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寻宝系统 » 第12章 位卑不改其志

第12章 位卑不改其志

    这天风华溜达完,返回郭府小院,已到晌午。

    他心情挺好的,顺便买回来了一些米啊肉食...

    说到底,郭帅太小气,每月供给食粮真不够吃的。

    走进院内,看见老朱正给马姑娘画凤阳一带的山河地理,一边手画着一边讲解这一带风俗人情。

    果然,术业有专攻,泡妞也一样。

    要将男人最擅长的一面展现给女子看。

    马姑娘饶有兴致的听着,仿佛老朱是最浪漫的诗人,唱着那首百听不厌的小情歌。

    女人的第七感总是强的可怕。

    她应该能发现老朱的闪光点,男人的优劣性决定他是否能成功。

    试想一下,谁会在一路讨饭都不忘记住地形地要、关隘城池驻兵多少的。

    位卑不改其志,注定他不会一辈子捧着破碗。

    “是风大师回来了,肚子可饿了?”

    马姑娘一见风华回来,没有寻常女子娇羞,脸蛋一红,一跺脚小跑回闺阁。

    她反而是大大方方的打招呼。

    江湖儿女,不拘小节。

    风华不经意瞧了马姑娘的脚。

    心道:脚也不大啊,为啥叫马大脚。

    他忘记对比的是自己脚,相对闺楼小姐们,这娘们脚确实不小。

    “你不说不饿,你一说倒是提醒我了,哈哈。”风华随意坐下,坐等开饭。

    “小翠随我去厨房。”马姑娘笑着离开。

    朱元璋盯着她背影,露出久违的甜蜜笑容。

    “又跟人家讲地理知识啊,你上过几天学,就开始当博士开课啦。”风华喝着茶,打趣着他。

    古代博士是官位,秦代至汉代,博士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

    “她喜欢听,我喜欢讲,婚期定在下月。”老朱说。

    风华暗道这年代婚姻好有效率。

    没有蓝色生死恋,没有房子车子票子,只需情投意合,门当户对即可。

    回头想想,古代男子休妻少也是有原因的,跟正妻处不好,可以娶小妾啊...

    即便是感情不合,只要是那种不喜宫斗的妻子,养在家里,床上多睡一个人也无妨。

    “恭喜,到时候必当送上大礼。”风华真心祝福。

    “风兄,你也老大不小,跟环采阁姑娘老玩耍也不是个事。”老朱好言相劝。

    应花魁怎么不是正经姑娘了,人家卖艺不卖身,再说我是正经人么?...风华抱不平心道。

    不久,马姑娘和小翠端着烧瓶、包子、馒头、馄饨、胡辣汤走了过来。

    风华看着满桌的面试,心道:马姑娘是跟小麦有仇啊.........

    他趁着老朱啃饼高兴,趁机索要了府内一匹小母马。

    听说它是赤兔马的后代,全身赤红,耐力驰久,关键骑上它,永远不会堵车。

    只是额头微微有点绿,像长了青苔。

    红马,红马,一听就很难出门。

    “以后叫你小绿马吧...路路畅通。”

    风华拍着小马脑袋说道。

    要去环采阁,就更快捷了...

    此时,白雪飘飘,商铺闭门,沿途有不少流民,沿街乞讨。

    几月下来,濠州起义军更多了,粮食缺乏,流民四起,弹丸之地,看来呆不久了。

    风华心有所感,却不曾停留片刻。

    一旦停了小绿马,他转眼就会被潮水般的流民吞没。

    “再等等,还有十五年。”

    如果风华没记错的话,朱元璋从起兵到登基称帝用了十五年。

    那时节,老百姓才能吃饱饭,睡暖床。

    ...........

    环采阁,浮亭

    应如是手枕俏脸,眺望远方,水壶沸腾,犹如她不安分的心。

    桌上放着张纸,纸角已有褶皱,想是被人把玩过多次。

    “后宫佳丽三千人,不及汪伦送我情。”

    应如是心有所感,感觉汪伦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后宫佳丽三千都比不上汪伦的送别之情。

    想来,汪伦一定给了诗人很多银子。

    忽地,她捂着嘴,嫣然一笑,衬着满塘荷花,煞是好看。

    又计算他多少日没来了,喜才下心头,悲又上眉头,顿时愁眉不展。

    “小姐,你一会笑一会恼,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丫鬟小心询问。

    应如是轻轻摆头:“人总会遇见那么一个男子,让你欢喜也让你忧愁,如丁香花般的忧愁。”

    丫鬟不懂:“男人又不是三条腿的蛤蟆,我们这处每日都能见不少啊,有翩翩公子,有健硕将领,有家财万贯的,有学富五车的,高矮胖瘦均有,不需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丫鬟知晓应花魁说的是那位军师祭酒,在她眼底那位卖相确实不错,年纪也年轻。

    可他也是依附于郭帅的家臣,谈不上是什么好归宿,比他条件好的有的是。

    “男人都是三条腿的臭蛤蟆。”应如是无比认真说。

    应如是原为官宦之女,后突遭变故,父母双亡,她不幸困于秦淮河,成了当年十大花魁之一。

    好景不长,她被一位大官人看上,那人用银子砸而不得,索性硬来,应如是无奈抱着百宝盒跳河,逃出生天。

    不久她同王老鸨合作,在濠州开了这家环采阁。

    不得不又做起了“青楼美人颜如花,笑揭珠帘邀客入”的买卖。

    作为老板之一,应如是定下规矩:只有她挑客人,客人无权挑她。

    她出了银子,她的规矩就是规矩。

    没料到,数月后,那条颇有趣味的蛤蟆会自己寻上门来。

    应如是看着风华的诗,不禁又神游天外。

    丫鬟突然大呼小叫起来:“小姐,不好啦,不是,太好啦,他来了,他骑着小马赶来了。”

    “谁来了?”

    应如是不满的瞪了她一眼,哪怕某个大帅来了也是寻常,像没见过世面的毛丫头。

    “是蛤蟆君来了.........”

    风华这次进环采阁相当顺利,没有老鸨伸手要银子,没有清倌人上下其手,更没有什么阻拦的就进入了浮庭内。

    见花魁都不要打赏银子,莫不是开启了白嫖副本?

    风华心里乐的美滋滋,他无事便来环采阁也是情非得已。

    电视剧里的花魁跟环采阁的姑娘比起来,确实逊色不少。

    毕竟电视剧有审核机制,露多了不过审。

    环采阁姑娘有竞争机制,露少了不出头。

    庭内,摆设依旧古色古香。

    每一件茶盏都出自名家之手,更别提能熏醉人的熏香了。

    应如是又戴上了面纱,露出大眼睛,眉条挑逗,妩媚勾人,令人幻想她到底是生得什么模样。

    好奇心像小猫挠痒。

    “公子今天怎么穿上了道袍?”应如是浅笑,如此年轻俊俏的公子哥,穿上道袍倒是有趣。

    “哈哈,不当和尚的军师,不是名好道士。”风华打趣。

    应如是捂嘴浅笑:“好生有趣,看来风公子不务正业呢。”

    风华抿了一口茶,发现这茶不错,是妥妥的绿茶。

    低头一瞧,连颜色都如祖母绿一般。

    应该没有科技与狠活吧?

    “不务正业才是我的专业,姑娘可知什么叫专业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