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寻宝系统 » 第41章 “移花接木”

第41章 “移花接木”

    商会后院,楼亭雅阁,假山流水,风景宜人。

    沈秀儿挺会享受,到一个地方,弄个私人别墅...风华暗暗称赞。

    由小厮领到一处雅阁,陈大掌柜早已等候多时。

    “风大师,许久未见,你依旧神采飞扬。”陈大掌柜恭维道。

    等你过几十年在看我容颜依旧,怕真吓得你神采飞扬...风华心道。

    “别多礼,陈掌柜你经验老道,青铜器我懂得不多,等会鉴宝,还请多指教。”风华同样客气道。

    四人均落座,很快就有丫鬟来上茶,碧绿,绿茶。

    “上货吧,新货昨日刚到,我也没时间看。”陈掌柜对小厮吩咐。

    “是随机摆上,还是按个头依次摆上?”小厮问。

    陈掌柜没回话,反而转头看向风华。

    “随机上吧,就当学习学习了。”风华最近字画看了一些,青铜器还真是第一次接触,不由有些小激动。

    不经意间,风华注意到座位对面的刘二宝神色略有些紧张。

    难不成他送过来的货有问题?...风华内心犯嘀咕。

    第一件摆上的是“马踏飞燕铜像”,铜器不大,半臂而已。

    神马三足腾空,足踏飞燕,犹如天马行空,看似静态,却自有一种一跃千里之感。

    “好东西,看外皮锈迹是汉代的东西,不过就不知道是东汉,还是西汉。”

    陈掌柜将脸凑近观察铜器每处位置,生怕遗漏了什么似的。

    风华之前对东西汉的了解,仅停于西汉皇帝是刘邦,东汉皇帝是刘秀,东汉末年出了个刘备。

    刚度娘到的资料,不显摆,怕自己忘记了...

    风华装X道:“西汉青铜器多传承于先秦,也有楚风的奢靡,倾向于王室贵族用的艺术品,东汉则是大规模生产,工艺简单,数量也较多,反观如这种“马踏飞燕铜像”较少,因此,不管是东汉或是西汉,小贵族的墓穴是用不上这样的祭品。”

    陈掌柜附和道:“肯定至少是个诸侯,藩王也是有可能的。”

    风华想一件事情来,在六十年代末期,甘肃省一个生产小队在挖一座防空洞时,就曾挖出一座古代陵墓,里面光陪葬品就高达二百多件,其实有四十匹半人高的战马雕像,最显眼的就是这“马踏飞燕铜像”

    后来一位著名学者,他借用诗仙李白的诗句,为它取名为“马踏飞燕”。

    “你送来多少件马踏飞燕?”风华问刘二宝。

    “五件,造型迥异,就不知道价格如何?”刘二宝好像有些焦急,眼光不住打量风华等人。

    “刚才风大师也说了,东汉物件大规模生产的物品极多,再说又是捞出来的新货,有些人想买也担心不吉利,估摸卖出去的话也不超过一千两。”陈掌柜给出预计报价。

    毕竟陪葬品,不想金银玉器,这种铜器一眼就能瞧出是陪葬品,卖不出高价,更不好流通。

    风华用“青铜瞳”观察了“马踏飞燕”一阵,然后又用手抚摸铜器了一阵,确定系统爸爸没有反应,深深皱了皱眉头。

    随后唤小厮:“你叫几个人把剩余铜器一起拿过来吧。”

    沈万三见他神情有变,问:“这批货有问题?”

    风华颔首,眼睛盯着惴惴不安,双手不知放哪里的刘二宝。

    十几件青铜器,小一点的摆放在桌上,大一些直接放地上,除了“马踏飞燕”,还有几件耳杯酒器和一对博山炉。

    “香炉海中博山,下盘润气蒸香,海之四环。这一对博山炉能卖价格高一些,两千银子往上的样子。”

    博山炉确实造型奇特,炉盖镂空,作山峰形,与炉身子母口相接,其下有一人蹲踞在龙背脊上,左手摸龙头,右手托举炉体。

    古代熏香炉,确实能卖出个好价钱...风华心道。

    风华将博山炉拿起放在手掌仔细欣赏,系统依旧没有反应。

    能断定,此物并非名家所铸,也不是黄阶物品,他暗暗有些失望。

    “这些物件,总共大约能拍卖一万五千两左右,再多我也没有把握了。”陈掌柜道。

    “陈掌柜你打眼了,这些东西加起来最多一千两而已。”风华掷地有声道。

    “啊,风大师何出此言?”

    陈掌柜作为资深专业人士,对市场价格,自信还是判断较准的。

    “因为这些都是伪造的赝品...”

    风华说罢,将博山炉用力轻轻一掰,即刻段成二截...

    另一座博山炉,稍微用力摇晃,竟然段成三截...

    接下来“马踏飞燕”,更是如此,稍微用力道,即刻分成数段...

    陈掌柜倒吸一口凉气,将断截连接处拿起仔细观瞧,最终接受了事实,叹气道:“真器改造,老夫今日打眼了。”

    真器改造是最难分辨的了,因为它并非做旧,也非假货,部件是实打实的真品。

    不过为了获取更大利益,将一些损坏的铜器,用“移花接木”的手法拼凑起来,形成一个完成的铜器。

    当然,改造也不是那么简单,需要繁杂的流程。

    比如:青铜器预处理、煮黑、咬旧、做高锈、手工补旧、刷蜡等步骤。

    风华之所以说这一堆破烂货还值一千两,除了部件都是真品外,这份手艺就值得这个价。

    这个年代,手艺人都是祖传的,而且是传男不传女的那种。

    “说一说吧,为什么要欺骗我等,是张驴子的主意,还是你的?”风华质问刘二宝道。

    刘二宝眼睛顿时通红,闷着头,就是不说话。

    “你再不说风大师要用道法了,你大概不知道风大师的手段。”沈万三也想知道事情背后的原委,连吓带哄道。

    “我...我在张家堡就听说过风大师的神通,一位元军探子不肯招供,大师一个小眼神,那九尺高的汉子当场就吓尿了...”刘二宝心有余悸道。

    吓尿不可怕,以后用不了,才是要命...风华都觉得自己太凶残了,太邪恶了。

    刘二宝挣扎了许久,最终开口:“是张驴子的主意,因为捞出来的货都是有破损的,是卖不出个好价钱,我哥刘大宝有修复古董的手艺,他就要他连夜修复了这些出来。”

    沈万三立即没好气道:“张驴子是想钱想疯了吧,连我们也敢骗。”

    刘二宝表示赞同:“听说自从朱元璋收编了他的人,又不容易他们拦路抢劫,他们山寨余下那几百号人度日艰难,只有靠四处连蒙带骗,混口饭吃。”

    那怪他们自己,参军怕战死,从良怕无聊,那山寨首领张驴子,就是一街溜子...风华如此点评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