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何心道 » 第三百四十八章:障碍由来

第三百四十八章:障碍由来

    后来在泰山演武上,姜灏武在魂游境凝聚五门神通雏形,这件事被很多人猜测。

    但是没有证据。

    大家都知道姜灏武已经领悟了神通雏形,但是他没展露出五门。

    尽管这个猜测大家都能笃定,却不能说它一定是真的。

    但是钱阳知道,这是真的,姜灏武那个变态真的能干这么丧心病狂的事情。

    而钱阳想到的,就是神通雏形!

    这是对大道的理解和领悟。

    说起来也很是奇怪,在天道还未曾崩碎的时候,所谓的大道反而是比较难追寻。

    大道这个东西,就像是一个搔首弄姿的美人儿,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个人在前面,但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尽管如此,古往今来无数人都为之倾倒,不断地追寻。

    说起来也是极妙,正因为难以追寻,上古的修炼士虽然数量极少,但是一旦有所成就,举手投足、指掌挥动之间,都是有着莫大的威能。

    尽管上古灵气稀缺,这些修炼士正是凭借着他们对大道的领悟方能如此。

    毕竟,以一人之力如何能与天地争锋!

    大道正是天地威能的使用法则!

    然而自打天道崩碎自身,大道反而有些衰落。

    也许是因为灵气不再如此稀缺,反而是唾手可得,对于修炼士们而言实在是好得不能再好。

    但是对于大道的领悟来说,却又是成为了桎梏。

    力量在前期来得实在是太简单了。

    五行灵气几乎是充斥着天地间的每一个角落,了不起浓淡之间有所差异,但是如今哪怕是灵气最稀缺的地方,那也比上古来的强!

    如今的修炼士,练气、筑基、神藏、留星、化日这些境界,正是天道崩碎之后,修炼大行其道才定下的。

    本身并没有这些境界!

    这些境界表面上说的乃是修行境界,实际上还不是对力量和战力的估量?

    这也是无可为而为之,毕竟境界和领悟这种事情,当真是很难衡量。

    总不能问你,你对道了解多少吧?百分之几还是千分之几还是万分之几?

    这无端引人发笑而已。

    所以,能够摆在明面的,就只有力量。

    但是当所有修炼士都把眼光放在如此轻易就能获得的力量上之后,大道就不容易受青睐了。

    毕竟,绝少有人能耐下性子。

    就好比,你开始修炼就可以参悟大道,但是和你一起的人很快地练气、筑基甚至神藏境,你还没能摸到大道的一丝痕迹,那边已经能打千百个你了,你难不难受?!

    特别是,前期的战力往往代表着资源分配的份额,越能打,越能占有更多资源,而更多的资源能继续支持你往更高的境界而去。

    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所以,再没有人愿意慢慢打磨,甚至没有任何标准地去参悟天道。

    天道这玩意,拿来能吃还是能喝?但是前期的力量,可不仅仅能吃能喝!

    渐渐的,所有修炼士都开始按照现行的体系去修练。

    以至于许多人都忘了,大道,不论你是什么修为都可以参悟!

    甚至如今的修炼界都以为,神通是只有留星境才能拥有的手段!

    所谓神通,不过是大道被人参悟到一定境界后表现出来的手段而已。

    就像古人捕猎,有的人用牙齿,有的人却能用工具。

    若真的是留星境才能有用神通,那所谓的神通雏形算什么?!

    不过是使用天地威能的方式而已,了不起有高有低有深有浅。

    钱阳在自身境界的障碍松动的时候,下意识地想到的正是神通雏形!

    或者说是天道!

    他从那些最基础的五行法术里,看到的都是规则。

    金木水火土各自以自己的形式在运作,在被人使用,这些规则看起来完全不同,但若是细细深究,会发现其中的原理几乎是大相径庭的!

    关键是,这些个法子用星辰元力也是适用!

    虽说效果有所区别,但其中的规则,让钱阳隐隐约约之间抓到了一丝丝窍门。

    但这一直是预感,一直是下意识中的收获。

    直到被两个弟子拿他来和姜灏武相比,当然,那两个灵剑宗的弟子是为了奚落和贬低他,但他抓住了那一闪而逝的灵感。

    遥想起当日泰山演武之时,他在远远之处就能感应到姜灏武神通雏形之中蕴含的威能,何其震撼!

    想到这里,钱阳命宫之中的命魂有些蠢蠢欲动。

    那是钱阳第一次感应到和自己命魂特殊力量相似相近的东西。

    而且,钱阳在感应之中极为清晰,那股力量好像比自己的命魂之力要低级,但是因为数量极其庞大,那种反过来的压制和震慑,当真是极其恐怖。

    最重要的,就是在这股力量里的玄奥。

    明明看上去很简单,甚至是很直白,连自己命魂之力都远远赶不上的一股力量,偏偏使出来就有着呼应天地和本该如此的感觉。

    而钱阳,在自己的破境障碍里也同样有这种感觉。

    所谓的境界障碍,也是要分的。

    魂游之前,大多是开发自己。

    这是你本就拥有的天赋,无论是命宫还是经脉还是元力感应的敏锐度。

    建立在这么多天赋上头,人族对于天地之力开始了“借用”。

    当然,这种“借用”也是有区别的。

    大多修炼士,就像是在牛身上拔毛,还得伺候好了这头牛,把牛伺候高兴了,梳下几根毛发,那就不得了了。

    而有些修士,那就是和天地眉来眼去,嗯,因为他们的天赋太高,从天地的角度来说,都更愿意倾向他们,眉来眼去一番,你侬我侬的好处也就到手了。

    还有一种,那就是亲儿子,等于是天地最钟情的亲生后代,这等人,只要活着,天地就会源源不断地把力量送给他们。

    不管是哪一种,主要天地的力量被吸收转化,只要本人不死,基本上这个力量就是属于你的。

    练气是适应这种力量的过程,筑基则是让这种力量改造自己提升自己。

    至于神藏,那就是开发出体内的元力容积和命魂的过程。

    这全部是看天赋和开发的进度。

    在魂游之前,破境的障碍并不是不存在,而是分人。

    要去伺候天地的人才有。

    那些和天地眉来眼去甚至是亲儿子的,几乎是感觉不到障碍的。

    他们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破境太快太轻浮。

    根基不牢乃是日后的大忌。

    至于那些伺候天地的,这是对自己的的一种考验。

    如果你是个陶器,大多此生就只能是个陶器,想要变化,机会非常小。

    魂游境开始,境界的障碍就真真实实地出现在没一个修炼士的面前。

    因为神藏入魂游,本就是把自己和天地之间的隔阂打破的过程。

    而且还不是全部打破。

    正所谓天地生人,人掠天地。

    所以,天地和人之间是有隔阂的,这个从人类出生就有了。

    不过这个隔阂起因就是因为人族本身就想把自己和天地万物区分开来。

    这很好解释,人族乃是万物之长,为何?因为最聪明!拳头最大!

    既然这样,他们就有了搜掠更多资源的条件。

    所以,人类也不想和别的圣灵一样。

    妖族从某种程度上看,不也是在走人族的老路么?

    不过人族在壮大的历史中,遇到的难题要么是野兽,要么是天灾,除此以外全都是人族的内战。

    然而妖族要壮大,越不过去的就是人族,关键是打又打不过,脑子又没人族来的好用,所以妖族才这么惨兮兮地过日子。

    不过,妖族之中也并不缺乏智者就是了。

    纵观人族历史,开始的时候大多数人也是愚昧的,别说一开始,甚至到了如今,绝大部分人族也是愚昧的。

    那些统治者,那些阶层高一些的,用各种谎言和稀奇古怪甚至令人发笑的由头来糊弄人,来搜掠财富和资源,来巩固拉升自己的权力,当真是最常见的事情了。

    那些老百姓还不是心甘情愿?

    这就是阶层不够所付出的代价!

    就像是佛门的青宗,也就是密宗,为什么只能在那些比较荒蛮的地区传道?!

    可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内斗之中输给了黄宗!

    而是黄宗所在的那些大洲内陆,百姓都太聪明了,根本不吃他们那一套!

    反倒是那些荒蛮的地方,百姓更原始一些,思维更简单一些,才会被他们野蛮血腥又古怪的那一套所蛊惑。

    妖族如今的状态,回首人族历史开始之后的部落那个时段,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他们也诞生了很多智者!毕竟有个前例在么。

    在人族可以借鉴学习太多的东西!

    虽说无法光明正大,但总是有办法。

    所以他们认为,最大的问题反而是出现在实力上头!

    这才拼了命一代代地不计付出不计一切要烟酒突破的路。

    很多放弃的妖族把这一切推给了天道。

    人族乃是天道最宠爱的种族,可以轻易地修行和获得力量。

    甚至在高境界的时候,他们想要踏入那些妖族梦寐以求的境界,总是比其他种族拥有多得多的机会!

    而妖族,尽管都想,可是至今没有能成功的。

    这一切,他们都推给了天赋。

    淡然,不死心的人总是有,这才有钱阳的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