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何心道 » 第一百九十三章:野望

第一百九十三章:野望

    没多久,风呈惜便呱呱落地。

    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人注意到这个父傻母微的族中后辈。

    可是风呈惜六个月就能开口说话,周岁未满行止如意。

    这让风呈惜的祖父起了关注之心,早早用风氏秘法相测,并非痴傻。

    而后定魂盘测定资质,竟是天才之流,比起主脉族长后辈之中最为闪耀那几位也不遑多让。

    但是风呈惜的出身却是个大问题。

    但是这孩子天赋实在惊人,让风氏族长也是有了耳闻。

    毕竟是自家血脉,族长与风呈惜祖父私下商议之后,便让风呈惜挂于其大伯名下,认祖归宗上得族谱。

    但是风呈惜大伯有其亲子,天赋虽然不如风呈惜,但也是不俗。

    风呈惜自小便在这种矛盾和亲疏尴尬之中长大,亲夫亲母与他相见的次数更是寥寥无几。

    自有了风呈惜这个意外之喜后,风呈惜的亲生父母便成为了风氏生育工具。

    族中希望他们能为风氏再产出风呈惜这般的天才来,哪怕之后挂在其他族人名下,毕竟是风氏血脉和未来,依着风呈惜的例子安排便是。

    可惜的是,风呈惜的亲生父母之后又产下三个孩儿,两个残缺直接被早早处理,一个天赋平庸,连族谱都不能上,勉强姓风而已。

    所以风呈惜也被认为是意外,不过身份尴尬之下,风呈惜的天赋智商再高,也没办法得到足够的家族资源。

    在他十六岁那一年,风呈惜主动请缨,前去投奔当时多的小势力姜子良。

    一开始赵飞廉并没什么名气,所有人都以为那股子小势力的头领乃是姜子良。

    风呈惜也这么认为的,但是他进行了一场豪赌。

    如若不然,他心中那些愿望何时才能成真?

    风呈惜对于风氏宗族对他前半生的安排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见,因为他也反抗不了,但并不是说风呈惜就喜欢这样的生活安排。

    虽然他被发现天赋的时候已然很小,可是那么小的他已经有了足够的记忆能力。

    在他的记忆力,有两个烙印至深的人影。

    一个是会哄他睡觉,喂他吃东西也会陪着他开心,当然不开心的时候会用尽一切办法让他开心起来的女人—他的亲生母亲。

    这个女人的长相并不突出,但是在风呈惜的记忆中却格外的温柔和亲近,甚至每次一想起,或是每次在他梦中一出现,就好像在脸庞上带着一圈温暖的光,让风呈惜无论是梦里还是醒来,都格外地安心。

    另一个则是有些不同,像长辈,又不像长辈,那时他的亲生父亲。

    对于这个亲身父亲,风呈惜在逐渐长大中才明白,为何这个生父会被剥夺他父亲的名义,而他必须喊另外一个之前从未见过的人父亲。

    因为他的生父脑子有些问题。好像无论是吃饭睡觉亦或是其他生活举动,他这么大的一个人甚至都比不上幼小的自己。动作迟钝了一些倒是并不太明显,但是明显喜欢玩闹又干净纯粹亦或者说是幼稚的眼睛让风呈惜对他的感觉很奇怪。

    他喜欢这个亲生父亲,因为能够一起玩一起闹,即便做了些小坏事,只要是和这个亲生父亲一起的,那么那个虽然记忆中很温柔,可是瞪起眼睛依然然风呈惜游戏局促的母亲便不会太计较。

    最多会瞪那个总是带着笑,总是眯着眼看他,总是试图牵着他的手一起玩闹的大个子,而他自然就可以逃过一劫。

    也许风氏宗族的族长和那些家老们认为他在一周岁多就被过继到本应该是他大伯的那个男人名下,他不会有太多的记忆,毕竟绝大多数孩子在这个年纪都几乎还没什么意识,但恰恰,风呈惜十个例外。

    他非但记得自己的亲生父母,还似乎有着天生的直觉般,在表面上极为顺从族中对他的决定。

    这也就是风呈惜为何出身尴尬却能被风氏宗族的主脉认可的原因。

    血脉上虽然有些关系,但到底是上不了台面的,只有足够的行为和态度才能让风氏那些权柄在手的人认可他。

    在风呈惜长大的过程中,一开始他很难明白为什么自己好像和其他的孩子不太一样,无论是所谓后来被安排的父亲和母亲,还是身边的下人,哪怕老师和同龄同辈的亲族,看他的眼神和对他的态度都是那种隐隐的疏离却又掩饰得极好。

    但风呈惜就是能感觉得很清晰。

    这也是他的天赋之一,对于别人的态度或是情绪,他有着本能的敏锐感应。

    当然他并没有表露出来让其他人知道。

    唯一知道他这个秘密的,就是他那个整天把快乐笑容挂在脸上的亲生父亲。

    当然,他自来到赵飞廉这边之后,那个让他敬佩又有些恐慌的姜子良大人,似乎也隐隐地感觉到了他这个特殊的本能。

    也就是姜子良的提议,赵飞廉这个君主在一开始就把他当做外交的主要人选在使用,尽管他的修炼天赋在整个赵国臣子中都也能排的上号。

    在这次出使秦国之前,风呈惜就能很清楚地感觉到大赵国君赵飞廉的异常。

    虽然之前丞相萧追月有些反常地一直停留在皇宫已经由大赵朝廷为他解释得极为清晰。

    不过风呈惜可不会相信什么赵国军事以及内政需要有着明确的方向变化,萧追月作为大赵丞相必须暂留宫内辅助君王处理紧急政务这种通报。

    风呈惜明确地从大赵君主以及丞相萧追月的身上感受到了最初的焦躁急迫与不安,之后又变成了放松与期待。

    在风呈惜被赵飞廉召见派给他出使秦国这一次任务的时候,风呈惜几乎可以确定,赵国君主赵飞廉的身上一定出现了大的问题,不过肯定也有了解决的法子。

    因为他从赵飞廉身上感受到了那种看淡一切却又无可奈何要做点什么的心态。

    往往这种心态的人,都是命不久矣。

    但风呈惜并不慌乱,反而有些兴奋,他投奔赵飞廉开始,就一直勤勤恳恳矜矜业业,直到赵国立国之后,鸿胪寺被任命为主管礼仪与外交的衙门,他风呈惜也不过就是鸿胪寺里头的两个少卿之一。

    对于一个心中有着明确目标的风氏族人来说,尽管大赵鸿胪寺的少卿已经是四品高官,可是无论从权力还是地位来看,风呈惜都觉得远远不够。

    只有赵国的大鸿胪,才能让风氏这么个古老庞大的家族对他的愿望妥协吧,还仅仅是也许。

    因为风氏宗族的族谱,可不是那么好修改的,哪怕是族长也不能一言而决,要实现风呈惜心里那个愿望,必须要有足够的地位和权力来让整个风氏宗族那些权柄在手的大人物都低头。

    赵国现在虽然已经展现出武洲霸主之一的姿态,但是风氏宗族的根基终究是在秦国,更何况他风呈惜在赵国也不过就是个四品。

    风呈惜很急切,却又很耐心。

    但这一次出使秦国的任务,让风呈惜看到了足够大的机会!

    风氏宗族之中,修为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毕竟风氏永远不缺顶级天才,那些活了不知多久的风氏顶级天才们,让武洲霸主之一的秦国对待风氏都要小心谨慎。

    所以,风呈惜尽管修炼天赋也是极高,但他并不认为自己可以靠着修为很快地实现他心中那个愿望。

    等到他修为足够的时候,只是普通人的亲生父母想必早已故去,他们没有那么长的寿数来等待风呈惜强大到那一步了。

    所以风呈惜必须尽快地爬到足够高的位置。

    赵国这个与秦争霸武洲的大国也确实提供了秦国给不了的东西,在秦国,哪怕是大鸿胪想必都很难让风氏低头,但是赵国可不同。

    无论是秦皇嬴开还是风氏宗族,都必须考虑一个拥有着姜子良这种有着高绝修为,同时也拥有着让秦国都无可奈何军事能力顶梁柱的大赵!

    大赵的大鸿胪,和秦国的大鸿胪,在风氏眼里可是绝对不一样的。

    嬴开和风氏族长看秦国大鸿胪也许并不用太放在心上,可是赵国的大鸿胪可是有着负责国礼与外交主导权的!

    那时候,秦国迟迟攻打不下襄阳,两国之间只能控制住规模来进行军事安排。

    外交就变成了主要手段。

    若是他能坐上大鸿胪这个赵国九卿之一的位置,风氏宗族哪怕不想低头,秦皇嬴开都必须要考虑赵国的态度!

    这便是政治!

    满洲那个不是汉族统治的大洲有一句名言:战争和政治,让女人走开!

    虽然有诸多偏颇,可是也有着一定的道理。

    无论是战争还是政治,都有着同样的特点,一个不小心就容易两败俱伤甚至与敌皆亡。

    而国家可不是如老百姓或是江湖客那样可以任性妄为,老百姓或是江湖客任性妄为,大不了吧自己赔进去之后,把一家老小或是身处的那个势力也赔进去。

    但国家若是这么干了,死的人就太多了。

    哪怕你愿意这么干,你的敌人都未必愿意,但是往往女性大多感性,一旦情绪到了那个点,抱着对手一起死对她们而言绝对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所以,政治可不是一般人能玩的动的!

    风呈惜可以为大赵卖命,甚至可以为大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连带着自己的后辈也一起,但他必须借着大赵的威势,完成心底那个迫切无比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