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寻宝系统 » 第25章 一朝红日出

第25章 一朝红日出

    四道本地特色菜,才算一件黄阶物品,这厨子不行啊...风华腹诽道。

    而且,他方才第一次触碰菜肴,均瞬间消失,再触碰同样菜肴时,就没有任何反应。

    也就是说,同样的东西,系统爸爸是不屑要第二件的。

    在朱元璋和沈万三的眼皮底下,新菜经风华触碰皆凭空消失。

    朱元璋知晓他的“神通”,见怪不怪,还算淡定。

    沈万三就不一样了,他见过许多戏法,没见过徒手做戏法,不用任何道具,不需要遮掩的法术。

    他袖子里不可能装进去,桌子底下也没有,更没有人接应,偌大一盘子菜能去哪。

    难不成世上真有道术?

    “风大师,不愧叫大师,道术惊人,不知道菜肴是否能再变回来?”沈万三一脸期盼道。

    风华摇头:“贫道只会变走,不会变回来。”

    沈万三提醒:“那今后变物就好,大变活人就算了...”

    “那是自然。”风华颔首。

    接着,风华将购粮的事情讲给沈万三听。

    沈万三略觉为难,说:“风大师您上次帮我赢了十万多银子,这事本该不难,濠州商会确实有点存粮,现就可拨一部分给朱爷出城募兵,不过倘若想要粮食更多交付郭府的话,说实话,真没那么现货,最近濠州缺粮,你也是知道的,假如要新粮,得过些日子,我去南阳进货才行。”

    淮南本就缺粮,而且价格极高。

    南阳离濠州不算太远,又是产粮地,价格便宜,如果能购得一批,即刻能赚的盆满钵满。

    “你们商会购粮,一路跋涉,不怕被抢吗?”朱元璋好奇道。

    眼下,各地不太平,即便两地只有数百里路程,遭遇十几拨强盗都有可能。

    沈万三说:“这点没问题,我们商会就是朋友多,一路都打了招呼,只要义军和元军不刁难,就能保证安全。”

    也对,商队都有镖局护送,只要不碰上郭子兴这类“打土豪”的专业班子,一般强盗想劫镖还真难。

    去南阳,不又能换个打卡点了,顺便多做几件日常任务也是好的...

    风华正愁狗命太短,忙问:“不知我能跟沈老板一同去南阳?”

    沈万三顿时眼睛一亮,兴致高涨起来说:“我正有此意,说来还多亏了老弟你在和氏坊的捡漏,这两日原石生意好的不得了,尤其是那些放置十几年的低价石,全哄抢一空,比我们拍卖行会的买卖还要红火,我正想去南阳在进一批独山玉呢....有风大师一同去帮忙掌掌眼也是极好的...”

    两人商议妥当,都很欢喜。

    沈万三当即批了条子,用友情价出了一批粮食给朱元璋。

    如今有粮就能聚兵,朱元璋自是喜不自胜,连声感谢。

    “对了,凤阳,也就是濠州本地文豪的名人字画,濠州商会可有?”风华问。

    想完成日常续命任务,除了当地美食,凤阳当地人遗留的名人字画也行。

    “濠州好像就出过一位画家崔白,作品分散各处,我好几年都未曾见过了,不过这样,明日我刚去一家大户收货,他家或许会有崔白画作,风大师不如一同去看看?”

    风华无奈点头...闲着也是闲着,说不定运气好点,能完成一项日常任务。

    他搜索过度娘,除了崔白,名人就是朱家等人,及麾下各名将。

    但那些人现在并未成名,更能谈不上遗作。

    比如我现在炒一盘鱼香肉丝,滋味再好,没有名头,系统爸爸也不认账。

    风华渐渐觉得,他抱大腿的,是一个寻宝系统。

    “那我安排人将货交予朱爷,风大师要不要一起去?”沈万三起身道。

    “不了,我吃饱了,再四处逛逛。”风华腼腆笑道。

    朱元璋即刻懂了,这小子果然是憋不住了,赶集似的来窑子,肯定没憋好屁...

    沈万三也听说,应花魁特别青睐风华。

    他淡淡一笑,唤来小厮,取过一个精致木匣小盒,双手递给风华。

    他笑道:“昨日风大师交代的事宜,幸不辱命。”

    朱元璋再旁好奇的张望,他再猜里面是什么好东西。

    风华没如他所愿将小盒打开,反而将其放入袍袖中。

    “风大师,不打开看看,样式是否满意?”沈万三打趣他道。

    “沈老板的眼光自然是极好的,告辞,告辞。”风华也不多话,哈哈一笑,转身走向浮桥水阁。

    浮桥尽头是水亭楼阁,是应花魁的居所。

    “年轻虚度年华,是放浪。”朱元璋无情点评。

    沈万三摇头,指着身边两位清倌人说:“没有永远的二八年华,但是如果有银子,永远有二八年华相陪。年轻时的奋发图强,不就是为了老时的放浪。”

    朱元璋心知是歪理,依旧无语。

    沈万三奇怪:“朱爷,你不怎样想?草木一秋,人活一世,不就是为了及时行乐。”

    朱元璋心说:这世上只有风华懂我。

    他边走边说:“昨日我做一首诗,请沈老板听上一听。”

    “洗耳恭听。”

    沈万三倒没觉得一个昔日放牛娃,能做出什么好诗。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

    沈万三步伐放缓,嘴上说好句,心里仔细品味...

    嗯,写景写志,能想象在大雪纷飞时节,青竹不变原色,积雪的压力再大,它竹叶沾染了泥土,可弯而不折,苦难中依旧坚韧不拔。

    有气节,有韧性,更有一股不屈的精神。

    可以想象,一旦雪融化了,其反弹之力,何其强大...

    听闻这朱元璋,放牛娃出生,当过和尚,同风华一起当过乞丐,可以说地位低下,跟没入泥土里无异...

    朱元璋脚步未缓步,继续大声高歌吟唱:“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沈万三顿时停住脚步,心中骇然:“此人有帝王气魄......”

    ........

    浮桥水阁

    应如是,蜷曲床榻,白皙长腿,不安分扭动,甚是晃眼。

    “快入冬了,我不想起床。”应如是慵懒道。

    丫鬟小雀催促道:“日上三竿,太阳都快晒到屁股了,昨晚你练琴太晚了。”

    应如是娇嗔道:“日上三竿犹在眠,弹琴入境逍遥游,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小雀打趣:“小姐倘若是神仙,也需要道侣啊,我瞧那风道士就不错,能掐会算,是手艺活,长得也清秀如书生,看着也欢喜。”

    应如是顿时神情暗淡,悠悠说:“如我心无牵挂,愿同此人在桃花庵下种桃花...”

    小雀知她又想了伤心事,刚想劝阻。

    却听外面传来小厮声:“风大师,请求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