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从明末开始 » 第十章 整编军制

第十章 整编军制

    “王老先生,如果我再给你足够的人手,去充当铁匠学徒,那一天燧发枪产量能达到多少?”

    郑玄思索了一会儿,再次现王铁匠问道。

    一天三五支燧发枪,实在是太少了。

    真要这样,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才能凑齐两百多条燧发枪。

    “这样,容小老儿思索一下。”

    王铁匠见郑玄再次提出要求,当即再心中盘算起来。

    燧发枪的枪管在有现成的管子下,只需要将其分割成相应大小,然后将其中一头用钢铁堵死,最后再开一个口子就行了。

    这根本就没有技术难度,随便一个铁匠一天都可以搞个数十根出来。

    难得是那燧发枪机,那板簧虽说已经有了现成的钢,可也需要一定的锻造才能成行,这方面不是熟练的铁匠,根本难以完成。

    最后则是一些零部件,他以及开好模具了,只需要将铁水倒入即可一次性浇筑完成,这方面倒是不用担心。

    至于枪架子,那只需要木匠去伐一些木材,随意雕凿成形,最后再稍微打磨一下即可使用。

    “仙长,如果人手充足,再给小老儿十天半个月,单独传授一些铁匠学徒去制作那板簧的话,则产量可以提升至一天二十支以上。”

    虽然已经有了绝大部分的现成材料,可王铁匠也不敢太过夸大,只是报出了一个保守的数字。

    他当年可是见过不少夸过海口的工匠,最后完成不了任务,被那些官老爷给问斩了。

    他可不想成为那些人的后车之鉴。

    “好,二十支就二十支。”

    郑玄面露欣喜之色,随后又提醒王铁匠道:

    “王老先生,在燧发枪的产量不能减少的前提下,你也要尽快把那套筒式刺刀也搞出来,一天的产量最好也要达到十几二十把。”

    这下子,王铁匠的脸色彻底苦了下来。

    套筒式刺刀,这个他在图纸上见过,也和郑玄讨论过。

    虽然知晓有充足的材料,可是在如今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既要让他不减少燧发枪的产量,又要一天搞出十几二十把套筒式刺刀,这不是要他的老命吗?

    郑玄将王老铁匠苦着一张脸,当即摆了摆手,说道:“王老先生,你也别愁眉苦脸的,你刚才提议的让铁匠学徒单独制作板簧的提议就很好嘛。”

    “你把这流水线工作方式运用在制造刺刀上,或者一些容易制造的零件上,那效率岂不是大大提升。”

    “而且我这人手管够,你要三五十人我都可以给你批。”

    王铁匠也不是傻子,将郑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再不答应那说不定就要小命不保了。

    当即苦着一张脸应了下来。

    打发走了王铁匠,郑玄望着前方黑压压一片青壮,开始思索如何整编这些人了。

    采用这个时代明军的军制?

    郑玄立刻否定了。

    那千户所,百户所之类的编制他根本就不熟悉。

    其他朝代也差不多,军队编制和军衔都无比混乱,他也不熟悉。

    看来只能采用自己最熟悉的近现代军队编制了。

    而且,他玩得是排队枪毙啊,采用近现代军队编制明显是最合适的,这是历史的证明。

    十人为一班,设班长一名,三班为一排,设排长一名,副排长一名。

    之所以设置副排长,是因为郑玄考虑到排队枪毙的危险性,万一排长挂掉了,就需要副排长顶上。

    后面就是三排一连,三连一营……

    不过,他现在就这么点人,整编之后,也只能弄出六七个排的样子,连级单位他都感觉有点没必要。

    毕竟,他手下这些青壮,前几天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这才两天就摇身一变成为了连长,手底下管着近百号人。

    这不是开玩笑吗?

    “先选出一些能力比较强的人担任班长。”

    “后面根据训练的情况,再从这些班长当中,选出一些学习能力强,头脑灵活的人担任排长。”

    “至于连长,当前就暂时不搞了,等以后人多了再说。”

    打定主意,郑玄立刻召集了全体人员,宣布了整编军队的事宜。

    这次整编,郑玄将扣除工匠二百三十五人全部召集起来,经过几轮筛选,将身高不合格的全部送到王铁匠那里。

    剩下的整编成六个排,还有一个近卫班,共一百九十人,加上预留的正副排长,一共二百零二个人。

    这下子,军队编制一下子就清晰了起来。

    那个近卫班是他打算用来保护自己的。

    至于说,他会不会练兵,这点倒是不用担心。

    在拥有穿梭门的情况下,他可以在现代世界购买相应的书籍、观看相应的视频。

    摸一摸石头,总能过河的嘛。

    “张空、王春景、李从阳还有王玉珂,你们当然直接担任班长,其余人等五日后择优担任班长,

    至于排长和副排长,一个月后看训练成果择优选取。”

    在郑玄宣布了这个消息之后,军队的编制算是定了下来。

    至于军衔制度,郑玄考虑到目前的人数太少,也暂时搁置不搞了。

    “唉,手下军队的识字率几乎等于零,就离谱。”

    郑玄叹息一声,心中很是无奈。

    要是他手下有几个能认识数百个大字的‘读书人’,他都敢直接授予其排长了。

    到了这个年代,都底下几乎都是文盲,什么事情都要他站出来宣布,简直不要太心累。

    “扫盲,扫盲至关重要啊!”

    此刻的郑玄,迫不及待的想要给他手底下的人推广扫盲运动,否则要是以后做大做强,军队的军官连公文都看不懂,那岂不是要成笑话。

    “回去先买几部平板电脑,下载一些视屏,看看明末的这些人能不能听懂,不行就只能我亲自来讲解了。”

    郑玄心中有些愁苦的想着,他虽然使用穿梭门的翻译功能,可以听懂网络上面的外语,可是不知道带到明末,这些人能不能听得懂。

    要是听得懂,那说明穿梭门的语言翻译对电子设备也是有效的,要是不行,那就说明穿梭门只对人,或者只有他有效。

    “电子设备居然不行!”

    经过测试之后,郑玄彻底无语了。

    这说明,扫盲的工作,只能由他来进行了。

    ……