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万界文明 » 第四十七章 长夜

第四十七章 长夜

    方觉一夜未眠,为往生者诵经超度。

    门被撞破,窗户被砸得粉碎,屋内满地的泥土和碎片……这是最脏乱的环境,也是最难熬的夜晚。

    但比起这些,害死一家三口的愧疚使大家内心更为煎熬。

    夜里气温骤降,不断吹进屋内的凉风令方觉担心众人生病,于是小心翼翼脱下自己的布袍,想盖在同伴身上。可刚走到杜航身旁,却发现对方根本没睡,正在侧身发呆。

    “不休息吗?”方觉轻声问。

    杜航没有回答,默默从地上爬起,无神的双眼丢魂一般:

    “你真是和尚吗?”

    “是。”

    “你吃肉,还杀人。”

    “既有低眉菩萨,亦有怒目金刚。”

    “你能超度别人吗?”

    “不能。”

    “那诵经有什么用?”

    “度己。”

    杜航重重叹口气,问出最后一个问题:

    “佛能扫净世间一切恶吗?”

    “无恶便无善。”

    对话后,杜航不再装睡,而是捡起枪,默默到墙角发呆。不知是不是错觉,方觉听到了子弹上膛的声音。

    一来布衣染了污血,二来男女授受不亲,方觉决定把布衣盖在徐远身上。这个魔法透支的年轻人此时沉沉睡去,口水正顺着嘴角流出。

    “阿弥陀佛。”方觉双手合十,对着徐远施礼。

    转身后,才发现王怡早已悄悄坐起,正静静地看着自己。

    “有心事?”方觉主动开口。

    王怡点点头,爬到离大家较远的位置,学僧人盘膝坐下,然后指指对面的空地,请求方觉坐过来。

    方觉苦笑,此时自己上身不着衣物,过分“坦诚”,这样和女子面对面坐下似乎不合适。但转念一想,佛说心底无邪才是真意,若真胸怀坦荡何必扭扭捏捏。

    于是,上身赤裸的和尚与娇小可爱的姑娘面对面坐下,相隔不足两米。

    “方觉哥……额……小弟弟,你出家多久了?”

    “我生来就在庙里,若按正式剃度算的话,十四年了。”

    “你是哪个寺里的啊?我是说,现在还有这样的寺庙吗,没见过诶……”

    “云林禅寺。”

    王怡从没听过这个寺院,皱眉问道:“你来的时候是几几年?”

    “按照你们的计算方式,应该是一九三一年吧。”

    “啊?”王怡张大嘴巴,久久无法合上,“你来自……过去?”

    “是啊,我费了很大功夫才习惯新时代的模样。”

    “这……怎么可能……”王怡的世界观开始崩塌,朝夕相伴的队友,竟然来自过去?

    方觉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无往亦无今,况且,那位诗姑娘,怕是比我更为遥远吧。”

    说罢,闭上眼睛,不再多言。王怡拍着小脑瓜思考了好半天也没缕出头绪来,索性不再去想,继续聊内心困惑:

    “小和尚,我觉得自己是个废物,什么都做不好。”王怡低头扣着手指,声音渐渐变小,“我的人生没有意义,一点意义都没有。我从小就不优秀,明明很努力去学习,却连中等生都算不上。考学校也考不过别人,毕业后更是没出息,一天天混日子,三十岁了也没谈过恋爱。我不知道主神为什么选中我,兴许人死后都会到这里也说不定?但我老是拖后腿,咱们的队伍里就数我最没用,什么都干不好,刚刚那三个人还被我害死……”

    王怡说着说着,哭出声来,吵醒了浅睡的诗晴。她本就无心睡眠,刚好听到了后半段话。于是默不作声,假装还在睡觉,却悄悄竖起耳朵。

    寂静的夜晚,只有王怡的哭泣声在屋内回荡。方觉一言不发,闭目诵经。王怡哭了一会儿,见方觉丝毫没有安慰自己的意思,自讨没趣道:“看来你不想听我说这些无聊的琐事,我不打扰你了,晚安。”

    “阿弥陀佛,小僧这里有三个小故事想和你分享,不知道是否有兴趣听?”

    “故事?”王怡摸不着头脑,愣愣的问:“和尚讲故事?”

    “从前,有个小孩,天生神力,十二岁就能拉着磨盘转……”方觉低头将周围的泥土捧过来,轻轻摸匀,边讲边画。虽然只是最简单的简笔画,却把王怡看呆了,一个个简单的小人儿在方觉的故事里像活过来了一般。

    “那孩子不但身体强壮,还写得一手好字,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奇才。父母对其宠爱有加,夏天怕晒着,冬天怕冻着,还找了附近最好的武师与最好的先生,去教导这孩子。”

    “他好幸福啊……”王怡喃喃道。

    “成年后更是了不得,容貌俊朗,一表人才,还会马术!要知道,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别说马术了,老百姓连骑驴的机会都不多。如此优秀的年轻人,名气很快就在乡里传开了。当地有个土财主,主动上门拜访,只一眼就相中了这年轻人,硬要把女儿许配给他。”

    王怡听得入迷,忙问:“财主女儿长得好看吗?”

    “当然,那财主的女儿相貌出众,秀外慧中,也是一等一的美人。两个年轻人初次见面便一见钟情,在父母的极力支持下,很快定下婚事,结婚刚一年,就生下个大胖小子。”

    “哇!好幸福啊!”王怡眼睛里满是羡慕。

    “再后来,外寇入侵,朝廷四处抓人参军。土财主家里积蓄不少,已经上下打点好了,生怕这好女婿被拉上战场。但年轻人不这么想,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他提笔写下‘国破家何存’五个字后,毅然收拾行装,主动参军去了。”

    “英雄气概!”

    “他性格开朗,为人坦荡。参军后,很快与战友打成一片。由于他颇有武艺,马起的也好,长官很快提拔他做小队长。在军队里,他还结识了一众有志青年,大家结为兄弟,共同立志报国。”

    “真棒!”心底尽是对那年轻人的崇拜。

    “在第一次参加战斗时,他横刀立马,冲在最前方,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击中面门,当场牺牲,年仅十九岁。”

    故事戛然而止,结尾来的那么突然。

    “啊?”王怡石化当场,“什么破故事啊?怎么突然就没了?”

    “破吗?”方觉头一歪,笑道:“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李玉明。可怜死后,尸体被马蹄踩成碎片,连拼在一起都成了奢望。”

    过大的反差让王怡迟迟无法回过神来,沉默了很久才开口问:

    “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什么道理?”

    方觉坦然一笑:“故事罢了,哪有什么道理。”

    迷茫间,和尚讲起了第二个故事:

    “有一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某天清晨,小和尚打开寺门,发现门口躺着一家四口——父母和两个孩子。大孩子约莫十岁模样,小孩子还在襁褓之中。一家人面黄肌瘦,看起来饿了很久。寺院方丈慈悲为怀,将他们抬进寺里,悉心照料,不多时便醒了过来。”

    不知道是不是被方觉影响,王怡下意识双手合十,轻生念句:“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一家人醒来后,对方丈感恩戴德。虽身无长物,却能主动帮寺里干苦活、杂活,以报答救命之恩。方丈很喜欢这家人,尤其喜欢那小儿子,主动将自己戴了多年的小叶紫檀佛珠送于小儿子,意在保其平安。”

    “这个故事温馨多了……不会也是悲剧收尾吧?”

    方觉没有回答,只是微微有些哽咽:“寺中僧人问方丈,最喜欢的佛珠,为何轻易送人?方丈回答,‘那孩子与佛有缘。’缘是何物,无人见过,缘从何来,无人知晓。只是这简简单单一个缘字,道尽世间奥妙。”

    “不幸的是,命运捉弄了这家人,他们离开寺院不久,便遇到了流寇,一家人无力反抗,被残忍杀害,只剩下来那婴儿。山贼首领注意到襁褓中的佛珠,直呼大事不妙。原来山贼虽作恶多端,却时常上山礼佛,与那方丈颇有交情,一眼便认出那串佛珠是方丈之物,连夜抱着婴儿来到寺里,求方丈宽恕。”

    “方丈说,‘此子与佛有缘,你害其家人性命,罪恶滔天。如今唯有皈依我佛,一心向善,方可脱离苦海,否则必堕入无间地狱。’那贼首杀人无数,此刻却是怕了,当即放下屠刀,削发剃度。自此以后吃斋念佛二十一载,未有半点恶行,直至离世,后被寺中僧人奉为浮远禅师。”

    “他杀了那么多人,还成了禅师!不公平!”王怡气的粉拳紧握,“那一家人那么善良,被他杀害,他却修行得道,这算什么道理!”

    在角落一言不发的杜航,突然冷冷道:“方丈不是好人,故事有问题,其中必有猫腻!”

    “阿弥陀佛,横看成岭侧成峰,施主心中所想,便是世间真相。”

    杜航起身走来,眉头紧蹙:“那婴儿呢?难道与杀父仇人一起生活在寺里?”

    “不错,那婴儿收养寺中,无依无靠,方丈将其收养寺中。因一句‘与佛有缘’,众僧人也不曾亏待于他。六岁以后,浮远禅师亲授其武功,二人亦师亦友,某种意义上,那孩子,哦,已经是小和尚了,把浮远禅师当成父亲。”

    “那不是认贼作父吗……”杜航只觉心里堵得慌,却又不知如何表达。

    “二十一岁那年,某天,又是雷雨夜。浮远禅师跪在小和尚面前。方丈将一切过往讲出,杀或饶,全凭小和尚做主。没想到,小和尚自幼便知晓真相,只是一句‘阿弥陀佛’,便放下一切恩怨,转身离去。浮远禅师在小和尚的背影中,仿佛看到佛光闪闪,当晚,坐化归天了。”

    杜航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坐化?哪有什么坐化,明显不合理!浮远禅师,呸,那个恶贼,肯定是被小和尚杀了吧?”

    “阿弥陀佛,心中所想,便是真相。”

    故事到这里彻底结束,听故事的两人若有所思。

    方觉停了半晌,开始讲最后一个故事:

    “有种叫做干扰者的丧尸,能屏蔽信号,还能根据信号辨位。几小时前,它正在四处游荡,忽然发现数百米处,有信号传来,当即前往,一探究竟。数百米外,有个小姑娘刚好在玩手机,她忽然发现信号清零。小姑娘聪明、细心、敏锐,当即开始思考个中缘由,仅用数秒便猜到干扰者已经到来。在小姑娘的优秀表现下,她与四名队友成功躲过一劫,否则,此刻已是五具枯骨,连皮肉都被啃食干净了吧。”

    王怡羞的脸红到脖子根,声音小的蚊子都听不清:“哪有!”

    三个故事讲完,天已蒙蒙亮,随着徐远一声“啊——”的重重哈欠声,诗晴也不再装睡。

    “干扰者走了吗?”徐远睁开惺忪的双眼,脑回路还停留在昨夜。

    众人“噗嗤”一下笑出声来,调侃道:“没走,你已经被她干掉了,这里是阎罗殿!”

    “嘿嘿,到阎罗殿咱们几个还能在一块,也不赖。”

    “砰!砰!”两声沉重的枪响,瞬间击碎活跃的气氛。这枪声有些熟悉,似乎在哪里听过。

    “砰!砰!”又是两声。这一次,大家终于确信,这熟悉的枪声正是——

    黑白双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