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何心道 » 第一百八十章:马和的路

第一百八十章:马和的路

    这位马和小马公公也是个沉稳忠谨的性子,在陪伴赵何长大的一路上也极得赵何之心。

    当初与马和一批的拢共不满四十个小太监,在选择功法的时候就基本将他们的性格暴露得七七八八。

    其中绝大部分选择或者被迫选择的是阴柔偏防守的路子。

    只有马和,一眼看中的是一门大开大合的战阵功法。

    战阵功法之中,大多根基扎实进境颇慢,若是没有一定的战阵经验,要想修炼到一定境界,当真是难上加难。

    不过马和当初选择这门功法的理由也是连带着赵丹都为之侧目。

    “皇子身边自然是不缺了舍命保护的人,小人修炼的天赋在这一批人中也只是平平之姿,但是若能运用一些战阵之术,尽力调动护卫之力,来确保皇子的安危,也算是小人没有辜负陛下以及殿下的一番看顾。”

    这是当初年不满七岁的马和选择功法时的原话。

    这番话也是让他能够顺利地修炼自己所选的军阵功法的原因。

    不过在此之后,无论是资源方面还是起居用度方面,赵丹并没有给他什么特殊的待遇。

    与其他三十级名小太监一样,他需要通过实力来证明自己。

    若是比起猜测主子的心意,曲意逢迎,马和在这一批人里,估计也就是个垫底的货色。

    但是他也有着一样好处,那就是忠心地里外如一。

    无论什么吩咐,只要是出自赵何的嘴巴,马和无论付出什么都会去做到。

    一年盛夏的时候,赵何在座师那里受了气,又被座师报告给他的父皇赵丹,被赵丹宣去又是一顿数落之后,心里的烦躁那时压都压不住。

    一堆的小太监各种什么绿豆汤去火丹药什么的去替主子“分忧”,甚至还有暗中给赵何出主意怎么给他座师上眼药的。

    只有马和,在听到赵何一句:“那么多蝉,叫的人真心烦。”之后,一直在园子里默默抓了三天知了。

    知道三天后,赵何自己都气性过了,忘了自己说过的话,突然间发现自己园子里本来嘈杂的蝉鸣基本听不见一两声了,这唤人过来询问,这才知道,有一个平时看似颇为木讷不起眼的小太监,为了他一句抱怨的话,这三天来几乎是不满不休几乎要把他宫内的所有知了都抓干净!

    赵何当年不过十一岁,但是从他的座师那边已经学了不少的相人以及御人之术。

    稍微思索了一番,干脆把这件事情通报给了他的父皇,而赵丹当时并没有立即下决定,反而是将赵何招来面前,来了一场父子间的奏对。

    赵丹一本正经地问只不过比他腰带稍微高一些的皇儿:“何儿,对这名侍从有何看法呢?”

    这一批陪伴赵丹一起长大的小太监,拿的可都是侍从的月奉银子,比起一般的宦官,那是好了不知道多少去的。

    赵何看着他的父皇,回答也是清晰无碍:“皇儿觉得,时间看我皇家如主如虎,如主则是主有令出,臣为主驱从,而大多则是视君如虎,如虎者,乃是力从敬畏而出,所行所做乃是为了让君主开心顺意。不过前者谓之忠,后者纯粹乃是工具之臣而已,正所谓君子不器,这两者可都算不上什么君子的。”

    赵丹颇有意思地看着对他侃侃而谈的皇儿,第一次发现自己的这么些个种里居然还有在这个年纪就有这等思维的人。

    不过一想到赵何的座师那是那个出了名古怪又厉害的姚广义,反而心中有明了。

    这番话,确实是姚广义讲给赵何听得,不过好在赵何虽然有些顽劣贪闲,但对于姚广义还是恭敬有加,一些姚广义讲给他的东西,赵何还是反复揣摩过的。

    对于之前这番话,姚广义给赵何讲的时候也是提醒过,还是想做一个手中有权的皇室,这些东西是必须要掌握的。

    若是这些东西被他完全运用纯熟,那赵国龙椅之上的下一个人,必定是他。

    不过赵何也不会傻到把这些话都讲给他的父皇听,毕竟当时赵丹还是春秋鼎盛,讲出这些话颇为不敬。连带着姚广义都要落不了好去。

    但是仅仅前面那一番话,已经是让赵丹对他刮目相看了。

    看到赵丹看他的目光中带着前所未有的满意与肯定,赵何便一股脑儿地说下去。

    “皇儿觉得,那些个侍从之人中,能力倒是次要的,首先看忠心,而忠心这方面,就看他做事要大过于言辞。那批侍从中,不少都算得上聪明伶俐,言辞贴心,但是能够在做事上头比得上这个马三的,当真是一个都没有。”

    当初的马和,到那时,也只是叫马三,因为在这一批小太监里,他的身板高大排在第三,所以叫做马三。

    赵丹听完,一边点头一边从自己龙案上端起一碗御膳房敬献的九宝莲子羹递给赵何。

    赵何受宠若惊地接过在手。

    九宝莲子羹,其实在民间也有,不过是用莲子和九种食材一起炖煮而成的清热进步的汤羹而已。

    但是赵丹龙案上的九宝莲子羹可不是民间那种普通货色,光光是主料的莲子,就是姜子良当初从昆仑带出来的清心七宝莲的莲子,清心七宝莲,没六十年才长一瓣,等到长全七瓣之后,那才算是正经的清心七宝莲。

    四包多年才算长成,一年一颗莲花也就出不满四十颗莲子而已,当初姜子良远赴昆仑为赵飞廉寻找魔门传人的过程中,从昆仑天池里带回来了十几条完整的清心七宝莲,被移植在宫内秘苑之后,有专门的人负责打理培育,不过也许是水土不同的缘故,这些清心七宝莲一直有些半死不活,连带着出产的莲子也减少一些。

    由这些清心七宝莲产出的莲子,再配合不知多少种天材地宝在内,用修炼士的炼制手法炖煮出来的“九宝莲子羹”不仅能够清心炼气,更为重要的一种效果便是增强阳寿,增加身体活力。

    这也是当初姜子良为赵飞廉延寿的法子其中之一。

    后来赵丹即位之后,按着姜子良的建议,这也成了专供皇帝的一种汤羹。

    即便是贵为大赵天子,赵丹每十日也才能喝到一次这样的一小碗九宝莲子羹而已。

    之前赵丹也从未分给任何一个皇子,此时竟是把整整一小碗全部给了赵丹,可想而知,赵丹在他心中是如何让他满意。

    看着赵何要继续说下去,赵丹也是轻轻挥挥手,示意他先把手里的汤羹喝完。

    赵何一口把九宝莲子羹闷了下去,对着赵丹致谢之后小心地把那只算得上法宝的小碗放回了龙案上。

    “父皇,这一批人里有颇多想猜测皇儿心思来网上钻营之辈,这些人可当不得大用,倒是这个马三,反而能成为皇儿以后的臂膀之一。”

    赵丹略略点头,对于那一批小太监里的各类人等,其实他也是了解得很,毕竟是他亲自吩咐下去的,这些皇子成长中的所有影响,自然也是事无巨细被人一一报到他的案头。

    不过他之前一个都没处理,一则是那些人里也没什么太过分的,二则他也想看看皇儿自己能不能分辨和处理好。

    此时看来,到底是年纪小,见识还是不够,用人,用当初姚广义和他之间的君臣奏对就完全可以概括。

    “猪可食肉,兔可趋洞,金可存使,铁可打煅。”

    任何一种人都是有着使用方式的,只要把不同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用对应的方式趋使那才是人君之相。

    赵何之前的回答,到底还是心胸小了些,不过比起其他的皇子,显然是要高明了许多,想必也是和他那位妖孽的座师不无关系。

    赵丹想了想,亲自提笔写了个“和”字,递给赵何,告诉他:“马三忠谨有余,变法不通,对于皇儿而言,作为内臣也许还算是不错,可是皇儿还是要注意如何使用这等臣子,这个和字,一则与皇儿之名略有相似之处,只望他能好好守护我的皇儿,二则朕希望他中正平和些,才能在以后的路上为皇儿多出些力气。”

    自此之后,马三由大赵天子赵丹亲自赐名马和。

    而他在赵何身边的地位,也一跃而成同批小太监里的首位。

    加之之后赵何的座师姚广义私下也是提醒赵何,这个马和可以着重培养一下,这才有了赵何一边封锁马和的消息,一边花更大代价去培养此人。

    直到今时今日,马和才是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马和上场可不是之前那位儒门修士一般花里胡哨,他一步一顿走的极慢,仿佛每一步都要把脚跟踩进地里去,偏偏还并不让人觉得他走的慢或是拖时间,好似这个人本该如此,一丝违和的意思都没有。

    马和上场之后,那位鲁国机关师这才慢悠悠地上场,其实上一场对于他来说损耗并不严重,不过机关师对于对手的刺探其实从第一次照面就开始了。

    一个人的行进方式往往和这个人的战斗风格是一致的,在这位鲁国机关师心里,这位对手大抵是沉稳坚毅的风格。

    但是这个类型的对手却是他最不想遇到的,从他最主要的两只机关兽看来,他就是崇尚进攻的机关师,改变环境也不过是为了保存自身,最终目的还是以另一只机关兽的进攻来取胜。

    双方站定,只待公证与裁判确认与发令,战斗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