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城市牧羊女 » 第十章师生恋

第十章师生恋

    吃过早饭,南原便领着杨春出去玩了。

    昨晚蒋平安打电话问她什么时侯回来,杨春说先玩几天。接着就把白天事儿兴致勃勃的说了一遍,蒋平安似乎不大相信,还说南原不是说退耕还林退牧还原吗?怎么她爸又放起牧来?难道她是在骗我吗?

    杨春睁大双眼,急了说:蒋平安,你要是不相信,你过来看看,那些牛羊鸭鹅特别好玩有趣,很乖很听话,它们排成队,像迎客小姐一样欢迎我,还有各种美味,我录了视频发到网上,你有兴趣不妨看看。

    蒋平安说:你想诱我去乡下?

    杨春说:不是我引诱你,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自然在召唤我们。

    ………………

    俩人很快出了院子,来到村中。蒋平安见那儿有一座高大的房子,灰砖青瓦马头墙,门口蹲两个大石狮,地上铺着光滑坚硬青石板,典型徽派风格,便问:那儿是什么?

    南原说:那是村里祠堂,供奉祖先的牌位。杨春问:我能不能进去看一看?南原说:可以呀。

    俩人说着进了祠堂大门,看守祠堂人见是南原很热情,领着她俩在祠堂内走了一圈。

    杨春兴奋的睁大双眼,觉得什么都有趣,好奇,祠堂大大小小有上千个牌位,按辈份大小井然有序的排开,排在首位自然是村里辈份最大且德高望重的人,每个牌位上都用颜体字写了姓名,出生年月日,甚至还写了生平功绩。

    杨春问:大叔,我听南原说,你们祖先曾是北方游牧民族,由于连年战争,饥荒,瘟疫等原因迁徙到这儿来了。

    看守缓缓的抬起头,用极其复杂的神情看了一眼林立的牌位说:不错,我们是迁徙过来的,距今几有二百多年了。

    杨春掐指一算,说:那是明末清初过来的吧?

    看守点点头。南原说:杨姐是个作家,她想写一篇关于游牧文化小说,大叔可以介绍介绍。

    看守说:我不行,没有文化,只能让你失望了。南原说:你太谦虚了,谁不知道你是村里的先生,家里藏着上万本古书籍,你对古代的文化生话风土人情,历史掌故了如指掌,特别是明清游牧文化,你只是不想说罢了。

    半个小时后,俩人从祠堂出来。

    南原一边走一边用指着手说:那是我八岁时游泳过的池塘,那时十岁时爬过香樟树,树上有个鸟窝,有一次爬上树去捣鸟蛋,没想到鸟窝着伸出个蛇头出来,还滋滋的吐着蛇信子,当时我吓得脸色发白,大叫一声,差点从树上摔下来,打那以后我再也不敢爬树了。

    杨春说:你还爬树,那你不成了野丫头了?

    南原说:我小时侯就是个野丫头,爸妈让我念书,我旷课去野外玩耍,下湖捉鱼摸虾是我拿手好戏。

    俩人出了村,上了河堤,河堤下有大片大片沙滩,沙滩上有郁郁葱葱的农作物,风一吹传来沙沙的响声。

    南原说:这是我小时侯放牧的地方,那时我家有二头水牛,一头黄牛,十几只羊,放暑假时我每天下午,手拿长鞭把牛羊从村里赶上河堤,让它们安安静静吃草,有时也不听话,和别的牛羊打架。打得最凶时,犄角撞断了,样子十分怕人。不过断了犄角很快像春笋一样长出来。

    杨春问:你多大放牧了?

    南原说:十岁。

    杨春:你还是小女孩,无论水牛黄牛对于你来说都是庞然大物,你怎么驯服它们,你难道不怕它们吗?万一它们耍起横来怎么办?

    南原说:不怕,我牵着缰绳,它若不听话,我会狠狠的惩罚它们,把它拴在树上,用长鞭狠狠教训它们,几次下来它们就怕我了。

    杨春说:你这是虐待它们,它们难道不反抗吗?

    南原说:它们反抗不了,缰绳在我手中,我牵着它们鼻子走。

    杨春似懂非懂的哦了一声。又想起什么似的问:我刚才在村口看见了一间屋子,那里面是什么?

    南原说:那是村里的土地庙,里面供奉着土地公公土地婆婆,逢年过节村里人都去烧香祭祀,还敲锣打鼓,放鞭炮十分热闹。

    杨春说: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并不是你们游牧文化,是当地传承下来吧。

    南原说:对,我们这个村子很大,有上万人,杂姓多,有当地人,有少数民族,不过游牧在这儿占了一半,各种习俗和文化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杨春问:你们和当地人通婚吗?

    南原说:通婚,早通婚。都过了这么多年了,不可能不通婚的。

    杨春说:你让我想起高建群的小说《最后一个匈奴》,也许你们匈奴的后代?

    南原说:北方游牧人大多数是匈奴的后人,不过我们己不算是了,毕竟我们很早就和当地通婚了。

    杨春说:但你的血管内仍有一半流淌着游牧民族的血液。

    南原说:也许是的,不过认识的人都说不像,蒋哥说我有南方女孩子那种特有娇柔娇媚。

    杨春说:乍看你确实是这样,天生的唇红肤白,娇嫩柔媚,这是典雅南方女孩的特征。

    顿了一下关心的问:你有男友吗?

    南原淡淡的说:有过,在县城念高中时,我爱上班主任老师郑于,他也是农村人,他高高瘦瘦的,皮肤像少女一样白皙,常穿着一身简朴的衣服,高高的鼻梁上架着眼镜,浑身上下散发书卷气,特别是他念李商隐的无题诗,神情是那样痴迷投入,微张着嘴,两眼闪着清澈的光,仿佛那一刻他就是李商隐的化身,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也许从那一刻起,我就深深的爱上他,虽说他是我老师,其实他比我大不了几岁,他是师范大学毕业生,刚来校不久。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正当我俩沉浸在甜蜜的爱恋中,这事儿被校长发现了。

    结果是郑于被调走了,我回家了。

    杨春说:琼瑶的成名作《窗外》就是写师生恋。

    停了一下,不无惋惜的说:一场师生恋毁了二个年轻人前途的。师生恋是有害的。南原,你难道不后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