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这不是个悲伤的故事 » 第五十一章 必然和偶然性

第五十一章 必然和偶然性

    一切多次发生且有一定规律的东西被无数的天才发现并总结出来,成就了真理。后面又被另一群天才或者疯子之类的给推翻了,小的真理之上又有大的真理条件限制,就如我们对事物理解较少时就以为那是它的全部,不可能有新的内涵了,随着知识面的增加和对天地造化的感悟,我们发现事物都是在变化的,虽然很缓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若身在其外,很容易一下看不出事物的本质。

    注意到这个词汇,何为本质,本质就是事物的发展规律的第一性原理。就如渴了要喝水,那么水的选择有无数种,它可以与饮品和食品挂钩,凡是含有水分的都能称为潜在的消费对象,针对渴这个需求,还分为感官的渴和身体的渴,从而进一步引申具体的细枝末节,从而针对性的开发新一代产品,精准的满足需求。

    除了满足需求,还有一些外在舆论和潮流影响,还包括个人消费水准预期,一个连环的配套就出来了,甚至有专门的消费者关于渴的消费行为学,再构建各种供需及定价的销量变化模型,再考虑新品降价的边际效应。

    那么会想了,谁会这么无聊研究这么复杂的东西,还真有吃饱没事做的,有些人志在尘世间奔跑嚣张,也不能把在精神世界肆意狂想的人一棒子打死。这只是简单的第一性原理。

    多次循环,几乎人人都相信的事情称为必然,多数人的预期即为必然,而不论真实与否,这样可以避免少数人坚持真理被关进精神病院,亦或者被众人孤立,即便日后被证明是正确的,名流青史和身心自由自己选一个。

    年会那天,从阿萨巴回到总部拉各斯,这是两个尼日利亚的城市,拉各斯是旧的首都,后面迁都到阿布贾,据说是考虑到统治安全性问题,一说到这些个词汇又怕被封了,现在的网络环境真实一片大好,真是利于网民朋友们的身心健康呢,呵呵。

    网友们自己制造词汇,来谈论一个问题或者事件,想到历史上的一个典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真实厉害了呢。天天喊着了解基层民意,何种题材均能表达朴素劳动者的愿望和想法,何必如此苛刻。试着用我前面讲的必然性推理一下。

    偶然性指的是当所有人都没什么好主意时,突然发现一个人做的出人意料,在那个人的行为风格中属于必然,而对宏观的影响则是偶然性,必然性中蕴含者偶然偶然也是必然的一种体现,一如我们每个人的经历是注定的必然,必然源于我们的内心。

    我们向往自由和幸福,追求平等和真理,追求享乐也是每个人的天性。外部因素,出生、家境、培养方式、所遇所感、身心合一,所有的创造和灵感都是必然,偶然是什么,偶然只是天地万物间成就了一个你。

    看到我的码字速度是2字/分钟,本以为挺快的,可能是网站记录错误,洗完澡把一天的戾气洗掉,沉闷的空气,吹着空调倒有些冷寂,索性关掉,虽然会让蚊子有所嚣张。根据蚊子联想到电子蚊香,今天同事在我的劝说下买了,之前是被咬的睡不着,他自己买了蚊帐。

    蚊帐是我在国内带过来的,行政那个女的就一直强调各种必需品要带好,我给自己准备了两年的物资,来这里之后发现,我居然可以把自己的需求降的如此之低,去年7月16日到了拉各斯,到今年3月3日赚了十多万,花了不到1万,甚至还要少,基本不用花钱,把自己的需求降到了最低,并不是说没有消费的地方。

    这里的物价相对还是高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像本地人一样进到那飘着苍蝇脏兮兮的市场和商店,所以去中国超市或者本地高端的购物商场,物价还是比较高的,虽然在工资面前也不算什么,但总不舍得花钱,并不因为自己勤俭节约。

    一次性的提成大概有2M多奈拉,那时汇率比较低,所以人民币不到2w,加上工资,第一次月入3w的感觉,也就那样,彼时还有外债,后面调回总部开始和一起来的同事内卷,这是公司鼓励的,反正工资发到位,能多压榨就多压榨些吧,资本不是吸血的么。

    当年先富起来的人都在准备移民跑路了,疫情解封后,大使馆那里排队办理签证,我这个签证得益于2014年预知自己在未来5年内一定会出国,第一站原本计划到尼泊尔,也没找到驴友,也没有m。

    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么晚了谁还能惦记着我,我对亲情友情以及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情的看淡或者重视,也是之前过于重视或者轻视了,慢慢的在日后生活中调节过来,人的很大自主潜意识就是调节,高了调低,低了调高。

    昨天没有写,昨天忘记了,神武4手游是一款让我上瘾的游戏,它在过去我孤独寂寞难过无助等负面情绪包围时给了我力量,让我找到了每天奋斗下去的理由,所以不久前我又重拾那些难忘的时光,热爱永不掉落。

    还有我最爱的文字,那种熟悉感,那种字里行间的欣赏,很难忘,也很断肠,以前爱看的关乎爱情,关乎得不到的那些体验,如今许多文字里写的也都体验体会到,是种难忘的经历。

    在分部的时候,我每天起的很早,大概6点半,一直持续了3-4个月,是真的没有办法,后面小鹏哥过来后,我就解放了,可以多睡十分钟,那边没有保姆做饭,不雇佣保姆倒不是因为钱的问题。一者保姆一般手脚不干净难以约束,没办法一直监督,二者,关于吃喝的东西由一个陌生人掌控是很危险的事情,这个情况是不能与国内的相比的,三者,厨艺不同,他们只擅长当地菜,对中国菜精通的那是凤毛麟角,所以招聘过来之后还得自己教他们,不嫌麻烦也是真的麻烦,再者就是每天去市场回来的时间不固定,所以保姆的时间也不好调节,另外自己的口味和他们会做的又是隔着万重山。

    综上,这就是不轻保姆的必然性和自己在分部学会了炒菜、做馒头、包饺子等复杂厨艺的偶然性。我把之前写的放在下一个章节,作为昨天没写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