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何心道 » 第一百一十章:临淄

第一百一十章:临淄

    临淄地处武洲之腹,但在赵国版图上却偏东北方。

    与历朝历代各国的建都习惯当真不同,大赵没有将国都选在武洲中原靠西南的永安。

    在大赵之前,永安因为背靠黎山,物产丰饶又远离边境,武洲之前的霸主国都将国都定于此城。

    永安也是赫赫有名的六朝古都。

    但偏偏赵太祖就不。

    赵国的立国过程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历代王侯将相,发家成帝的过程几乎是大同小异。

    首先,便是皇帝与豪门大族之间的关系。

    皇帝只是豪门大族中的一员,当皇帝能够平衡豪门大族之间利益关系,那这个皇帝的位置是稳当的,当一个皇帝不能满足大部分豪门大族的利益需求的时候,那就成了豪门大族集体推翻皇帝,然后再自己的群体里选出一个合适的,来坐上皇位。

    其原理,在九州大陆都适用,并且在各国之间周而复始。

    就好比胜洲霸主唐国,国主李氏本就是前朝隋国八柱国之一的顶级贵族。

    说实在点,隋国亡国之君隋炀帝杨广当真不是个二世祖。

    反而这家伙极有头脑。

    杨广乃是其父隋文帝杨坚与皇后独孤伽罗的嫡次子。

    原名杨英,小名阿摩(其实应该是上麻下女,奈何打不出来),史书有称:美姿仪,少聪慧。

    但关键是他本就是老二,他的嫡亲哥哥杨勇才是早早就封为太子的人。

    但架不住这家伙头脑超绝,善于伪装。

    其父杨坚不爱奢华提倡简朴,杨广干脆就将此类奉行到了极致。

    十三岁就得封晋王,所受宠爱,可见一斑。

    然而太子杨勇虽然与其是同母所出,性格却截然不同。

    杨勇好学,善于词赋,性格宽仁,率意任性,喜好精美之物,给自己盔甲加精美纹路被其父杨坚认为爱好奢华,自然不喜。

    其母独孤皇后又很是忌惮妾室有孕,杨勇所宠美人数量繁多,又被母所恶。

    杨广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投父母所好,只宠一人,假为简朴。

    在独孤皇后的支持下,轻轻松松地联合几大臣子,将杨勇拉下太子之位。

    等到这家伙登基为帝之后,肆意妄为的本性就暴露无遗。

    广纳后宫,出行用度无不骄奢至极。

    但此时大局已定。

    好大喜功的杨广急迫地证明自己的能力,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

    支持他的一众豪门自然是功勋累累,但国民之力损耗一空,国库几可跑鼠。

    又是修建大运河,欲图打通南北,但心急之下,国力已尽,全国农民愤而起义,天下大乱。

    天下大乱并不是平民们的机会,他们不过求活而已。

    反而是各大豪门逐鹿胜洲。

    三十六路烟尘,七十二路诸侯,稀里哗啦将整个胜洲的百姓祸害地只剩不到两成。

    而唐国高祖李渊,本就是隋朝八柱国之一,趁势夺取天下。

    朝代更迭,几乎全类此例。

    但偏偏,赵国的开国之祖赵飞廉,原本就是个混混。

    家世更是无从谈起,得了天下之后,自然与那些豪门大族不同。

    对于安逸又富足的永安,赵飞廉并无任何喜好。

    尽管六朝古都,在各大臣子的心中乃是最合适的国都,赵飞廉却偏偏选中了临淄这个不大的城池建都。

    幸好,姜子良支持他。

    赵飞廉的想法也很简单,临淄虽然城池偏小,但建都可以扩建。

    再加上临淄交通便利,能够辐射夜鲁秦三国边境,无论攻守,临淄传递消息与决定都更快。

    甚至还能给皇位上的自己保持警惕性,加上姜子良的鼎力支持,这才顺利将国都定于临淄。

    临淄扩建,皇宫完全比不得永安的六朝所遗宫室这般庞大又奢华,反而是临淄城墙与护城河冠绝武洲。

    临淄城墙高达五丈,坚固程度让神藏境修炼士束手无策。

    护城河更是考虑周全,外沿至临淄城墙恰好是赵国破城弩的射程,而破城弩,只有赵国才能制造。

    经历了六日赶路的钱阳,远远看到临淄城墙,已然是被这一座雄城所震撼。

    反而黄树早已习惯,对于钱阳的目不转睛表示理所当然。

    任何一个初见临淄城的人,反应大多类似于此。

    而不与黄树同一马车的罗克与冯笑,虽然不是初次到临淄,却也依然被临淄城的雄壮广阔所摄,久久不能平复。

    临淄入城需三道关卡。

    护城河之外有第一道,乃是最为普通的禁军八卫军士查验身份。

    而过河之后需得由轮守的外军中的一支复验,而此次正是轮到龙盘军。

    大赵外军八支的分辨极为明朗,盔甲上的纹饰。

    龙盘军的盔甲纹饰乃是盘龙纹,看着古老又沉稳。

    多宝阁的文书在前两层的查验中,相当顺遂,核对人员货物和文书之后,便可放行。

    但在第三层由御林军负责的关卡,便是需要所有人下马车验明身份,连黄树的马车都会被搜查细致。

    但这就是大赵的规矩,也是大赵的霸气。

    你可以不来,但是入我临淄,就得接受如此安排。

    黄树这等身份都要老老实实接受查验,车队内的其他人自然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好在无论是赵国的内军还是外军,军纪严明,查验过后便顺利放行。

    钱阳在接受查验的过程中,已经充分感觉到了赵国三支军队的风格。

    禁卫办事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

    龙盘则是稳重中带着威凌,军士的一举一动中带着极强的自信与荣誉感,让接受查验的钱阳都感觉到了不弱的压力。

    这种压力,并不是单个军士能够产生,而是龙盘军在长久的配合和令行禁止下整军的军威。

    至于御林军,则是细致与分寸的把握。

    御林军与羽林军这种仪仗军自然是不同,虽然也很是讲究仪态,但主要还是要将战力的。

    他们是保护皇族与都城的核心力量,在临淄这个随便丢块石头都能砸到贵族的城池立,他们习惯了掌握好分寸,为了恪尽职能,自然也要将查验做得足够细致。

    国强则军盛,传下来的话不会有错。

    在这三道关卡中,已经足够体现大赵的霸主国威势。

    反而在进城之后,那宽大的街道几乎被人挤满的繁华,让钱阳一下子进入到了烟火人间。

    临淄城的道路,几乎是横平竖直的井字型,主道要保证四辆马车能够并排而行。

    街边各种小贩行商摊子挨得极近,酒楼商铺更是不用多说。

    这些对于钱阳来说,新奇不过,感触也极为特别。

    他长于偏远渔村,村里加起来都没现在所见一条街的行人多。

    此时随处可入眼的楼房,任何一间都比小渔村最好的屋子来的整齐大气。

    哪怕是曾经随着刘大猛去过的集市,都比不上临淄城一条街道的热闹繁华。

    像是一个在冷水里泡惯了的人,突然入了热的汤池,这种感觉很是不赖,却也很是陌生。

    车队是多宝阁的名头,入城之后自然是要去临淄多宝阁的分楼的。

    多宝阁贵为神衍大陆四大商行之一,在临淄的分楼是四等。

    除却总楼,就属临淄的分楼规模最大。

    即便如此,多宝阁也没能将分楼建在西城商业区最为核心的一片。

    因为多宝阁需要足够大的地,所以自然就只能往外些建楼。

    也并不是多宝阁财力不够,而是为了稳妥,大赵就是这么安排,多宝阁再强再富,在临淄,大赵的意思,便是一切。

    车队在临淄的街道上并不如没到临淄之前一般受人瞩目,在临淄这座城里,多宝阁这等马车商队,常见而已。

    七拐八拐在城内往西,城内不许马匹车辆疾行,快一个时辰,才到了多宝阁分楼。

    城西商业区,最为繁华的当属两处。

    一处乃是核心商业街,叫做百收道。

    而另一处正是多宝阁分楼所在街道,叫做大柳道。

    本来按照赵国所预想,无论东南西北,自然是越靠近城中心的皇宫越是繁华。

    但偏偏,多宝阁靠着一座分楼,独树一帜。

    多宝阁分楼距离临淄城中心足有十四条街之远,按道理都快要到外城比较清冷之地了。

    偏偏多宝阁在此处买下了足足两倾之地,以楼阁环绕而成一处综合商业区。

    各种物资售卖之处、专业拍卖之所、住宿货运与分金门分部,几乎是一个商行能做到的极致。

    黄树在临淄并未置业,因为在多宝阁里有他单独一栋小楼,虽然比起津海的占地要小,但在临淄,能够独有这样一处楼的,身份便不可能低了去。

    考虑到钱阳的安置,黄树干脆带着钱阳回了自己那边,而将罗克与冯笑,安置在一处小小院子去。

    下了马车,便安排着要沐浴,自有仆役之流来安排。

    在钱阳洗澡之前,早就有合适衣物准备好在一边,看着比之前的安排竟是要贵气得多。

    洗完澡的钱阳换上后,发现这一整套都是蜀锦,虽然也不是顶级货色,但只要是蜀锦,就代表着贵!

    但穿在身上一是舒服又贴身,二则是外观上的加成。

    正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一身蜀锦的钱阳看上去也像模像样,配着他独有的沉稳之气,说是个大家族的公子也是让人笃信不疑。

    黄树准备带着钱阳去开开眼,临淄多宝阁分楼,比起津海的分楼,可是多了不少好东西。

    虽然钱阳由那边出来,但之前攻伐之术的缺少提醒了黄树,万一他也少法宝之类的呢?

    于是黄树准备带着他去买法宝的所在逛一逛,正好也让钱阳混个脸熟,让别人认认他这个视若亲子的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