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寻宝系统 » 第9章 对酌好相亲

第9章 对酌好相亲

    “陪我去见一位姑娘,你帮我把把关,小翠,粥你喝了吧...”

    老朱拉着风华直接跨出大门。

    把把关?

    “等等,你不会是去见马姑娘吧?”风华一脸振奋,加十万伏特八卦道。

    “嗯,郭帅说马姑娘是她义女,我是他义子,肥水不流外人田,我俩以后一起过日子。”老朱扣了扣脑袋。

    风华知道最近老朱当侍卫出了不少风头,跟元军作战勇猛,对将士团结,对郭帅忠诚,备受重用。

    有利用价值的人,往往会被人拉拢,拉拢属下最好的方式不是送金银,而是变亲戚。

    收义子女婿是增加忠诚度最有效方式,后来清军入关后,颁发的法令之一:

    “其收养异姓义子以乱宗族者,杖六十。若以子与异姓人为嗣者,罪同。其子归宗。”

    一是乱了规则宗法。

    二是怕势力做大,再来一个起义。

    古代相亲?要不要问有车有房父母双亡?...风华恶意揣测。

    “马姑娘长得如何?”

    “咱家不晓得,不过听郭夫人说马姑娘烙得一手饼。”

    “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啊...”

    他俩住的院落就在郭府外院,穿过几个门廊就直接进了内院。

    由小厮通报,便进了内屋。

    风华默默念诗:花间一壶酒,对酌好相亲。

    进郭府内院前,老朱突然转头问:“你见应花魁时,第一句说的什么?”

    风华抬了抬头,忽悠道:“姑娘你长得像紫薯。”

    老朱一脸问号:“何解?”

    “你只紫薯于我........”

    “??”

    老朱抿了抿嘴,说如此恶俗的玩笑,咱家可不屑说。

    风华心道:我还是觉得大哥,您还是捧个破碗吧,抵得过千言万语。

    “第二句呢?”老朱停住脚步又转头问。

    “耗子掉土里了。”

    “何解?”

    “耗喜欢泥.........”

    “无耻!”

    二人走进内屋,屋内摆设讲究,各种前朝瓷器,摆放的满满当当,看来古代人一样讲究牌面。

    现代喜欢车子房子票子。

    古代人喜欢院子罐子银子。

    惊讶房内只有郭夫人在独自饮茶,身边除了一位小丫鬟,再无旁人。

    细心的风华听见有珠帘脆响声,对老朱使了一个眼色。

    大致意思是:女孩子家在偷窥你。

    老朱点头示意,装作没事人一样,跟郭夫人闲聊起来。

    风华搜索度娘关于古代相亲的讲究,有什么注意事项。

    这个时期相亲形式分为四类:

    一则民风开放的朝代有相亲大会,如灯会啊,庙会等...

    逛街女子假如看上某人会“不小心”掉落手帕首饰。

    当然这种形式往往会产生悲剧,因为只看外表,忽略了对方家世,比如遇见“门不当户不对”的情况...

    试问,山鸡如何配凤凰。

    二则,是外出组团踏青,这类成功率较高,一般都是家族联姻,相比眼缘,这类相亲方式更看重的是,强强联合带来的利益。

    三则,比较常见,就是媒人相亲,尤其是唐代科举,贫寒子弟可靠科举改变人生,许多大族会在发榜后观察那些放榜士子,然后经闺女首肯,找媒人相亲。

    后来唐代官方也很重视男女的婚姻,所以就把三媒六聘写进了律法。

    这一规章的兴起,也让媒婆成为一种职业,慢慢流行于民间,算是婚嫁的主流方式了。

    四则,也就是朱元璋现在面对的相亲叫“上门相亲”,就是由媒人叫到家里,女子在暗处偷偷看男子相貌谈吐如何。

    如果看中了这道菜,女子就会出来给男子端茶倒水。

    如果不喜欢,就从后门溜走。

    如此,男女双方都不会尴尬,也不会因此产生芥蒂。

    其实,郭子兴将马姑娘介绍给朱元璋肯定是有私心的,眼看朱元璋的实力在军中一天天增长,郭子兴担心这样的人才会流失。

    哪个年代最缺的都是人才,尤其是如孙德崖这样的效用对人才招揽也是不遗余力的。

    老朱不能跟郭子兴拜把子,只有做“最强赘婿”这一条路可走。”

    风华喝着绿茶,学着无用的冷知识,也不觉无聊。

    老朱和郭夫人尬聊着闲话,话题无非是些:老大不小了,一个人睡冷不冷,没人做饭饿不饿,没人管银子虚不虚,之类成家立业的催婚话。

    很快,老朱发现珠帘动了动,却没有人走进屋来。

    想来马姑娘没有看上自己。

    “也是,我五大三粗,怪难看的,没看上我也是情理之中。”老朱转念释然了。

    一个人出生环境决定他的需求。

    郭天爵是郭家二少爷,每天想的是环采阁又新来了几位花魁。

    老朱原来想的是“什么时候能吃饱饭?”

    如今他或许更多想的是“什么时候能让更多人吃饱饭?”

    直到一股烧饼味,改变了他的想法。

    “我家秀英做的一手好饼,你俩可要好好尝尝。

    ”郭夫人见马姑娘端着一盆烧饼走进来,顿时喜上眉梢。

    马姑娘穿着素衣,长相清秀,举止有礼,没有寻常大家闺秀的矫情,多了一份宽厚。

    或许,这跟她早年受过家破人亡的苦有关。

    老朱有一种感觉,他俩很熟悉,好像亲人般的熟悉感。

    对了,开口第一句话说什么来着?

    “马姑娘你长得像紫薯........”他憋了半响才说出来。

    “??”

    ..........

    风华觉得尴尬无比,寻了借口,自行溜达出来,闲逛在濠州街头。

    濠州,就是凤阳县。

    可以说,朱元璋的班底大半都来自于此地周围村子,除了老乡,就是亲戚朋友。

    尽管地方不大,但商业街还算热闹,尤其是元军屡次剿起义军,令居民和商人都往城池里赶,人口愈发集中。

    街上商铺也一应俱全,有客栈、典当行、茶肆、古玩店、香烛铺、酒楼、画舫、杂货铺。

    “走过这条街,左拐就是环采阁了..........去勾栏听曲?”风华内心挣扎着。

    昨晚刚去,今早又去,应如是姑娘会不会觉得我太主动...

    或者太饥渴?

    不去瞧她,去瞧其他小娘子扭腰也不错。

    额,还是不要违背自己初心...毕竟,清倌人也需要“花堪折时直须折”。

    风华刚加快脚步,赶往温柔乡,美人怀,却被一人拉下。

    此人穿着绸缎华衣,要佩宝剑,手摇纸扇,招摇着他能文能武。

    风华微微一愣,还挺巧。

    原来是自己挂名便宜学生,郭府二少爷郭天爵。

    “少爷,不在屋里读书,在此处等我作甚?”风华含笑道。

    他俩也算喝过酒,讲过荤段子,扛过枪的战友。

    但昨晚烟花柳巷的交情,只是一时。

    实际上按照度娘记载,郭天爵野心极大。

    在濠州时见朱元璋势起,数次阴谋暗害于他,后被朱元璋所杀。

    这或许是导致郭子兴和朱元璋分道扬镳的直接导火索。

    因此,从认识开始起,风华对他就带有警惕之心...

    “风师傅,听闻朱元璋同马秀英相亲?”郭天爵神情不善问。

    昨天你好我好大家好,今天眼神都能杀人了...风华内心腹诽,嘴上说: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和不妥?”

    “给他带句话。”

    “公子请说。”

    “马秀英我看上了,从小我看上的东西,别人沾染不得!”郭天爵警告意味十足。

    风华嘴角不经意上翘:“少爷,听我一句劝,莫学你家大公子如莽行事........”

    一句话,犹如晴空霹雳!

    郭帅原本有三子,大哥因为去年跟元军征战,因为任性妄为,孤军深入,最终战死,英年早逝。

    风华看出郭天爵是被宠坏的小儿子,故试图劝导,也是出于好意。

    再则说,马姑娘比他还大几岁,控清倌人就算了,还是个姐姐控?

    “风师傅,你好不识抬举,不如我俩赌上一局?”

    郭天爵没有选择硬钢,也没有选择直接去警告朱元璋。

    他不傻,朱元璋有千户汤和支持,又有父亲信任,万一他告状,得不偿失,少不得一阵呵斥。

    不过这名招摇撞骗的假道士,好像是软柿子耶。

    本公子手法好,想怎么捏他,他就是什么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