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戏游东汉 » 第八章 宜城议事(一)

第八章 宜城议事(一)

    刘琦大惊,大声说道:“谁说我们要去襄阳!”

    刘琦立马叫停的马车,“少侠。快快停车,我们此行不是去襄阳。”

    “荆州的郡守不是襄阳吗?”姚哲不解的问道。

    “襄阳确是荆州的郡守,但是如今已被宗贼张虎占据,我爹被拒之门外,一直没能进城,现在暂居在宜城。”刘琦下车,解释道,“估摸文护卫应该已经把黄老先生送到渡口了,所以我们在这里等等他吧,由他在前面带路,我们也一起休息一下,吃吃水果!马儿也吃点草料。”

    姚哲和小庞统也下了马车,看着黄璟端出来的水果,我们一人拿了一个梨子在旁边吃了起来,而刘琦和黄璟则在另一边打情骂俏起来!看来他们已经进入了热恋阶段,我们也不好多打扰。不多时,就看见文护卫驾着马车前来。

    “少主何故在此等候!”文护卫问道。

    “怕汝路上孤单,寂寞。与汝做个伴”刘琦笑道,“现在我们可以启程了。”说罢,便扶着黄璟上了车。

    “谢少主!”文护卫不好意思地说道。

    文护卫驾车在前,姚哲在后,大约走了1-2个时辰,我们来到了目的地——宜城。

    这是一座由夯土建筑的城墙,城头上还挂有汉旗,但明显看的出已经十分老旧,貌似多年未换,城墙外围还有一条不太宽的护城河。我们驶过吊桥,文护卫给他们看文书,我们便进了城。不宽的街道旁,是古香古色老房子,都挂着旗幡,好不繁华,看的出来这是条商业街。能在兵荒马乱的时代,还能有如此景色,实乃罕见。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衙署,因为刘表在荆州尚无立身之所,所以刘表一直居住在衙署内。我们下车进府,府中老仆,带领我们安置妥当,便与刘表一起用起午膳。席间,推杯换盏,欢声笑语,刘表似乎对这个未来的儿媳妇非常满意,宛如一家人。

    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在荆州赴任,还被各地宗贼拦截,如今最缺少的就是支持,如今黄璟嫁入刘家,基本已经得到了江夏士族黄家的支持。心里也是十分舒畅。

    席闭,我们便各自回屋休息。也许是赶路的辛劳,这个午觉睡的着实是香,直到有人来敲门,姚哲才醒过来,此时已是傍晚。

    一个苍老声音在门外响起:“姚公子,我家老爷有请。”

    刘使君找我?是有什么事情要交代的吗?姚哲连忙回道:“容我更衣便来。”

    推开门,随着老仆到了刘表的房间。

    “老爷,姚公子已到。”老仆在门外拱手道。

    “让他进来吧!”刘表说道。

    姚哲进去后,一进就看见刘表坐在蒲团之上正在煮茶,后面是张荆州地图,左边是窗户,再往右看是个竹制屏风上面画有山水,隐约看就后面是个红木塌,应该是用于工作间小憩,里面还有个房间,应该就是卧室了。

    刘表看见姚哲进来,对姚哲说:“姚公子,请坐。”

    姚哲在右侧坐下,问道:“使君唤姚哲来何事。”

    “昨日在尚长家,文德对荆州之势见解,着实令人眼前一亮。便欲与公子一起来商议。”刘表拱手道。

    “不知商议何事?”我疑惑道。

    刘表泯了口茶说道:“商议平定荆州之后的事。”

    “咳咳。”姚哲回道“在下不过是山村野夫,何有如此深谋远虑?”

    刘表淡淡地说道,“文德就不要在老夫面前藏拙了,这里没有外人,只有你我,还请畅所欲言。”

    “既然如此,那在下就直抒愚见!”姚哲也不推辞。历史上的刘表平定荆州后,一直固境自保,以文治州,所以刘备占据荆州后,才能召集有大量的文臣来辅佐,蒋琬、费祎、马良、马谡等,现在刘表问我,那我就给他一个北上争霸的方案,触动一下他那早已冷却的心。

    “如今海内大乱,董卓祸乱朝纲,十八路诸侯聚集抗董,他们争的是什么,争的就是大汉正统。今董卓手握天子,掌控朝廷,天下诏令皆出自他手,刘使君到荆州的敕令以及如今冀州刺史韩馥、青州刺史孔融等皆是董卓任命的,何为?名为向天下士族妥协,实为排除异己,独断朝纲。十八路诸侯踌躇不前,整天饮酒作乐,无非皆已看出,天下已成大争之势,只差捅破那个层窗户纸。各自保存实力,以待争夺天下。在下估断不出数月,十八路诸侯必将分裂解散。”姚哲喝了口茶,站起来继续说道“使君现已任命荆州,但无荆州之实,首要之务要得荆州的控制权,以雷霆之势夺取荆州,以仁义之治管理荆州,以襄阳北拒袁术,以江陵南聚荆南之财。收聚北方流民,或入农籍,或入军籍,休养生息,此乃天之时以待使君。”

    “董卓挟天子而令天下,此诚难以争锋,只待自乱。四世三公的袁氏兄弟不睦难成气候。使君只需修养几年,囤积物资,操练军士,以逸待劳,待中原乱,使君便可以刘氏宗亲护汉将军的名义出兵北上,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迎汉帝,还旧都。此对汉廷如再造之功。”姚哲继续说道。

    “妙哉,妙哉!”这时不知从哪里冒出三个衣冠楚楚的中年男子,中间这位体态微胖,留有八字胡须,锦衣绣袍,身后两位,相貌相似,一位白衣玄袍,一位玄衣白袍,慢慢走了出来,拍手叫好。“姚公子,年纪轻轻,却有如此韬略,实在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