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梦幻情缘之夏荷 » 高攀龙:山水之间的修行与觉悟

高攀龙:山水之间的修行与觉悟

    坐在那山间,恍若羲皇时。高攀龙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的深沉情感,一种追寻内心宁静的执着。他的文字如清风拂过山川,如清泉流淌在心田,如云雾舒展在蓝天。在这片山水之间,他寻找着心灵的净土,努力感受着自然的韵味,以及内心的宁静。

    在他二十五岁的时候,高攀龙开始了自己的学问之路,跟随李元冲和顾泾阳先生学习。他认为圣人之道必有做处,但不知所循。然后,他看到了朱子的话,“入道之要,莫如敬“,于是专注于肃恭收敛,但却觉得自己的气郁身拘,内心不自在。他的心境时而沉郁,时而散漫,无法找到真正的平静。

    然后,高攀龙突然想到程子的话,“心要在腔子?“,但不知所谓的腔子何指。最终,他在《小学》中找到了答案,“腔子犹言身子耳“。这一发现让他释然,他明白心不仅仅在方寸之间,而是遍布全身,他的整个身体就是心。于是,他感到轻松愉快。

    而后,他遇到了罗止菴,罗修身为本之学,与他的修行理念不谋而合。高攀龙坚持着知本工夫,使身心相得,不再追求外在的玄妙,而是专注于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联系。这一修行过程并不容易,但他坚守着自己的信仰,相信自己能够见义必为。

    在一次静坐中,高攀龙突然感悟到“闲邪存诚“这句话,他意识到自己此刻没有邪念,一切都是诚实的,他不需要再寻找诚实,它就在当下。这一瞬间,他感到自己仿佛脱离了束缚,心境变得清澈明朗。

    后来,他被谪官,但他并不为此忧虑,因为他知道自己内心已经得到觉悟。他返回尘世,但他的心境并不轻浮,因为他已经领悟到了真正的道路。他坚持着静坐读书,使自己的理念得以巩固。

    高攀龙的文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内心修行的热爱。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内心的平静和觉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自我反省。在山水之间,他找到了自己的内心净土,那片静谧之地,不仅是他的修行之所,也是他的心灵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