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一段良辰美景的华丽 » 第三十章 报道

第三十章 报道

    第二天,天气很好,太阳泛着白光,可能是早上吧,没有什么温度,有点干冷干冷的,陈知然觉得,成都的天气,跟老家真的不一样,她老觉得这个太阳,朦朦胧胧的,好像周边长着一圈白毛,没有老家的清晰。陈知然的学校在郊区,位于青牛区凤凰镇,二姨专门请了一天的假,陪着陈知然她们去学校报道,能看出来,二姨是真心为她的小妹高兴,在车上,一直都在热心的给妈妈还有陈知然介绍蓉城的名胜古迹。车窗外的风景,熟悉的地方都会指点给她们,并告诉她们主要是做什么的。陈知然虽然跟二姨不熟悉,但是血脉里的冥冥的联系还是在,亲切感越来越浓烈,慢慢的她也愿意加入妈妈跟二姨的聊天了,偶尔看到觉得有兴趣的还会拉着二姨的手问东问西的。

    大约40多分钟后,经校的大门终于出现在了视野里。陈知然她们下车后,开始认真的打量自己的学校,自己将要呆三年的地方,不知道将会在这里发生什么故事呢?她瞬间期待了起来。经校的大门好阔气,宽约30米,大门右边边的大理石上,好大的金色的经校两个字,龙飞凤舞的镶嵌在大理石上面,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不锈钢的电动伸缩门开了一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学校大门两边有好多小桌子,每张桌子上面都放着一个牌子,写着某某级某某班报道处,陈知然找到自己的班级,走了过去,很快就有个男生站起来,笑着问到:“你好同学,请问你是这个班级吗?我看你你的通知书呢?”陈知然看了一眼,这个男生黑漆漆的,头发像个刺猬,很精神的一根根立起来了,眼睛小小的,深陷进去,鼻梁很高,嘴巴也不大,脸型很精干,整个五官看起来搭配的很好,笑起来很有感染力,大约170左右,穿着白色短袖的衬衣,浅黄色的休闲裤,深褐色的大头皮鞋,看着还是很斯文秀气,就是皮肤好黑,显得好健康。陈知然把通知书拿出来,递给他,他看了一眼后,还给陈知然,说道:“你好啊,我叫秦汉民,比你先来几天,所以老师叫我们来门口接一下新人,以后我们就是同学了,走吧,我带你去报道。”然后他跟另外几个同学打了个招呼,就带着陈知然几个人去学校了。

    秦汉民一边走,一边跟陈知然介绍学校的情况,学校好大,起码是陈知然的中学10个那么大了,幸好有他带路,果然方便很多,很快陈知然就找到地方交了钱,办好了入校手续,秦汉民把他们带到了女生宿舍,宿舍都好远,没人带路还真难找。宿管阿姨看了下陈知然手上的宿舍房号,给了她一把钥匙,就放她们进去了。

    陈知然的宿舍在桃园3002,她觉得这个学校的宿舍真好玩,女生宿舍是桃园跟杏园,男生宿舍是李园跟梨园,一路走来,陈知然真的大开眼界,学校像个小世界一样,一切生活用品应有尽有,小卖部卖的好丰富,甚至还卖被子枕套之类的,陈知然这次真的像是进了大观园,这是她之前无法想象的场景啊。原来一个学校也可以像个小城,整个消费需求完全可以自我满足。

    到了宿舍,陈知然又惊讶了一番,宿舍好干净好整洁,进门的右手边三张木床,上下铺的那种,看着精致又很美感,左边是三张书桌,书桌上面还有一个书架,每张书桌下面有两个小椅子。看格局,宿舍应该是6个人一间,书桌应该是两人共用一张,有带锁的抽屉,可以放一些贵重的东西吧。书桌的尽头是6个小衣柜,上下层的,刚好一个人一个。外面是阳台,有卫生间,里面还有一个电热水器,看起来还是很方便的。

    在选床的时候,发生了一些小争论,宿舍的床已经有4个位置有人了,已经铺好了床上用品,只剩下靠近阳台那里的上下铺没人了,所以陈知然只能选择这张床的上铺或者是下铺。幸好宿舍没有人,应该是要么去接新生了,要么去熟悉地形了吧。看起来陈知然算是来的比较晚的了。争论的原因是陈知然想睡上床,可是二姨跟妈妈却希望她睡下床,理由就是如果冬天半夜想上厕所,不用爬上爬下的麻烦。可是陈知然觉得上床空气要好点嘛,最终,陈知然还是坚持了选择,毕竟以后都是她自己睡嘛,并且还要睡三年,肯定要先满足自己的愿望嘛。陈知然爬上去,把二姨买的小床垫先垫上,妈妈跟二姨在下面帮忙装被子什么的,被子是妈妈从家里带来的,经过大家齐心协力,陈知然的小窝终于弄好了。

    她跳下床,觉得非常满意,浅蓝色的被套,浅蓝色的格子床单和枕套,像一片浅蓝色的海洋,她觉得非常喜欢。这些是姐姐买的,妈妈给姐姐报喜的时候,最终妈妈还是向姐姐开口,希望她能给妹妹的读书赞助一点,姐姐听到妹妹考上了大学,很是开心,虽然姐姐家也不是很富裕,但是还是打算寄1000块钱回来,并且给妹妹买了一套床上的用品一起寄回来,希望妹妹到了外面也不要显得小气。看吧,这就是亲情,虽然在陈知然的记忆里,姐姐的印象很模糊,可是,关键时刻,还是这种深植于血脉里的感情才能无私的帮助你。

    看看时间,差不多快12点了,陈知然感觉有点饿了,于是拉着妈妈跟二姨,一起下去找饭堂吃饭。到了饭堂,陈知然又被惊讶到了,好阔气的饭堂啊,一共有三楼,每一楼的饭菜都不一样。一楼是大锅饭,跟陈知然的中学时代差不多,也是按份数卖。二楼是炒菜,跟外面的小饭馆一样,就是吃什么可以随便点。三楼是粉面抄手饺子之类的小吃,真是各种味道应有尽有,真的让陈知然大开眼界,她觉得,就算不出校门都完全可以解决任何的生活问题。

    本来妈妈跟二姨是打算在一楼随便吃点,便宜点嘛,但是陈知然觉得二姨为了陪她到校,专门请假来一趟,好歹得让二姨吃顿好的啊,所以花样撒娇,硬是拉着妈妈跟二姨去2楼吃炒菜去了。

    这顿饭,陈知然故意吃的好慢,其实也就是简单的小炒,一个回锅肉,一个空心菜,还有一个番茄蛋汤。她恨不得时间不要流动了,她知道,吃完饭,就是二姨跟妈妈回去的时候了,她突然很不舍,好不舍得妈妈,第一次离家这么远,从得到通知书到现在,当所有的欣喜归于平静后,她知道,她要开始面对一个人的孤单了,虽然,以后的人生里,会有很多的陌生人慢慢走进她的生活,但是此刻,她还是想自己像个孩子一样,能在妈妈的怀里多撒娇一会。所以,她想妈妈多陪她一会,哪怕多一秒也好,她不想太早一个人面对这陌生的生活。所以她一边慢慢的吃饭一边跟二姨聊天,让二姨说说妈妈小时候的事情给她听,二姨好像看穿了她的心思,慢慢的讲述着她们那个年代独有的童年,陈知然听着听着,又觉得好心酸,觉得妈妈好辛苦。二姨跟妈妈属于家里最小的两个,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哥哥当时年纪也不大,都是最能吃,最长身体的时候,所以有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说法。二姨说,那时农民的收入,是靠工分,家里只靠外公一个人做活,一家人一年到头分不了多少口粮,常年处于半饥饿状态,那时,对食物的渴求大过一切,二姨跟妈妈小时候,都是到处挖野菜,或者等地里的收成过了后,她们两姐妹就去翻找一些收剩下农作物,往往一个红薯或者一个地瓜,都会让姐妹俩开心很久,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二姨跟妈妈一直感情都很好的原因吧。后来哥哥们大一些了,能计工分了,家里才稍微好了一点。后来,二姨和妈妈才有机会读点书,但是也没读啥明白,那时的社会,太动荡了,每天都各种活动,几乎没有老师认真教学,所以,二姨跟妈妈一直都觉得,自己这一生,最吃亏的,就是没有文化,认识的字不多。后来日子实在难过,二姨也成年了,在村里人的带领下,借口去蓉城找亲戚,然后在蓉城一直到处帮人做一些散工,勉强能够养活自己,直到遇见二姨父,才有了现在的生活。

    说着说着,二姨跟妈妈眼里都饱含着泪水,陈知然心里也不好受,对两个舅舅,妈妈说的很少,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很少跟哥哥们互动,所以感情不是很深厚。每次过年过节,亲戚串门的时候,舅舅们也没说到这些小时候的事情,所以,今天还是陈知然第一次知道妈妈小时候的事情,虽然偶尔妈妈也会说,但是都很简单,一嘴带过,妈妈说不想去想起那时的苦难,每次一说起,就好像又会体验一次那时的饥饿感,妈妈觉得很不舒服,所以,很少提起。

    就算陈知然再怎么舍不得,这顿饭还是得吃完啊,最后,妈妈结了账,本来二姨要结账的,被陈知然拉住了。陈知然跟二姨和妈妈又在学校里到处转了转,一边嘱咐陈知然遇事先忍,不要跟别人发生冲突,特别不要跟同学闹别扭,吃点亏也没事,一个人在外面,要多多学会保护好自己,一路上,二姨跟妈妈把能想到的注意事项差不多都给陈知然灌输了一番。陈知然觉得时间过的好快,妈妈不得不走了,她还要去车站,坐回老家塘镇的汽车,又将是一晚劳累。当妈妈跟二姨坐上公交回去的那一刻,一股失落与孤单的感觉瞬间向她蔓延了过来,她赶紧转过去头去,眼泪憋在眼眶里,捂着嘴,向学校走去,她不敢让妈妈看见她的柔弱,她怕妈妈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