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梦幻情缘之夏荷 » 悠然岁月,水色留痕

悠然岁月,水色留痕

    时间,如微风拂面,不舍昼夜。在岁月的轮回中,我们走进了21世纪的第23年。犹如流水匆匆,一瞬间,又是一段时光的过往。在那个特别的时刻,我身临嵩山古刹,静谧地坐在少林寺中,聆听着僧侣们吟诵经文的声音,那婉转的音韵,宛如流水在耳畔轻轻涟漪。

    2000年的钟声,悠远而又激昂,响彻山谷,穿越云霄。人们依次走上前,手握木槌,轻敲古钟,108声回荡,如潮水般荡漾,宣告着一个时代的谢幕,一个崭新时代的幕启。

    黎明前,人们沿着山径,摇曳着红旗,手捧明灯,登上少室山巅,迎接新世纪的曙光。这是全国各地举行的庆典之一,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连接着每一个心怀希望的人。我身披羽绒衣,寒风嗖嗖,却感受到内心的暖意,人们的笑语欢声如春风拂面。

    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回首间,那个欢快跃动的时刻,如梦境般清晰。然而,新世纪的到来并未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它只是历史时间线上的一个划分点,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蕴含着无数生命的故事。曾经的美好憧憬,如今已被现实的绪流冲淡,而20世纪的故事,仍历历在目,激起内心的波澜。

    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精彩的篇章,充满戏剧性和变革,熠熠星光中织就历史的画卷。人们的情感也随之起伏,从对21世纪的期待,到逐渐认识到新旧世纪的衔接。时光如梭,历史的篇章如星辰般璀璨,等待着探索和解读。

    多年后,我不禁发现内心已悄然改变。所谓的“世纪”,只是时间的标记,新旧世纪交织无缝,本质上并无区别。新世纪的一切,只是上个世纪的延续与发展。曾经的情感,渐渐淡去,而20世纪的记忆却历历在目,唤起情感的涟漪。

    20世纪,见证了中国的沧桑巨变,经历了政治的风云变幻,社会的蜕变重生,从封闭到开放,从贫弱到崛起。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也是一个富有戏剧性的纪元。从王朝的更替到民国的建立,从混乱的岁月到顶住外来压力,从内战时期到新中国的诞生,中华儿女在动荡中不断崛起,为之付出努力和代价。

    下半个世纪,中国焕发新的生机,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各地勃发勃勃的生活气息。中原的郑州,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从“苦水城”到“绿城”“商贸城”,从区域中心到国家中心,一系列的发展,映照着一代代人的拼搏和智慧。

    这段时光,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他们为城市的进步付出艰辛努力,坚守初心,追逐梦想,无惧困难,推动事业发展。正是他们的努力,铸就了城市的繁荣,创造了不朽的传奇。然而,这些故事常常被遗忘,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也因此显得黯然失色,人们对熟悉的土地产生陌生感。

    然而,我深信,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不仅能够培养认同感,还能让人更深入地融入其中,形成共生共荣的关系。基于这个信念,我近年来致力于探索郑州的近现代历史,挖掘城市的价值和记忆。通过资料搜集、文献考证、采访调查,我尝试以非虚构的方式,创作真实而富有艺术性的作品,讲述郑州的故事。

    《水龙吟》便是这一努力的结晶。以郑州的水源问题为线索,勾勒百年来城市水源的变迁,环境的转变,以及人们为改善生存条件所做的努力。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每位市民都与之息息相关。我相信读者会对这个关系紧密的话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采集历史见证者的口述历史时,我深感抢救性的重要。历史事件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忘,人们的记忆逐渐模糊,珍贵的信息逐渐流失。然而,时光不可逆转,这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与历史的对话。

    在此,我怀念一位朋友,杨国权先生。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郑州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他的离世让我深感痛惜,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杨国权先生在郑州建筑界享有崇高声誉,他的设计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与他的交往中,我从他身上汲取了宝贵的智慧。他的去世让我感到悲痛,但我相信他的精神会与我们同在,他的贡献会永远流传。

    在此,我要衷心感谢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人。创作过程中,许多人给予了我宝贵的支持,你们的付出让我备受鼓舞。我也希望读者能够喜欢这本书,通过这些文字更好地了解郑州这座城市。

    岁月静好,水色流痕。时间荏苒,历史绵长。我们站在时光的岸边,目光注视着未来,回望过去,体味着生命的轨迹。纵然岁月不饶人,但我们依然可以用心感知,用文字留痕,让历史的光芒在时间的长河中继续闪耀。

    婴父

    2023年2月26日,西流湖畔,后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