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何心道 » 第一百六十六章:站队

第一百六十六章:站队

    不过尽管赵国队伍里大部分人都认可姜修胜算是自己人,在看到小胖子是要和姜灏武放对的时候,大部分人还是觉得小胖子没什么获胜的机会。

    所以,一开始在兄弟三人边上还是很少有人靠近。

    直到吕奉雷开始和这三人搭话。

    对于吕奉雷能参加此次泰山演武,姜修胜兄弟三人也是有些惊讶。

    毕竟名额还是很少的,诺大一个赵国,那么多贵族中仅仅也只能出战二十八人,其中三人还是留星境的高手,自然不可能是后辈子弟可以染指的。

    这样一来,那神藏境的二十个名额简直是抢手到打破头的地步!

    吕奉雷之前好不容易才从家族里给自己搞到了一个名额,不过之前为了交好这三兄弟,已经是拿了出来。

    按道理说,吕奉雷是没办法再参加这一届的泰山演武了,不过临到队伍要出发之前,吕奉雷才最后一个进了队伍。

    想必,为了这个名额,吕奉雷肯定付出不少。

    吕奉雷也没有交代他自己这个名额的来源,不过赵国贵族之间的秘密简直是个漏风的箅子。

    姜修胜三兄弟没多久后就从别处知道了吕奉雷的名额乃是从韩家弄来的。

    按理来说,赵国几大世家中,姜家是最无可置疑的第一位,无论是姜子良的声望还是地位,若不是有个皇帝要分清君臣,皇家都是比不得姜家的声势的。

    自从皇位传到了赵何手里之后,皇家和姜家的关系就隐隐有了些不和的苗头,吕家成了皇家的铁杆,而萧家则是中立,韩家隐隐有些偏向姜家。

    从韩家第一代家主韩重言开始,能让韩家服气的就好像只有一个姜子良。

    当初赵飞廉作死,韩重言是劝了又劝,赵飞廉没听他的,虽然姜子良帮赵飞廉擦了屁股,但是韩重言不可避免也是被赵飞廉拖了后腿。

    所以,对于赵飞廉这个开国皇帝,韩重言也只是表面上的尊敬和礼仪,说及内心,韩重言能服气的也就姜子良。

    韩重言在修炼上的天赋也就中上之姿,不过若是论及兵家手段,韩重言自认为是没什么对手的。

    整个武洲中,哪怕是嬴开,哪怕是程氏兄弟,韩重言也认为自己高过他们一线,若不是赵国兵源的问题,他甚至能将那几个吊起来锤。

    只有姜子良,即便韩重言再自信也不得不承认,姜子良在军事上的能力让人觉得恐怖。

    若是双方在军事上放对,统帅之兵在万数以下,韩重言在姜子良手里绝对活不过两天。

    若是双方统帅之兵在万数以上十万以下,韩重言自问若是运气好沾些便宜能勉强保证自己守个天险不败。

    若是双方统帅之兵在十万以上,这正是韩重言统帅能力最为强悍之处的时候,韩重言也自认为只是和姜子良胜负对半,甚至还要弱上一丝。

    但是姜子良绝对不会给韩重言第三种情况的机会,韩重言很确定。

    因为姜子良虽然智计百出,但实际上是个用兵极为沉稳的人,大多以正相持,以奇破之。

    在动手之前,他必然会对对手有尽可能详细的分析。

    若是韩重言与姜子良为敌,姜子良绝不可能看着他拥有十万以上的军队还继续和他正面相抗的!

    他韩重言是个兵家奇才,但是姜子良是全才!兵家的机会很多时候是可以靠着政治手段来创造的!

    这恰恰就是韩重言的短板,就在立国之初韩重言不知道为此吃了多少亏,要不是之后摆明了诸事不干预的中立立场,怕是韩家传承不了太久。

    而这个立场,是姜子良私下教韩重言的。

    所以,韩家对于姜家一直是处于比较亲近的态度。

    赵何想要将绝大部分权力抓在自己手里,就必然是要和姜家起冲突,因为无论军政,姜家的门下和故旧都是赵国最为强大的一批势力。

    而赵何能够依仗的无非是吕家,所以皇家和吕家,隐隐就和姜家站在了对立之处。

    所以,吕奉雷把从吕家得来的名额给了姜修胜,这已经是极大的赌博了。

    姜修胜虽然没被姜家本家承认,可大多数人还是将他看成姜家的人,如若不然,姜修胜融入赵国就是一件极难之事,更别提代表赵国出战泰山演武了。

    但吕奉雷此举终究是被吕家责问的,也不知他是怎么圆回来的。

    能从一直倾向姜家的韩家拿到名额,也是让很多赵国家族颇为震惊。

    毕竟现在赵国朝堂,皇家和吕家是一条裤子,姜独成一个势力,萧家和双方关系都还不错,但是很明显是中立的,倒是韩家,虽然态度表露是中立,但是还是颇为倾向姜家。

    这种情况下,吕奉雷能拿到韩家的名额,这难度就不是一点点大了。

    不过他终究是做到了。

    队伍中倒是有两个姓韩的,一个正是和姜修胜他们打过交道的韩先,另一个则是韩先的堂兄,韩临。

    吕家也只有两个人,但很明显,吕奉雷和他的堂兄吕奉奇很不对付。

    若拿姜灏武和姜修胜的关系来比喻的话,那更像是一种摆明车马的挑战,姜灏武姿态颇高,起点也是颇高,对于后来的挑战者姜修胜,姜灏武只是带着一种欣赏甚至有些期待,只不过姜修胜将立场摆的很鲜明而已。

    但是吕奉奇和吕奉雷则全然不同,他们更像是大家族里的表面兄弟。

    在明面上,两人颇为和睦,甚至有些亲热,好一副兄友弟恭的和谐气象。

    但是实际上,用吕奉雷私下和姜修胜三兄弟喝酒时候说的话来形容,那就是吕奉奇恨不得下一瞬间就弄死他,然后把他的尸体盖上棺材埋进土里顺便压上一大块石头才能安心。

    可想而知,尽管吕奉雷在吕家同辈继承人里只排第三,但这个第三位给了排第一的吕奉奇多大的威胁。

    不过吕奉雷的手段也不差,配合着吕奉奇把表面兄弟的戏演的很好,只是在和姜修胜他们在一起的时候透露了底子。

    吕奉雷在进了队伍之后,本来也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直到看到姜修胜慢慢融入队伍的时候,才主动和他们打招呼。

    看到这一幕的吕奉奇,虽然脸上还是笑得很和气,但是那一对好看的桃花眼眯了起来,细细的一条缝里,透露出危险的光,尽管没人注意到。

    吕奉雷和三兄弟走近了之后,队伍里张家也有一个子弟跟随着参与过他们之间的活动。

    幸好,泰山演武当前,矛盾才没有被激化。

    不过在队伍里,无论是朝廷还是各大家族,都在试图接触着那些其他势力的修炼士。

    特别是修炼士混战场的那十位。

    无论他们是来自江湖散修还是宗门,对于他们的身份背景早就被各大势力搜集分析得七七八八了。

    说实话,能代表赵国出战泰山演武的修炼士,江湖散修出身的实在是凤毛麟角,天赋稍高的也很少会成为散修,多久就是宗门和家族要,即便顶尖的宗门和世家要求高,但是那些稍弱的势力可是卯足了劲在收罗各种人才。

    而宗门出身的子弟,其实并不反感被朝廷招揽。

    因为许多宗门本身也是想借着朝廷的力量让自身发展更加顺利些。

    从有王朝开始,宗门和朝廷一直有些争议之处。

    正所谓侠以武犯禁,顶尖宗门培养出来的弟子哪怕只是平均水平,在江湖中行走的时候对于朝廷的法度与稳定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随着修为和能力的上升,修炼士与普通人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对于王朝来说,他们的根基还是普通人,因为能够修炼到神藏境的,也不过就是千中出一,更何况其中大多数在修炼到神藏境的时候已经垂垂老矣。

    而宗门,他们虽然说也是由普通人中挑选资质出众的收录门下,可是当宗门足够强盛的时候,自家宗门里就有着一套足够循环的弟子系统,许多强盛宗门周围的百姓愿意阖家带着土地投献给宗门。

    因为宗门有很多种抵消朝廷税赋的方法,而老百姓只能老老实实交粮食或是钱财。

    而宗门,从这些投效的土地里得到了养活仆役和基层弟子的粮食。

    又获得了大量的普通人根基,更方便他们寻找优秀资质的弟子,也方便安置一些天赋不足够的普通弟子成家立业,为宗门输送下一代的血液。

    至于朝廷的赋税,对于很多宗门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能够在江湖站稳脚跟的宗门,无一不是有着自身底蕴在多的。

    就好似灵剑宗,他们每年会替赵国训练足足一千名剑士。

    这种剑士算不上修炼士,却又要比普通兵卒强悍太多。

    灵剑宗正是靠着他们以灵御剑,以剑照人的特殊法门,可以通过自家弟子帮助普通人沟通他们的战剑,然后配合特殊的丹药和方法训练出一批能够以步卒对抗秦国铁骑的剑士部队来!

    若不是培养起来实在费时费力,规模又无法再增大,赵国也不至于一直与秦国相持不下。

    有着这样的一条路,灵剑宗脸上宗门在内,足足占了方圆百倾的土地,一年也只需要再往赵国朝廷贡献出一批不多的修炼资源,数量和质量只需要达到要求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