    立春是“四立”之一,反映着冬春季节的更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

    立春,在自然界,最显著的特点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

    雨水,是春季第2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330°。每年公历2月18-20日交节。

    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

    进入雨水节气,北方阴寒未尽,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有春天气息。

    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至20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

    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

    时至雨水节气,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冷空气相遇,形成降雨,但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

    惊蛰,是春季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

    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

    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农民们就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

    一岁十二个月建,每个月建对应一卦,卯月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

    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

    “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机。

    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

    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

    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

    春分,是春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壬,太阳黄经达0°,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

    春分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

    春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这时节天气暖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

    春分节气在时间段上是指太阳位于黄经0°和15°之间的位置,即从春分日起至清明日前的时段,公历则大约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间。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升分”等。

    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清明,春季的第5个节气。斗指乙,太阳黄经为15°。于公历4月04-06日交节。

    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自然界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时至清明,南方地区已气候清爽温暖、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在北方地区也开始断雪,渐渐进入阳光明媚的春天。

    “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这一时节,生气旺盛,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辰;太阳黄经为30°,于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正所谓“春雨贵如油”。

    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谷雨时节,在南方地区,往往开始明显多雨,而特别是华南,一旦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往往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

    谷雨,是反映降水现象的一个节气,谷雨时节往往开始明显多雨。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

    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

    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斗指甲,太阳达黄经60°,于每年公历5月20—22日交节。

    小满节气意味着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开始增多,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

    小满和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等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小满反映了降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小满,江河渐满”。

    另有解释是指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只是小满,还未完全饱满。

    “满”,是指雨水之盈,小满时节雨量大,江河至此小得盈满。

    小满名称是因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做“小满”。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斗指巳,太阳黄经达75°,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

    芒种,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

    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芒种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指导着农事耕种。

    农历书说:“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

    意思是讲,芒种节气适合种植有芒的谷类作物,其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过此即失效。

    民谚“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夏至,是廿四节气之第10个节气。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

    夏至是太阳北行的极致,这天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此后太阳直射点南移。

    夏至这天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夏至过后太阳高度逐日降低。但对于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南各地来说,夏至过后,太阳光照仍在增强。

    夏至期间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需水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

    夏至节气期间正值南方雨季,南方地区降水充足。北方的雨季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夏秋之交,北方地区夏至期间降水较少。

    小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

    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小暑开始进入伏天,天气变化无常。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农耕生产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光照充足、高温湿润、降水丰沛的雨热同期是非常优越的气候资源,十分适宜农作物生长,是诞生农耕文明的重要条件。

    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

    “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

    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大暑这个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

    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

    廿四节气也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还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

    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

    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酷暑并没有过完,真正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并不是在立秋节气。

    秋季是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管子》曰:“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进入秋季后,由夏季的多雨湿热过渡向秋季少雨干燥气候。

    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

    秋季最明显的变化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

    立秋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处暑,是秋季第二个节气。

    斗指戊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时至处暑,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

    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热,但已是呈下降趋势。

    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期内,“秋老虎”一般发生在公历8月~9月之间,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

    处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义,就是提醒人们暑气渐渐消退,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要注意预防“秋燥”。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如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公等。

    白露,是秋季第三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于公历9月7—9日交节。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有阳光尚热,但太阳一落山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拉大。

    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光照强度减弱,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

    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

    白露时节,秋风在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这种干燥的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白露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

    秋分,是秋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己;太阳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

    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秋分这天太阳光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时至秋分,暑热已消,天气转凉,暑凉相分。

    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称降分。

    而在南北两极,秋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干支历戌月的起始。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

    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

    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的东北、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

    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

    霜降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霜”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霜降”节气与“降霜”无关,两者不是同一概念。

    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在气象学上没有“霜降”的概念,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霜”通常出现在秋、冬、春这三个季节。

    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

    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转变。

    立冬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冬季普通盛行东北风和北风,气温逐渐下降,由于地表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时期还不是很冷;随着时间推移,强冷空气南下频繁,并越过南岭,天气越来越冷。在北方地区,立冬前早就寒冷。

    小雪,是冬季第2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即太阳到达黄经240°时。

    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雪”是水汽遇冷的产物,代表寒冷与降水,这时节的气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来比喻这时节的气候特征。

    “小雪”是个比喻,反映的是这个节气期间寒流活跃、降水渐增,不是表示这个节气下很小量的雪。

    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斗指癸,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

    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大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是反映气温与降雪变化趋势的节气,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

    大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即气温与降水量。

    节气大雪与天气大雪意义不同。实际上,大雪节气的雪却往往不如小雪节气来得大,全年下雪量最大的节气也不是在小雪、大雪节气。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拜冬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冬至是反映太阳光直射运动的节气。冬至是“日行南至、往北复返“的转折点,对于北半球各地来说,太阳高度自此回升,太阳光逐渐增强。

    从节气规律来说,立春是“阴阳”之气中阳气升发的始点,自立春起阴阳转化,阳气上升,立春标示着万物更生、新轮回开启。

    而冬至则是太阳回返的始点,自冬至起太阳高度回升、白昼逐日增长,冬至标示着太阳新生、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

    所以古人也把冬至看作“大吉之日”。在时年八节当中,冬至的重要程度不亚于立春岁节。

    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

    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

    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于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

    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小寒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但是却还没有冷到极致。冬至之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持续降低,温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际降到最低。

    民谚有:“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这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

    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丑,太阳黄经为300°,公历1月20—21日交节。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民谚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

    大寒在传统节气中是极冷的时节。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它将天文、自然节律和民俗实现了巧妙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古人根据气候和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

    “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称“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称“二至”;“启”是立春和立夏,“闭”则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这些加起来共为“八节”。

    民间称为“四时八节”或“时年八节”。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二十四节气为指导农事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